烦恼

第三篇 奉行八正道

第三篇奉行八正道壹八正道的定义苦是人生的实相,若何离苦得乐,求得究竟的解脱,是我们学佛的目的所在。佛陀成道之初,为了让众生从烦恼苦楚中解脱出来,特别开示了八条进趣圣人之境的修行方法,称为八正道。正,离开邪非,故名为正;道,能通的意思,以能通晓涅槃的地步,故名为..

第一篇 缘起

第一篇缘起壹缘起的意义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世间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为法)都不是凭空而有的,也不能零丁存在,必须在各类人缘前提和合之下,才能现起和存在。一旦组成的人缘散失,事物本身也就不复存在,这就是佛教所谓诸法人缘生,诸法人缘灭的事理。此外,现起和存在的人缘,其..

第二篇 四圣谛

第二篇四圣谛壹佛说四圣谛的启事佛陀成道今后,最初为世人宣说佛法,是在波罗奈斯的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比丘讲说四圣谛,这就是佛教史上有名的初转*轮。而佛陀最初在菩提树下证悟的内容,是宇宙缘起的真理,只是缘起轨则深奥难解,佛陀生怕骤然宣说,将使尚未起信的众生望而却步..

说话艺术

说话艺术是以言语者,必使己无患,亦不克世人,是为能善言。《法句经卷上言语品》此偈劝诫我们不仅不用恶言,更应常用善言。善言就是慈悲语、聪明语,而弘扬佛法、代佛说法、覆诵佛法来赞助他人,也都是善言。善言必须是用言语助人,并且使被赞助的人不再用言语害人害己。这样衍生..

小道放纵

小道放纵莫学小道,以信邪见;莫习放纵,令增欲意。《法句经卷上教授教化品》这四句话内容相当丰富。小道是指看似有趣其实没有大用处的杂技、艺能、命相、方术等,可以谋生及消遣,然则对于经国济世、广度众生的伟大人格没有若干赞助,也不能供给真正的幸福人生。邪见也叫不正见,..

满月清凉

满月清凉映蔽于二乘,小智萤火光;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六十华严经卷四十三离世间品第三十三之八》被小乘的声闻乘和缘觉乘所掩盖的人,虽然已得解脱智,却像萤火虫的光,是属于小智小慧的层次。不若菩萨的聪明,就像清凉皎洁的月亮,游遍于无限广大的虚空。这四句话是用光的..

不爱不忧

不爱不忧欠妥趣所爱,亦莫有不爱;爱之不见忧,不爱见亦忧。《法句经卷下好喜品》这首偈是说,不要拼命追求所爱好的器械,也不要对迎面而来的事物有所厌恶。对凡夫而言,爱好的器械不见了会忧闷,憎恶的器械出现了也会忧闷。这是评论辩论欣喜与厌恶的统一和对立。教我们不要在爱恨..

真经是怎样“炼”成的 -智悲佛网

手机阅读|返回上级真经是怎样“炼”成的与经版亲密接触德格印经院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第十二代德格土司却杰·登巴泽仁,为发展佛教,传承文化,在这里建成佛殿,并刻版印经。前后经过4代土司,历时30年,建成了3楼1底的印经院。走到印经院前,看到整个建筑呈正方形,占地三千..

拜见上师的礼仪 -智悲佛网

手机阅读|返回上级拜见上师的礼仪在去拜见上师之前,应该时刻祈祷上师加持。1.所有的人说话要注意分寸,不能说不吉祥的话,说不行了,不好,办不成了,没办法了,等等(因为会破坏缘起)。2.在上师那里见到任何事物和状态不要随意评价和生起邪见,起嗔恨心或乱说话(会造严重恶..

佛说给孤长者女得度人缘经

佛说给孤长者女得度人缘经卷上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声闻众俱。而彼给孤独长者具大福德。妻子奴婢家属炽盛。充裕安闲广积财宝其数无量。与毗沙门天王等无有异。而彼长者与诸家属常共围绕游玩娱乐。忽于..

舍利弗的牛脾气

佛陀弟子中,舍利佛是智慧第一的尊者,但他也有顽固的牛脾气,常常遇到不顺的境界,牛脾气就发作了。有一回佛陀与众弟子们行脚到一处精舍,大家迁入新房间,四处都是忙碌的景象。晚上,终于大家安顿完毕,然而佛陀却听到外面有人打喷嚏。出外查看,发现是罗睺罗单独坐在树下歇息。..

开悟的冶开老和尚

妙莲老和尚说故事-开悟的冶开老和尚天宁维那十六岁功夫相应付饭债清朝末年,江苏常州天宁寺有位冶开老和尚童真出家。这位老和尚在天宁寺十四岁就站在凳子上敲大鱼,还是个小沙弥呢!十六岁当维那,就好像古时甘罗十二岁就被秦王封为上卿一样。普通来说,起码要到二十三、四岁,甚..

“诵持《金刚经》得生死自在,地狱不收”等感应集

“诵持《金刚经》得生死自在,地狱不收”等感应集持金刚经临终瑞相集一独目金刚尼明朝万历年间,归德府城外,有一座水晶庵,庵内有位年老的比丘尼,因为以金刚经为常课,并且自幼失去一目,所以别人都尊称她为独目金刚尼。她天性淡泊,以粗米粗食度日,别人如有馈赠,她都分送给别..

弗成思议的大悲神咒之加持

悟明长老,是民国前一年转世人世,今年都九十岁高龄了,在台湾佛教界的辈份可算是第一的啦!悟老十五岁时,有一次在寺里晒经。烈日之下,在一箱箱聚积如山的经书之中,很无心的悟老东翻西找的,小孩子嘛,好玩!看看经书中有什么希奇古怪的器械。这一翻就翻到了一本大悲忏,而大悲忏..

净土法门法语:那是他接引众生的手段。

1普贤十愿第九句“恒顺众生”,这我们一看就晓得,回向众生。怎么回向法?将我自己所学的、将我自己所觉的,布施供养一切众生。我之所学所觉,不是为自己受用,是为众生服务的。2你要不学,拿什么为众生服务?修学到家,修学圆满,成就德行,用德行服务众生;成就智慧,用智慧服务..

净土法门法语:不能指望来生,希望就在这一生

人既然得人身,到人间来了,第一桩大事是什么?回归自性,圆满成佛。佛经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闻佛法,就要去作佛去,这就完全对了,没有辜负得人身。我们今天成佛道就是净宗法门,为什么这个法门我们有把握成就,其它的任何一门我们没有把握,为什么?要断烦恼..

净土法门法语:戒是学佛必须具备的条件

定功、禅定是伏烦恼,它是先得定,因戒得定,所以戒就很重要。戒是学佛必须具备的条件,戒从哪里学起?从十善业道学起。十善业道在佛法里,无论大乘小乘,它叫根本戒。具足十善业道,才能入佛门。具足十善业道,在佛家称为善男子、善女人,才有资格、有条件礼佛为师,拜佛为老师,..

净土法门法语:六根对六尘境界当中修什么?修不起心不动念

大乘佛法教学,终极的目标是什么?就是见性。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是以见性为目的,所以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净土宗也是见性,见性才能成佛,但是净土宗的方法跟八万四千法门不一样。八万四千法门都是要断烦恼才能证菩提,才能见性,证菩提就是见性,这个事情难,佛说得容易。我们..

净土法门法语:十念必生那就是究竟方便

「盖明必有究竟方便度生之法,方是如来果觉之究竟。故十念必生之究竟方便,实由于阿弥陀佛究竟成就之最极方便处,正是本经中如来定慧究畅无极处」。这是从密教经典上说的,来看《无量寿经》,必定有究竟方便度众生的方法,简单容易,人人都能学,不管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不碍事..

净土法门法语:六道原是梦中梦

回头,先学小乘,小乘果位叫阿罗汉。小乘得到的是什么?是清净心。怎样才叫做清净心?见思烦恼断掉,就叫清净心。见思烦恼没断,你心里染污,不清净。见烦恼,见烦恼是你看错了,三界九地有八十八品,叫见惑。佛为了教学方便起见,把它归纳为五大类,这好教。第一个就是身见。你看..

净土法门法语:利人即自利,害人终害己

菩提,梵语,「梵语菩提,华言道」,这是什么道?成佛之道。应该要这样说法大家就清楚了,是成佛之道。通常我们在许多地方看到的,菩提翻成是觉,觉悟之道。菩提确实是觉悟的意思,觉悟的反面是迷,破迷开悟是菩提。迷是对于一切法的真相完全不了解。觉悟之后了解一切真相,这事相..

南禅七日(12)

南怀瑾:南禅七日(12)【视频版】南怀瑾:南禅七日(12)【文字版】三摩是三摩地,就是修定,现在弥勒菩萨很科学地给你分类,告诉你怎么样修定,加上我再来给它注解、弥补,那么以所有寻有伺等三地在上面,这个很重要,就是我们现在打坐起来,不是有个同学,你们今天,我收到好多..

南禅七日(13)

南怀瑾:南禅七日(13)【视频版】南怀瑾:南禅七日(13)【文字版】在上午我们介绍了见思惑,这个小乘窍门的最基本。现在我们需要懂得,见思惑是佛法修证最根本的事理,这十个思惑是根本烦恼,基本无明所在之处,见惑,也就是无明的现状。假如我们拿现在学术观念的分类,完全属于..

南禅七日(15)

南怀瑾:南禅七日(15)【视频版】南怀瑾:南禅七日(15)【文字版】五祖演堂堂的一个大和尚,像妙老一样,道高德重的,果真讲出风流诗来了,因为这小我问他,佛法有捷路吗,他说有啊,你读过唐人的小艳诗吗。读过埃他说唐人有两句诗,频呼小玉原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这小我一听..

南禅七日(17)

南怀瑾:南禅七日(17)【视频版】南怀瑾:南禅七日(17)【文字版】现在有人问,中观正见与这个唯识的问题,很困惑,这是个大问题,学术思惟上,器械方文化几千年来,重大的问题,先倒转来介绍一下,唯识,世界上哲学概念,就是人类文化整过思惟的指导,站在西方哲学的立场,人人..

南禅七日(21)

南怀瑾:南禅七日(21)【视频版】南怀瑾:南禅七日(21)【文字版】鄙人面教室外圈的同学们,下雨气象冷,听到香板声,不要逗留在走廊,赶紧进教室,不要伤风。伤风不是感冒,感冒不是伤风,两样不能混为一谈。今天是我们人人集中在一路,合营进修的最后一天,实际上是开始的一天..

禅就是幸福的微笑——净慧长老与香港凤凰卫视记者的对话

整理者按:2011年12月21日下昼,深圳报业集团和深圳弘法寺在深圳体育馆举办让心灵充满阳光的佛学文化公益讲座,特邀净慧老和尚前往开示佛法。当日上午凤凰卫视两名记者到老和尚下榻的大酒店进行了专访。记者问:现在物资生活丰富了,但人们仍不认为幸福,认为很苦楚。请问大师对此..

南禅七日(18)

南怀瑾:南禅七日(18)【视频版】南怀瑾:南禅七日(18)【文字版】破山禅师,字也好啊,那真写的,那个字我真认为是学不到的。对子、诗也好。破山禅师是明朝末年的人,满清入关了,打进来了。他走了,他跑回到四川。四川人。他的皈依学生是那个女将军,反抗满清的叫什么?不是梁..

念动百事有 念止万事无

◎一九八三年七月十日宣化上人开示于万佛圣城性定魔伏朝朝乐,妄念不起处处安;心止念绝真富贵,私欲断尽真福田。我们为什么有魔障?就因为性没有定。假如性定,不时刻刻都是明清楚明了了,清清楚楚。到了这种程度,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这时身心皆空,远观其..

静心生聪明

学佛修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发长远心,一步一个脚印。祖师大德常教导说平常心就是道!平常心没有分别,但凡夫就是成天在分别,心外攀缘,碰到好看的、好听的就高兴,有不如意的就起烦恼,从一向歇,自己的事还没做好就去操心别人。这颗心很混乱,少焉不得安宁,怎么办呢?先收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