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素食文化传播网》97Su.Net

孕妇念什么佛经好?如何帮胎儿种善根?

孕妇应念什么佛经?应该多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因为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能施无畏者。设欲求男,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如何能帮他种善根?身要做好事,口要讲好话,意要存好心,孕妇一举一动都会影响胎儿..

佛教中心教理

佛教中心教理,即三法印。佛为钝根的小乘人,多说三法印,因机宜的不同,故有浅深略广的说法。所谓「印」即「印定」义。佛法真理,可以依「三法印」印定;凡是合于此法印的,即可以判断是佛法了。现将小乘三法印略释于下:一、诸行无常:此法印中「行」,是造作变坏义,..

可以把音乐、舞蹈作为一种修行方式吗?

可以把音乐舞蹈作为修行方式吗?大乘佛法重视梵呗唱诵,但主要是作为修行和接引众生的方便,而且是有前提的,就是不能对此产生执著。音乐、舞蹈虽然也能用来表法,营造神圣庄严、摄受众生的氛围,可也容易让人产生贪著,这是特别需要注意的。有些人就是被梵呗吸引而走入..

女众居士怎样如法的与男众法师相处呢?

很多女居士学佛皈依的是男众师父,哪怕不皈依,平时去寺院,也多是男众道场,接触到的也常是男众师父。一些年轻女居士、女善信,刚接触佛教,不清楚规矩,和中青年男法师接触的过程中,应当怎样才能维护好师父和自己呢?一个人下定决心出家,就是放下了世俗的名利,尤其..

居士入寺规矩礼仪漫谈

居士入寺规矩礼仪漫谈演悟佛陀教诫四众弟子,形仪必须庄严整肃,内检其心,外束其身,动静举止,皆应如法。“威仪乃无言之教,堪发有情之信”。佛弟子行住坐卧具足威仪,不仅能调伏烦恼,身心寂静,人格风范也可以感化众生。因此,规矩礼仪是佛教自利利他的方便之门,是..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白话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白话唐三藏法师玄奘译中华习教沙门超然白话沙门来华白话证义有一位菩萨,叫做观自在。当他在心中深入修行般若波罗密多,也就是佛陀的解脱智慧法门时。他如实地观察到,原来五蕴当中的色、受、想、行、识等一切万法都是不真实的。于是,一切烦恼和灾..

身心言行

身心言行节身慎言,守摄其心;舍恚行道,忍辱最强。——《法句经卷下忿怒品》此偈是说,把身、口、意的三类行为都好好照顾,对外来的刺激或攻击都不起嗔恨心,就是行的正道,也就是忍辱产生的力量。“忍辱”是柔韧的表现,因为柔能克刚,所以是“最强”。这四句话,把人..

怎样背诵无量寿经?背无量寿经的好处与方法

背无量寿经的好处作者:乐一1、有境界,用这个境界来熏陶自己,激励自己.得到清净心.去掉无始劫来的杂念.消业障,得佛加持.2、老师时时在教自己,找老法师得打开机器,这个不用:自己随口就来,随时随地地就来教自己了,哈哈,随身携带.3、让自己心定下来.早上起不来,先在那里背..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 4-1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4-1(第7、8观)佛力加持,韦提希亲见弥陀南无阿弥陀佛!佛恩珍贵难以表达!我们今天坐在这个地方,福报很大,难以称量。因为见到出家人的功德都是不可思议的,若人临命终时有出家人的影子在他面前过一下,心里留下一个幻影,这种功德都无量无边,何况在佛法中能亲..

弘一法师:死而复生

弘一法师:死而复生死而复生余姚胡宅梵,又字胜月,曾撰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于佛学书局出版流通,已达万数千部,功德甚大。二十一年壬申七月三十日午后,彼之幼女名月昭,年仅四岁,忽然瞳缩鼻塌,面青唇黑,窒息吐沫而暴死,撬齿灌药,不能下咽,举家惶急。当时胡..

漫谈变文的起源

漫谈变文的起源中国的小说起源于唐时佛教俗讲的变文,这是现代研究民间文学者所公认的。但是变文之兴并非偶然,必定还有其根源。为了研究变文的兴起,第一须明白佛经的体例,第二须推求六朝时期佛教通俗化的方式。佛经的体例有十二种,就是所谓「十二部经」。十二部经中..

呷绒多吉上师:《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

呷绒多吉上师:《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7)《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讲述:呷绒多吉上师什么叫善心?平等地对待众生(不是一个两个众生,而是所有的众生),让他们生起多大的欢喜心,你就有多大的善心。什么叫恶心?你让众生生起多大的烦恼和痛苦,让她心里多不开心,这就是..

首愚法师:成佛作祖的禅宗三纲要

首愚法师:成佛作祖的禅宗三纲要禅宗的六祖慧能大师,在《六祖坛经》上给我们修习佛法者有很清楚的三个纲要,我们修习佛法要不断往这三个纲要来探讨,能够尽量的把握到它,透过学习、薰陶,那个人愈接近了它,那个人在佛法上就算愈成功,距离菩提大道也就越来越近了。第..

常随佛学十大弟​子须菩提尊者

常随佛学十大弟子须菩提尊者常随佛学十大弟子须菩提尊者(一)须菩提一名的由来须菩提汉译善吉,其生之日,家室皆空,父母惊异,请问相师。相师占云,此是吉相,故名。又译善业,禀性慈善,不与物争,及其出家,见空得道。兼修慈心,得无诤三昧,善护三业,故名。又译空生..

首愚法师:准提法门的修持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

首愚法师:准提法门的修持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回忆当年,就是49年前我看《坛经》,应该说深深感受到六祖惠能大师的祖师禅,这深深地影响了我这几十年的用功修行。后来亲近南上师,我们南老师的学问非常深、也非常广。在我亲近南老师的44年来,我觉得南老师对如来禅很通透..

狗子的佛性

狗子的佛性有僧问赵州禅师:狗子还有没有佛性呢?赵州说:无。那个和尚又问:上至诸佛,下至蝼蚁,皆有佛性,狗子为什么却无?赵州说:因为它有业识在。又有和尚问赵州:狗子还有没有佛性?赵州说:有。僧又问:既有,为什么入这皮袋里来?赵州说:知而故犯。..

慈悲真面目 俗子未曾知

慈悲真面目俗子未曾知话说那小孩子听了菩萨的话,一面放了手,一面说道:「我家父亲名唤张四,一向卖烧饼为活。家中除我们父子二人之外,没有旁人,穷也穷到十分,一天卖下来的钱,只够吃薄粥。不料两天前父亲却说身子不好,可是还勉强出去卖饼,因为一天不卖,就一天没得吃。晚上..

弘一法师:莫大之患

弘一法师:莫大之患「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倖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格言别录》弘一法师辑..

顺其自然是最高的境界

顺其自然是最高的境界有一个流浪汉,走进寺庙,看到菩萨坐在莲花台上众人膜拜,非常羡慕。流浪汉:我可以和你换一下吗?菩萨:只要你不开口。流浪汉坐上了莲花台。他的眼前整天嘈杂纷乱,要求者众多。他始终忍着没开口。一日,来了个富翁。富翁:求菩萨赐给我美德。磕头..

异能看法如何?

佛教对神通、异能看法如何?佛教承认有神通的事实,凡夫可得五通,出世的圣人有六通,佛有三明六通。所谓五通,一、能知过去世叫宿命通;二、能知未来世及现在的远处和细微处叫天眼通;三、能知他人的心念活动,叫做他心通;四、能用耳朵听无远弗届的声音叫天耳通;五、..

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1-3 苦灭圣谛

无间等篇三、四圣谛、八正道3-1-3苦灭圣谛诸比丘!苦灭圣谛者,即是此,谓:于此渴爱无余、离灭、弃舍、定弃、解脱而无执着。(南传相应部六谛相应316-317)诸比丘!云何为苦灭圣谛耶?将此渴爱无余离灭、弃舍、定弃、解脱,是无执着。诸比丘!此名为苦灭圣谛。(北传杂阿..

第四章 佛学之宇宙论 第一节 三界六道及九地

第四章佛学之宇宙论第一节三界六道及九地对于宇宙天体的构造,佛教认为是有情业力所感佛陀说教意在转迷启悟,所说诸法重在心法上之辨解,对于世界之形成不过于追究,诸般多随世俗而说,倘若细究则有碍于修道。宇宙者,指空间(宇)和时间(宙)。”佛典中称为法界,法是..

大乘的般若思想

大乘的般若思想般若意义真实智慧般若,解作智慧,但它和一般的世俗智慧不同,这是透过观察『缘起性空』的道理,而获得的真实智慧。它可以彻底断除我们的无明和各种烦恼,而证得圆满的佛果。因此,从效用而言,它称为『般若波罗蜜多』,音译『智慧度』或『智慧到彼岸』,..

佛陀如是说

佛陀如是说(可爱经)可爱经(I??hasuttaü)本经译自《增支部》第五集第43经。在这部经中,佛陀告诉给孤独居士:有五样事情是世人都喜欢且难得的:长寿、美貌、快乐、名声和生天。然而,这五样事情并不能因为人们祈祷或许愿就可以获得的,否则世上就不会欠缺这些了。佛陀又..

法相宗

六、种子与现行前七识所作的善恶业,其气分感入第八识中,留下与本业同样的习气,将来能发生自类果者名为种子;亦如植物中,种下那一种的核,将来一定会生出那一种的果。第八识中,或善或恶的种子熟时,必会生出或乐或苦的遭遇,名为现行,这便是因果报应了。本宗立百法..

大悲神咒由来

大悲神咒的来因。出大藏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尔时佛在补陀落伽山宝庄严道场,与诸三乘八部诸神俱,时观世音菩萨放神通光明,照十方刹土皆作金色,合掌白佛:我有大悲心陀罗尼咒,今当欲说,令诸众生皆得安乐,除病延年,富饶益善,逐心希求,..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七

迦叶又言。汝今生存。识神出入。尚不可见。况于死者乎。汝不可以目前现事观于众生。婆罗门。有比丘初夜.后夜捐除睡眠。精勤不懈。专念道品。以三昧力。修净天眼。以天眼力。观于众生。死此生彼。从彼生此。寿命长短。颜色好丑。随行受报。善恶之趣。皆悉知见。汝不可以..

普贤菩萨的大愿

普贤菩萨是华严三圣之一,是有名的大愿王,也称「普贤萨埵」、「普贤大士」、「普贤如来」、「遍吉士」等,是毗卢遮那佛的胁侍,与金刚萨埵同体,是佛陀的助理,也是法门的护法。普贤的意义,依据《圆觉经》记载之义为「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探玄记》则解释..

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2-8 正定

无间等篇三、四圣谛、八正道3-2-8正定诸比丘!云何为正定耶?诸比丘!于此有比丘,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与乐,具足初静虑而住。寻伺寂静故内净、为心一趣,由无寻无伺之三摩地生喜与乐,具足第二静虑而住。离喜故,于舍而住,正念正知、以身集正受,..

修大乘佛法,还有必要修小乘的出离心吗?

我们修大乘佛法还有必要修小乘的出离心吗?我们汉传佛教确实都是大乘佛法,但是大乘跟小乘并不是一般人理解的好像修得大乘就忽略了小乘。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我比较喜欢把它理解为小乘是解脱道,大乘是菩提道。如果一个大乘的菩萨,他连解脱的能力都没有,那他如何..

佛说:心有多静,福有多深!

佛说:心有多静,福有多深!我们注定要空手而来,空手而过,人,本来就是赤条条的来到世上,最后,赤条条离开尘世。这是人的宿命,谁都无法改变,你唯一可以做的是,珍惜时间,在有限的生命里,享受最好的福报。别被凡尘的喧嚣,蒙蔽了心灵,让心灵蒙上了烦恼的灰尘。当..

念万遍地藏菩萨圣号

念万遍地藏菩萨圣号“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愿,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属分散,或诸横事多来忤身,睡梦之间,多有惊怖。如是人等,闻地藏名见地藏形,至心恭敬,念满万遍。是诸不如意事,渐渐消灭,即得安乐,衣食丰溢,乃至于睡梦..

富而无道莫若贫而有德

富而无道莫若贫而有德春秋时代,韩起是晋国的正卿,叔向是晋国的大夫。有一天,韩起对叔向抱怨说:我空有正卿之名,却没有正卿的收入,穷得恐怕连和别的卿大夫应酬往来的费用都没有。他本以为会博得叔向的同情,想不到叔向却对他拱手相贺。韩起不解其意地说:我如此窘迫..

佛说:众生皆具有佛性,但是这三种人佛不会渡,看看有你吗?

佛说:众生皆具有佛性,但是这三种人佛不会渡,看看有你吗?佛陀是无边智慧与德行的化身,他向来以慈悲对待生灵,以慈悲为本,以渡世为愿。并且佛曾说众生皆具有佛性,人人都是未来佛,而且对于大乘的法身佛而言,佛法已经超越了能所,无所谓能与不能。虽然众生无边,但..

德亮法师:梵网经菩萨戒的求受资格

德亮法师:梵网经菩萨戒的求受资格一、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我们先引用一段经文啊,看经文说得很清楚,看一段经文:佛子谛听:若受佛戒者,国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黄门、淫男、淫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刚神、畜生、乃至变化..

独尊湛现:在修行的过程中必须要抓住几个要点

独尊湛现:在修行的过程中必须要抓住几个要点此心浪中游一朝,无声无息静悄悄。禅心观画千万幅,妙景云帆倾刻间。阿弥陀佛,大家好。修行也并非文凭如何的高,全凭一颗坚定不移的毅力。第一,改变自心的业障很难。第二,生起广大的菩提心很难。第三,静止这颗妄念很难。..

净土法门法师:布施给假和尚会不会增长他的恶业?

净土法门法师:布施给假和尚会不会增长他的恶业?问:在街上遇到出家人化缘,弟子会做捐献。但如果是假冒的,捐献会不会助长他的恶业?答:会,确实是会。但是布施是你的善行善意,他作恶是他的罪过,各人因果各人负责,要懂这个道理。这个问题很复杂,怎么样改善?这是佛..

开运不求人 | 居家神佛供桌安放十大禁忌

开运不求人|居家神佛供桌安放十大禁忌尊神敬祖的思想源远流长,在普罗大众中固蒂根深,很多家庭会家里设置佛堂神台,供奉神佛祖先牌位。受现代家居环境限制,塔楼居室的供奉条件有限,设置神台的禁忌也就非常多。不供奉则罢,万一不小心冲犯神佛祖先,不但不会得到护佑..

常辉法师:如何抄经

常辉法师:如何抄经简要之:拜经,即将大乘诸经典置于佛龛前,行者每念一字,即一礼拜;写经,即抄写经论,古时由于印刷术不发展,大量经论靠手工抄写流传至今。如元赵孟俯书写佛道经论,有“日书万字”之美誉。历代善知识拜经、写经灵异诸多,详见经论持验,及圣贤传记..

富贵使人更加贪婪

财富毁灭愚痴的人,但无法摧毁追求彼岸的人,愚痴的人贪爱财富,不只毁灭自己,也害了别人。(法句经故事集)有一次,憍萨罗国的国王前往精舍向佛陀问讯。他首先向佛陀解释晚到的原因,原来舍卫城当天有一位富翁去世了,该富翁没有任何子嗣,所有家产因此都被充公,他也..

净土探微-后记

净土探微作者:弘学后记一九九八年农历七月十二日,本书脱稿,正值余甲子之寿,感慨系之,题五十六字,功拙非所计也。诗曰:六十春秋聊自慰,念佛生涯幸有皈。勤诵梵卷伴晚岁,梦鹿何须辩是非。有无同源悟中智,人法二空沐佛辉。红尘不入三摩地,横笛牧牛游翠微。本书在写作的过程..

如何读懂《金刚经》

《金刚经》是中国汉传佛教最著名的经典,全文约有五千字。道家最著名的经典《道德经》(《老子》),全文也是五千字,称为“五千言”。佛教的《金刚经》正好约五千字,这就是佛教的五千言了。过去不仅很多佛教徒读诵、书写这个经,而且佛教以外的儒家人士、道家人士,还..

净土探微-第五章

第二节弥勒是当来佛弥勒菩萨以善权得道,据《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记载:“弥勒菩萨本求道时,不持耳鼻头目手足身命珠宝城邑妻子,及与国土,布施与人,以成佛道;但以善权方便安乐之行,得至无上正真之道。”据说弥勒菩萨昼夜各正衣束体,下膝着地,向于十方,作此偈言:“我悔一切..

安乐集 卷上

此《安乐集》一部之内,总有十二大门;皆引经论证明,劝信求往。今先就第一大门内,文义虽众,略作九门料简,然后造文。第一、明教兴所由,约时被机,劝归净土。第二、据诸部大乘,显说听方轨。第三、据大乘圣教,明诸众生发心久近,供佛多少。欲使时会听众,力励发心。第四、辨诸经..

僧伽吒经简介

《僧伽吒经》又作僧伽多。译曰集会。法门名。僧伽吒经一曰:“有法门名僧伽吒,若此法门在阎浮提,有人闻者悉能除灭五逆罪业。”大集会正法经一曰:“我有正法名大集会。”此二经同本异译也。梵Sam%gha%ta。又风灾劫时所起之风名。大宝积经三十七曰:“又风灾起更有大风..

瑜伽师地论简介

瑜伽师地论简介《瑜伽师地论》(梵文:yogācāra-bhūmi-āstra),一百卷,弥勒菩萨说,唐玄奘译,又称《瑜伽论》、《十七地论》,为印度佛教瑜伽行唯识学派及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亦是玄奘西行取经法之最大原因。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

为什么要烧香拜佛?烧香的含义是什么?

香也叫信香,上香就是发信号,表示你有信心。香真正的意义是戒定真香!持戒、得定、开慧那才是真正的修行!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感激与怀念。去染成净,奉献人生,觉悟人生。烧香的含义有四个方面:1、表示虔诚恭敬供养三宝,以此示范接引众生。2、..

培养孩子的仁慈心

教育儿童要爱惜生命,即使是弱小的昆虫,诸如蚂蚁、蚊子、知了等等,都不能去践踏、伤害,而是应该怜爱、护惜它们。一个人如果从小对小小的昆虫都能够去爱惜,就会有慈爱之心,长大了也就绝对不会去犯上作乱,也绝对不会去杀人放火。连昆虫都那么爱护,怎么会对人产生歹..

白云禅师:金刚经集义

金刚经集义白云老禅师著作一、题解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题以喻立法,开示道路;从事相而理,从议论而法;藉有的分辨,入于无的胜境界。因此,此经乃以法喻而命题,颇具意趣与现实融通之妙;兹概述要旨,以供持诵者参考:金刚,梵语跋折罗,或者2日啰;具坚实和能坏的功德力,是譬喻。..

明末四大高僧是谁?明末四大高僧简介

中国佛教史上,历代高僧辈出,他们的教化风范,不但名重当时,且为后世立下榜样。明朝末年,有四位德学兼备、行仪可风的高僧,世称明末四大师。一、憨山大师名德清,字澄印,号憨山,安徽全椒人,十二岁从金陵报恩寺永宁和尚诵习经教,十九岁出家受具足戒,并至栖霞山从..

死活随缘--素食学佛网

禅宗里有则机锋逼人的公案:洞山因僧问:“寒暑到来时,若何回避?”师曰:“何不向无寒无暑处去?”曰:“若何是无寒无暑处?”师曰:“寒时寒杀阇黎,热时热杀阇黎。”在这则公案里,“寒暑”是禅家对死活、烦恼一类的譬喻。佛教徒追求的是对死活烦恼的超越,然则这样的..

人生来不是为生气的--素食学佛网

有一位禅师,异常爱好兰花,在讲经布道之余,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来栽种培养兰花。有一日,他要外出云游一段时间。临行前,嘱托学生们要尽心照顾兰花,个中四时兰和下山蕙兰最脆弱,更要多花一些心思。学生们谨遵师父的教诲,日日悉心照顾。然则因为经验不足,在一场大风..

什么才是真正的功德

梁武帝深信佛教,修了不少寺庙,赡养了大批僧尼。那时,印度的达摩大师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梁武帝急速请他进宫,与他评论辩论佛学。武帝首先就问:“若何是圣谛第一义?”即,佛法的真义是什么?这是一个基本的问题,几乎所有学佛的人都必定要经由这样一个问题,因为人的..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个旅行者,在一条大河旁看到了一个婆婆,正在为渡水而发愁。已经精疲力竭的他,用尽全身的力量,帮婆婆渡过了河,结果,过河之后,婆婆什么也没说,就促走了。旅行者很懊悔。他认为,似乎很不值得耗尽力量去赞助婆婆,因为他连“感谢”两个字都没有获得。哪知道,几小..

佛教故事:世间最名贵的是什么?

早年,有一座圆音寺,天天都有许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在圆音寺庙前的横梁上有个蜘蛛结了张网,因为天天都受到香火和忠诚的祭拜的熏托,蛛蛛便有了佛性。经由了一千多年的修炼,蛛蛛佛性增加了不少。溘然有一天,佛祖惠临了圆音寺,看见这里香火甚旺,十分高兴。离开..

珍爱拥有的--素食学佛网

贪婪,是我们最大的烦恼与障碍,有了钱,还要更有钱;有了房子,还要更多的地盘;有了名利,还要更大的权势;有了权位名器,还要更长久的寿命来占领它……人的欲壑难填,世间的争夺伤害于是层出不穷。人应该珍爱当前所拥有的,而不要放纵自己的贪欲,做过度的非分之想,..

不怕两千年的孤寂--素食学佛网

有个年轻美丽的女孩,出身朱门,家产丰富,又多才多艺,日子过得很好,媒婆也快把她家的门槛给踩烂了,但她一向不想娶亲,因为她认为还没见到她真正想要嫁的那个男孩。直到有一天,她去一个庙会散心,於万千拥挤的人群中,看见了一个年轻的汉子,不用多说什么,反正女孩..

世间最快乐的工作--素食学佛网

佛陀在舍卫城时,有四个新进皈依的学生聚在一路评论辩论修行心得。那时恰是春暖花开的时节,到处开满美丽鲜艳的花朵,披发浓烈的香味,还有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飘动。这四个学生看到这样的风景,认为十分舒服。个中一人忽然问道:“在这个世界上,到底什么事是最快乐的?..

师父的这句话竟让他当下开悟了

唐代灵佑禅师,福州长溪人,十五岁削发,十八岁时前往浙江杭州龙兴寺受具足戒,后出力精研大乘佛法。二十三岁时,他认为浩瀚的经文难以让心灵获得真正的解脱,不由感叹说:“诸佛至论,虽则妙理渊深,毕竟终未是吾栖神之地。”于是,便另寻他途,由教入禅。他先到晒台山..

赡养三宝一碗汤,九十劫天上人世享福不尽

在佛陀的时代,有一次碰着饥荒之年,因为收不到稻粮,好多人都活活的饿死。佛陀也出来讨饭,可是在饥馑的时刻,人家自己都没有饭吃了,你向哪个化缘?人家要有,当然会赡养佛陀,假如没有,想赡养也没有办法。在这种情况下,不只那些大学生们乞不到食,连福慧圆满的佛陀..

它前世是你的妈妈呀--素食学佛网

有一位老母亲,她在垂死之际,特别想念她的女儿。女儿也急切地赶赴去看望母亲的路上,可是母亲毕竟照样没有捱到那个时刻,而是在对女儿的声声呼唤与无限渴念中离开了人世。因为临终时强烈地贪执与想念的缘故,老妇人死后转生为一个小虫,扒在了女儿的胳膊上亲近她,而这..

佛教故事:当禅师赶上窃贼

一七里禅师在屋内打坐,一个小偷以为屋里没人,便进屋行窃。窃贼携带着器械出门时,禅师忽然发声:“拿了器械,怎么也不伸谢?”窃贼大惊,随口说了声谢,仓皇逃去。窃贼刚出门便撞上了官差,官差见他行色慌张,就抓住他,查看他的行囊。官差认得行囊中的器械都是佛门的..

遭天谴断送前程--素食学佛网

清朝康熙八年(西元1669),安徽省宿松县县令朱维高介入分阅江南考场部分试卷的工作。他看到一篇试卷写得异常不错,便盘算推荐上去。当天晚上,他梦见一个金甲神人告诉他:“这个墨客犯有他人所不知的罪恶,是以不能入选。”同时神人还用手写了一个“淫”字给朱维高看。..

触动心灵的故事--素食学佛网

在一次围战中,一个士兵正要用枪打死一位老僧时,老僧人对那个兵说:“你可以等一下吗?”“日夕也是死,为什么要等?”那个兵说。他的话还未说完,老僧人已腾空而起,飞上数丈,霎时又坠落下来,落地时竟是盘腿而坐,原来他已经进入禅定,神识离开而圆寂了。他的眼角还..

震动!他被误杀灭亡后竟然神奇回生

良久良久以前,深山里住着一个修道人。贰心地善良,为人慈悲,经常扶危救苦。当时,迦夷国有一对老夫妻,都是盲人,两人年近花甲,膝下无子,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后来,老夫妻两人决心一路到深山中修行,以求获得下世的解脱。修道人知道这对老夫妻的心愿后,很同情他们..

有女窥窗-明朝状元唐皋--素食学佛网

明朝的唐皋,字守之,号心庵,又号紫阳山人,南直隶徽州府歙县岩镇(黄山市徽州区)人。唐臬少年时,有一次在灯下读书,碰到妙龄女子调戏他,把他房间的纸窗戳破,并以不正经的立场窥视他。当时唐臬便把纸窗补回,并题字说:“掏破纸窗轻易补,损人阴骘最难修。”自此今..

有容人的雅量道德才会广大--素食学佛网

韩忠献公曾经说:“无论碰到正人或小人,都应当诚恳对待他们。当我们确知对方是小人,只要浅交就行了。”一般人对于小人欺侮自己的情形,一定要裸露出来,好让人人斥责他,只有韩忠献公不这么做。他的聪明足以明辨小人的奸巧,然而,他却时常坦然遭遇,而且不曾表现难看..

把握生射中的每一天--素食学佛网

人生中难免有不快和忧闷,而每一天都是崭新的,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忘记忧闷和不快,因为那都将是昨天的工作,以前的就应该让它以前,重要的是我们要把握好今天,不要对昨天时刻不忘,也不要预付明天的烦恼。人生苦短,我们应该珍爱每一分钟,切勿在虚幻中浪费我们最宝贵的..

百般算计,不如一颗善良的心

一位风水大师走了很多很多路,十分干渴,终于看见一家庄园,他急忙讨碗水喝。里面走出一位家丁,让他在门外等着,去拿水。大师等了良久良久,不禁心生抱怨。水终于拿来了,用大碗盛着,正想大口喝,却不虞上面撒了很多米糠,而且十分烫!这位风水大师不禁愤恨,想这家主..

到地狱去--素食学佛网

有人问赵州禅师:“师父日常平凡修福修慧,人格道德至为完美,假如百年之后,不知会到哪里里去呢?”“到地狱去!”“以师父您的修持德性,百年今后怎么会去地狱呢?”“我若不去地狱,你所犯的杀、盗、淫、妄罪业,谁去度你呢?”赵州禅师到地狱去,和地藏菩萨的精神一样,..

老酒鬼摔倒摔疼后顿悟受持五戒得解脱

佛陀时代,距祇洹精舍七里之远,有一老者嗜酒如命,佛陀的学生阿难时常前往劝谏。“我无法忍受这样的限制,所以才不去精舍。”老者不服从阿难的劝导,依然如故地喝酒。一日,老者又喝得醉醺醺地走在回家路上,一不小心,一脚踢到路边的树根,摔倒在地,疼痛无比。老者面..

他贪污寺院功德款损坏僧财,死后变成肉团饿鬼受尽苦楚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刻。目犍连尊者经常去地狱、饿鬼、畜生、人世、天界等五道中观察众生所受的魔难,例如:地狱中寒、热、烧、杀的苦痛;饿鬼的饥渴、燃烧的悲苦;畜生中的互相啖食、役使的苦楚;世间人们的求不得及生、老、病、死等的忧?,以及天人腐化临死前的凄苦。他返..

揭秘!富二代帅哥削发当和尚本相惊人

舍卫国中有位财主,他的夫工资他产下了一个胖嘟嘟的男孩。当这个小男婴呱呱堕地时,天上忽然降下了大量的黄金、白银、珍珠、玛瑙、琥珀、琉璃、珊瑚。这七样器械堆满了他家的院子,奇怪的是这些器械只落进了他们家,涓滴没落于墙外。财主又惊又喜,急忙去请了一位有名的..

佛教故事:阿难化瓜

阿难尊者服从佛陀的指导来到瓜田,见到田里有位年轻女子在看管西瓜,于是阿难上前虚心地说道:“施主,我的师长教师释迦牟尼佛,行脚到此地,又饥又渴,您是否可以布施个西瓜,让我回去赡养佛陀?”阿难尊者话未说完,那位女子便恼怒地拒绝了阿难的请求,并恶言恶语地要..

小和尚的梦

师徒俩在一次动乱中失散了,互无音讯,死活不明。门徒对师父十分牵挂。从那时起,经常重复一个单调的梦境,总会梦到沙滩上有两排并行的脚印。弗成思议的是:即使在梦里,他也知道个中一行脚印是自己的,另一行他就不明白了。这样的梦,他经常梦到,几乎每次都是一样的。..

四个故事告诉您钱从哪里来!

多半人都爱好的,然则应该若何获得财富?这个问题,学者们在商量,金融专家在研究,通俗庶民也在琢磨,但没有哪个方法能绝对有效。钱财究竟从何而来?让我们来看看佛法是若何解答这个问题的。佛教主张三世因果——以前世、现在世、未下世,轮回是无始无终的。假如我们在以..

禅宗故事:怕人笑与盼人笑

一日,守端禅师和他的师父杨岐方会禅师相对而坐。师问:谁是你之前的师父?守端答:茶领域和尚。师又问:我据说当初他在桥上跌了一跤,就开悟了,并当场作诗一首,十分奇特,你可还记得此事?守端答:记得。师曰:诗句可还记得?守端急速背诵: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

世间最苦的工作,佛经是这样记载的

《法句譬喻经》安宁品第二十三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时,有四位比丘于树下评论辩论:“什么是世间上最苦的事?”第一位比丘感叹地说:“天底下没有比淫欲更苦的了。”第二位比丘则说:“嗔恚才是天底下最苦的事。”第三位比丘却认为:“天底下最苦的..

经常拜佛,佛为什么不帮你?

南山上有一座神庙,里面供奉着一尊佛祖。传说这尊佛祖异常灵验,只要信徒心诚意正的许愿,佛祖都邑大发慈悲,帮信徒圆他的梦。有一个信徒据说了这件事,他为了表现出忠诚的心,在佛祖诞辰时,亲自背着三样牲礼,一步一步地爬上南山,准备在佛祖的生日时,向佛祖许愿。他..

就为这件事500美男居然集体削发

舍卫国东南方的汪洋大海之中,矗立着一座美丽的小岛。它四面环海,与陆地遥遥相对,仿佛是一块与世隔绝而又可望弗成及的人世仙境。小岛地势平坦,好像突兀在海平面上的一座别致绮丽而神秘莫测的平台,况且岛上还有一座真正的平台——香华台,它被那浩瀚无垠,深邃宽厚的..

他为17位饿鬼答疑解惑内容太震动了

这个故事出自《佛说鬼问目连经》佛住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的时刻,有一天傍晚时分,目连尊者从禅定起来后,就到恒河水边经行,看到饿鬼道的众生,每个都受到不合的罪报。这时诸饿鬼看到尊者目连,都起了恭敬心,向尊者请问自己受报的人缘。一个鬼问道:“我经常头痛,到底..

美男两世遭遇相同,娶亲几日后夫妻双双削发修行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刻,有两位大施主日常平凡关系异常密切,他们都认为两家关系一向很和气,愿望未来能进一步加强。一个施主说:“你我两家关系很好,今后应持续保持下去。”另一位说:“那,我们做亲家吧!”。“做亲家是不错,但今朝我们都没有子女,怎么作呢?”“做亲..

一世守戒,切切世的解脱

佛陀时代,很多比丘修梵衲行,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一天晚上,有位比丘在坟墓间坐禅,溘然来了个鬼,那凶恶的样子真是怕人!他不知怎么的就挖开一座坟墓,把里头的死尸拖出来,手里拿了一根鞭子,对着尸首狠狠地鞭打,一边骂道:这个臭皮囊,奔走汲汲忙;只知贪快乐,不肯..

世间三种最胜香,无论逆顺风时都可以清香远播

以前,佛陀栖身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阿难尊者在闲静之处思惟佛法,心中溘然生起一个疑问:“世间上是否有一种香,不论在碰到逆风时、顺风时,或是逆顺之风时,都可以闻获得香气呢?”为懂得除心中的困惑,尊者来到世尊前,恭敬顶礼后,坐在一旁,请问世尊:..

命里的钱是有定命的

川资县的张御史梭巡云南时,某一天,三更半夜(即子时)独自一小我静坐,溘然有一位穿戴红色官袍的神人出现在他面前,说:“我是您的守钱神,等待您良久了!”张御史问他:“我的钱财在那里?”神人指着座位下面,张御史果真看见白金铺地,也许有一千两的样子。张御史是以告..

因她前世做了这件事,下世投胎身穿金衣出生

早年有位长者,他的夫人怀了孕,口中能披发出异常好闻的清香之气。香气飘得很远,全部城市都能闻到。国王远在深宫里也闻到这股异香,于是吩咐消磨侍卫去查访原因,发明香气来自长者家。于是国王召见长者问道:“你家为什么能飘散出这么奇异的香气?”长者答道:“那是..

以心灯来照亮一切迷茫的人

佛教的典籍中有一个故事。持世菩萨有一天在静坐时,有位天人来到他面前说:“菩萨周密精进,功德无量,我要赡养菩萨。”就带来几位天女,说要赡养他。持世菩萨问:“你带这么多人来,要为我做什么事?”天人说:“她们可以唱歌给你听、跳舞给你看,还能陪你作乐!”持世菩..

一头牛为何在一天之中害死了三小我?

在佛陀时代,有一天,有一个商人在路上不小心给牛触死了。牛的主人,怕留下这条恶牛,今后将带给他更多的麻烦,是以就贱价地将牛出售。当牛的新主人买牛回家,走到半途中,来到一河畔,想给牛饮水,哪知牛不只不饮水,而且忽然凶性大发,又把新主人给抵死了。新牛主的家..

佛教大成就者之宗咯巴大师传

宗喀巴降世时藏传佛教正处于一个衰败的年代。僧侣戒行不严,教风不正,思惟纷乱。宗喀巴大师以大智大勇肩负起了改革振兴佛教的历史任务,除了力挽狂澜、大马金刀地从教义理论长进行根本治理、拨乱反正外,还从整顿戒律,整顿教风,建立学院式的寺院,加强经学正规教导,..

一个老花子的故事,让无数人看完开悟

早年有一个老花子,天天出门乞讨,他很想过正常人的生活,于是他把乞讨粮食积攒起来。可是他积攒了好多年,他的粮仓照样只有一点米。一天夜里,他静静地躲在角落,果真一只大老鼠半夜来偷吃他的粮食。他很生气大叫道:“富人家那么多粮食你不去吃,为什么偏偏偷吃我辛辛..

净土法门法语:什么事情都可以随顺,不要去计较

1我们修净土的,什么事情都可以随顺,众生的习气烦恼更应当随顺,不要去计较,为什么?因为我们这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是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真正发愿往生,必须把这世间的人事、物质环境看淡,得过且过,随缘度日,何必跟他们认真?何必生烦恼?2我们修行人只要过一个..

净土法门法语:淫欲有三种过

「如制强力,弱者自伏」,这个跟上面意思是一样的。「然此欲法有三种过」,这个欲法就是淫欲,有三种过。第一个是「苦而似乐故」,这个没有人想到,这是苦事不是乐事。第二个「少味多灾故」,给你带来的灾难太多,你没有想到。第三个是「不净似净故」,这是严重的染污。..

揭秘!我们没有前世的记忆原因竟如斯

《六度集经》中记载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良久良久以前有一位国王,名叫察微王。他品行正直,志向高远,一心归依,禀赋好学,奉行佛教。因为他深刻领会了四大聚集。众缘无常,轮回六道,无我寂静的事理,所以经常给自己的大臣们讲述。然则这些大臣们却有很大的疑问,问出..

净土法门法语:三宝门中不能佔便宜

佛经裡面祖师告诉我们,第一三宝门中不能佔便宜,这《地藏经》上讲得很清楚,要是在寺院裡面佔了便宜,佛说你造五逆十恶,佛能救你,你盗三宝物,佛不能救你,什麽原因?三宝是通十法界的,人家这份供养是供养十方佛、十方法、十方僧,你说那你要是盗它财物的话,结罪可..

净土法门法语:究竟了义的一乘经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128集2014年11月6日讲于香港【解】诸佛同赞,经论共指,一乘了义,万善同归,不可思议,净土法门。不止是释迦牟尼佛赞叹,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没有一个不赞叹净土的,大小乘经论,无不介绍这个法门,这个法门太殊胜了,“一乘了义..

净土法门法语:往生的诀窍

下面这是念老的话,《净影疏》里头的意思是说,「极乐于诸往生者,毫无违逆」,前面说易往。「但娑婆之人,久在烦恼盖覆缠缚之中,自然受其牵缚」,受它的牵累。「不生厌离,焉能往生」,这两句话就重要了,一定要生什么?厌离的心,我们往生障碍就没有了。如果没有厌离..

净土法门法语:真正如法的助念

「若依此方修习断除,先断见惑,离三途因,灭三途果」。断见惑,见思烦恼,见惑里头第一个是身见,真正觉悟,不再执着身是自己,这点很重要。我们求生净土,如果把这个事情搞清楚、搞明白,对身体不重视,我们往生的时候没有障碍。为什么有人往生走得那么自在,不需要人..

净土法门法语:一切供养当中法供养为最

「《行愿品》曰,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我们看到此地,读到此地。这是念老为我们解释「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解释这两句经文,引用..

净土法门法语:一切众生将来都要成佛,只是早晚不同

佛为什么这么多?实际上我们在理上讲,能体会得到,《华严经》上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句话非常重要。所以,佛的心平等,菩萨的心永远怀着感恩、诚敬,因为他知道一切众生都是佛,一切众生将来都要成佛,只是早晚不同。早晚不同的原因,经上讲得很好,总..

净土法门法语:为什么不能往生?孙子放不下!

至于底下一句,「自然所牵随」,古有两种解释。第一个「净影曰,其国不逆,彰前易往」,彰前就是显示出容易往生。「自然所牵,彰前无人」,为什么不能往生?自然所牵。这自然是什么?「娑婆众生,久习盖缠,自然为之牵缚不去,故彼无人」。盖是什么?缠是什么?盖是五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