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戒

生活的规范

生活的规范大病中,戒为良药;大恐怖中,戒为守护。《大智度论卷十三释初品中尸罗波罗蜜义》戒是生活的规范,故在很多经典中,都可以发明对戒的强调和重视。是以,这个偈子说,生了大恶的疾病,戒是良药;在大恐怖发生时,戒可以保护你。戒律未必是教条的约束,所以并弗成怕。戒是..

藏传佛教密宗与北京雍和宫 -智悲佛网

手机阅读|返回上级藏传佛教密宗与北京雍和宫一、密宗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佛教自公元7世纪中叶正式传入藏土,虽经历了一些坎坷,但最终得到了惊人的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有过两次大高潮,即藏文史籍中所谓的“前弘期”和“后弘期”(编者按:在安多藏区无此分期)。经过这两次大高潮..

峨眉山与藏传佛教 -智悲佛网

手机阅读|返回上级峨眉山与藏传佛教峨眉山作为中国内地四大佛山之一,在中国汉地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从一个侧面形象而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内地佛教文化、建筑和艺术的发展过程,而且还记录了汉族同各兄弟民族以及海外人士的友好往来。因此,峨眉山蜚声海内外,成为人们向往..

【法事】仪轨是如何的?佛教法事活动包括哪些?

法事(佛教解释)法事,在佛教中是指供佛、礼忏、打醮、修斋等宗教法会、典礼。法事是寺院道场重要行事之一。在所举办的法事傍边,有的是自我悔过的方法,如忏摩;有的是经群众附议经由者,如布萨;有的是对群众宣说佛法,如升座说法;也有于新春时为国家、檀那祈福祝祷者,甚至到..

惜福就是惜命

一、惜福惜是爱惜,福是福泽。就是我们纵有福泽,也要加以爱惜,切弗成把它浪费。诸位要晓得:末法时代,人的福泽是很微薄的:若不爱惜,将这很薄的福享尽了,就要受莫大的苦楚,前人所说乐极生悲,就是这意思啊!我记得早年小孩子的时刻,我父亲请人写了一副大对联,是清朝刘订婚..

敬悼 会公上人─── 记一位精晓三藏、老实念佛的一代高僧

一、高僧坐化人天悲仰素为佛教界四众学生所敬佩,尤其倍受莲社创办导师雪庐白叟所推重,而普受莲友钦慕不已的会公上人,在阴历年前腊月二十八(国历二月十一日)清晨五点四十分,安详坐化於屏东万峦普门教室住持寮之书桌前。末法一位罕见可贵──真正阅遍三藏、精晓教义、且不慕荣..

决无为魔应用─── 雪公呈如岑法师函

如公大师猊座:第一函逾五日奉到,均焚香顶礼,而後发缄。遂通知各皈依学生,先期自施礼佛。即择农历六月十九日,举行典礼。缘是日恭逢观世音菩萨成道吉辰,又为礼拜例假。此与证後指定斋日少事通融,非敢擅变成规。所以日到社人多,藉可随喜听讲也。除先称述座下门风,及发给证书..

慧瓒禅师的宗系和思惟

北朝及乎隋世,禅风大盛,名德辈出,达摩游化江洛,稠实见崇周齐,更有慧文慧思之徒,由北至南,衡岭台崖,皆扇其风,此诸禅系,皆门庭拥盛,代有龙象,名闻当世,德垂后时,今日治禅学者,无不嘉叹称美,咀嚼品味,而自力其间、颇怀时誉的慧瓒一系则与时俱化,逮乎近世,言者几希..

阿阇黎意思

/*Generator:eWebEditor*/p.MsoNormal,li.MsoNormal,div.MsoNormal{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font-family:"TimesNewRoman";}div.Section1{page:Section1;}阿阇黎佛光大辞典阿阇梨意[1]又作阿舍梨、阿..

如来子孙,为众所尊

如来子孙,为众所尊原文曼佛世时,其有信受佛经语深,奉行道德,皆是我弟子也;其有甫欲学佛经戒者,皆是我弟子也;其有欲出身去家,舍妻子,绝去财色,欲来作沙门,为佛作比丘者,皆是我子孙。我世甚难得值,其有愿欲生无量清净佛国者,可得智慧勇猛,为众所尊敬。勿得随心所欲,..

中国佛教仪轨制度之丛林

中国佛教仪轨制度之丛林丛林通常指禅宗寺院而言,故亦称禅林,但后世教、律等各宗寺院也有仿照禅林制度而称丛林的。中国禅宗从曹溪慧能后,四传至于怀海,百余年间禅徒只以道相授受,多岩居穴处,或寄住律宗寺院。到了唐贞元、元和间(785—806),禅宗日盛,宗匠常聚徒多人..

三无漏学

三无漏学以戒降心,守意正定,内学止观,无忘正智。《法句经卷上诫慎品》这四句话讲的是道德的生活、精神的安定、聪明的教养,也就是戒、定、慧的三无漏学。以戒降心是以道德纲领,法度模范身口两类的行为;守意正定是以止观的方法杀青定心安心的功夫;无忘正智是以正知正见正念正..

第八章 各宗要略 第七节 律宗

第八章各宗要略第七节律宗一、住流从第一次结集,代波离尊者诵出律藏为最初律部。随后二次三次四次的结集。自此今后,边叶、阿难、商那和修、优婆调多五师传持。佛灭后一百年间,纯是一味和合,一百年后产生异见,部派决裂,因着律仪上的争执,旋复至优婆窗多今后,更分为五种律部..

斯缅泰三国的佛教关系 -智悲佛网

手机阅读|返回上级斯缅泰三国的佛教关系一、斯里兰卡和缅甸的佛教关系据斯里兰卡《大史》记载,在公元前三世纪中期,印度阿输迦王派遣叟纳和悟得罗到缅甸弘传佛法,开创了缅甸的佛教。印度的历史学家指出,檀巴班纳国的比丘曾于公元250年左右到缅甸的凯拉达地区布道,使那里的人民..

真实的玄奘 -智悲佛网

手机阅读|返回上级真实的玄奘明代《玄奘译经图》中的玄奘像(注:存世最早的玄奘法师画像,载于明代木版刻印大藏经《洪武南藏》之《大乘百法明门论疏》卷首。中间为玄奘三藏,左右分别为他的弟子窥基法师、慧沼法师。画面中的玄奘法师,右手执笔在砚台边沿,拭墨欲书,左手附于纸..

花饰比丘的因缘

花饰比丘的因缘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带领弟子去应供,斋毕,大众正静默等待佛陀开示时,突然于人群中传来阵阵骚动。有人说:你看!那位比丘的耳朵上别着一朵好大的须曼花!出家人怎么可以戴装饰品呢?真大胆!竟然在尊贵的佛陀面前戴花。天帝请示佛陀问:世尊!请问这位比丘为何在耳..

金刚经灵异录:欲求见佛

欲求见佛陈女士是浙江吴兴人,性情温柔闲静,敏慧绝伦。因为世代信佛,加上她的宿善关系,所以自幼就浸在佛风法雨的环境中。起初她跟家人学念弥陀经,弥陀经背熟后,再学金刚、法华等经,此后,她即终日以读诵为乐。她觉得欲求佛法有实验,必须受戒持斋,使身心清净,才能与佛法相..

净土圣贤的传记4

净土圣贤的传记4法持,姓张,润州江宁人。幼出家,年十三,谒黄梅忍禅师,蒙示法要,领解幽玄。后事方禅师,为入室弟子。已而专修净业。唐朝法持,润州江宁人,小时候出家,13岁拜谒黄梅弘忍禅师,蒙禅师开示法要,领解了佛法的深妙之处。后来又承事方禅师,成为入室弟子。以后就..

净土法门:学习海贤老和尚之表法(第1集)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大家好!昨天起,一连四天,香港佛陀教育协会发起中元祭祖法会。昨天是祭祖大典,从今天起有三天三时系念法事。大家要我在这里讲几句话,我就想到海贤老和尚的表法,我们应当怎样学习?《永思集》并不长,光碟也只有五十分钟。印志法师到香港来把这些东西交给..

六祖壇經的思惟

六祖壇經的思惟釋聖嚴--------------------------------------------------------------------------------提纲:壇經流傳的版本甚多,本文不作考訂。壇經的思惟系統,雖用般若經,實則是沿襲如來藏的觀點,用般若的空慧,實證真如佛性,等于明心見性。壇經中引用。《金剛般若經》..

略論藕益大師念佛即禪觀思惟

略論藕益大師念佛即禪觀思惟──紀念藕益大師誕辰四○○週年學誠法師/福建佛學院提纲千百年來,由於淨土思惟的廣泛弘傳及對念佛法門的鼎力提倡,人們對持名念佛求生極樂再熟悉不過了,然则,對於念佛法門的真義卻缺乏仔細的分析和深入的探討。在中國佛教史上,人們往往將念佛與禪..

楚圆在中国禅宗史上的地位

石霜楚圆在中国禅宗史上的地位,是与他培养出优秀的在中国禅宗中外至关紧要的学生慎密联系在一路的。本章即从这个角度来作一商量。楚圆自三十七岁阁下住持南源广利禅院以来,直至五十四岁在潭州兴化禅院示寂的近二十年弘法生涯中,所到之处,倍受礼遇,门下学生也十分活泼。《续传..

百丈清规内容的商量

《百丈规绳颂》与《禅门规式》辨析百丈清规的原貌,在现在已经无法得窥,然则在一些相关的资估中还保持了大量的信息,在《宋高僧传》卷十有《百丈怀海传》【《大正藏》卷五十,770~771页。】《景德传灯录》卷六亦有怀海传并其《禅门规式》【《大正藏》卷五一,250页。】,在《..

南能北秀

弘忍的学生浩瀚,出类拔萃的也不在少数。个中最著者有十学生,而惠能、神秀又是十学生中的俊彦。因为他们两个后来各在一方传法,禅法上又有着渐、顿的不合,被算作南顿北渐的代表。神秀(?~706),俗姓李。汴州尉氏人。年四十八,从忍禅师所受得禅法。据张说《唐玉泉寺大通禅师..

第三章 五乘教法 第一节 人天行果

第三章五乘教法第一节人天行果一、皈依三宝1、皈依三宝的意义:学佛必从受三皈依起,三皈依是皈依佛、法、僧。受了三皈依,才算是佛教徒。虽研习佛教,若不皈依三宝,仍不为佛教徒。学佛之入门,以受三皈依为根本。如《大乘理趣六波罗密经皈依三宝品》中,如来答弥勒菩萨问:若欲..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四节 何谓僧

第一章佛法僧三宝第四节何谓僧所谓憎者,梵语僧伽,泽云和合众。即奉行佛陀教法的削发学生。僧有四人僧、五人僧、十人僧、二十人僧四种。僧称为和合,主要表现在六和精神上。一成和同修,即对所受戒法,善护受待,尊重爱敬,欢乐悦意,无违不净,和合共住。二见和同解,对于出离尽..

佛说赖吒和罗经

佛说赖吒和罗经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闻如是。一时佛与五百沙门俱游拘留国。转到黈罗欧吒国。国中国民婆罗门道人。皆闻佛转游到此国。闻佛功德妙达。无有贪淫嗔怒愚痴。人心所言者皆中正。但得佛道。自知所从来生。豫知去来现在之事。眼能彻视。知世间国民蚑行蠕动之类。所趣死活善恶..

佛开解梵志阿颰经

佛开解梵志阿颰经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闻如是。一时佛与五百沙门俱。游於越只。到鼓车城外树下坐。比聚有豪贤梵志。名费迦沙。明晓经书星宿运度。所问皆答。有五百学生。学生中第一者。名阿颰。阿颰问师言。今有佛来。人称其德。名盖寰宇。不识斯何人也。费迦沙言。吾闻是释种。国王..

佛说善生子经

佛说善生子经西晋沙门支法度译闻如是。一时众祐。游于罗阅耆阇崛山。彼时居士善生疾病困笃。敕其子曰。吾没之后。汝必为六面礼。于是善生异日死亡。子乃敬送赡养凶事讫毕。辄夙兴洗澡。着新衣。之水上。拜见六面而言曰。余以恭肃敬礼。子于东方之生彼又我敬焉。周旋南方西方北方高..

你们要精进!

你们要精进!佛陀和比丘位到达娑罗树林时,已是傍晚时份。佛陀着阿难陀在两棵娑罗树之间稍作清理,让他在那儿躺下。佛陀侧卧着,头顶向北。所有比丘都围在他身边坐着。他们都知道佛陀当夜便要进入涅槃。佛陀向上望去四周的娑罗树,对阿难陀说:“阿难陀,看!现在还未到春天,但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