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

准提咒十大功德门

准提咒十大功德门节选《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谈到密咒功德深广之处。粗略依据各经典圣教可以分为十门,但是仍然无法全部描述完美。(因为世人大都不知道密教深胜的地方,所以暂且分用十门法来赞扬,以便给未曾听闻的人明白。不过若是一向舍弃显教专门赞扬密教,也不是通达佛法的人。..

精勤无难

精勤无难人有不惜身,聪明心决定;如法行精进,所求事无难。《大智度论卷十五释初品中毗梨耶波罗蜜义》这个偈子的重点在于精进两个字,这是大乘菩萨道的六度之一,用通俗话说,就是勤奋不懈怠的意思。不惜身和心决定都是精进的表现。意思是说,只如果以聪明的决定所认定的事业,就..

离开魔网

离开魔网有念堕魔网,无念则得出;心动故非道,不动是法印。《大智度论卷八释初品中放光第十四之余》起心动念是一般人在一天傍边,几乎不时刻刻都在发生的事。这个偈子则说,一有念头就堕入魔网,无念则不被魔网束缚。这对一般人而言,是很不轻易做到的,不过要看若何来解释有念与..

谈佛教现状——末法十大弊端 -智悲佛网

手机阅读|返回上级谈佛教现状——末法十大弊端我在十年前,谈到佛教现状,曾指出末法时期佛教存在十大弊端。十年过后,弊端越演越烈。所以,作为佛教徒,有必要知晓末法弊端,更需要清楚自身的责任及前进的方向。下面我结合佛教现状谈谈末法十大弊端。一、因缘恶劣众所周知,释迦..

历代高僧大德示法诗100首 -智悲佛网

手机阅读|返回上级历代高僧大德示法诗100首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神秀示法诗)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示法诗)3.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神照本如开悟诗)4.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

藏传佛教密宗与北京雍和宫 -智悲佛网

手机阅读|返回上级藏传佛教密宗与北京雍和宫一、密宗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佛教自公元7世纪中叶正式传入藏土,虽经历了一些坎坷,但最终得到了惊人的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有过两次大高潮,即藏文史籍中所谓的“前弘期”和“后弘期”(编者按:在安多藏区无此分期)。经过这两次大高潮..

峨眉山与藏传佛教 -智悲佛网

手机阅读|返回上级峨眉山与藏传佛教峨眉山作为中国内地四大佛山之一,在中国汉地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从一个侧面形象而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内地佛教文化、建筑和艺术的发展过程,而且还记录了汉族同各兄弟民族以及海外人士的友好往来。因此,峨眉山蜚声海内外,成为人们向往..

佛说阿罗汉具德经

佛说阿罗汉具德经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尔时世尊。在舍卫国给孤独精舍之内。敷座而坐。有诸苾刍及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围绕世尊。沉默合掌听佛所说尔时世尊告诸苾刍。我今称赞诸大声闻。能于佛法清净修持。而于自果皆具己德。汝等倾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次..

佛说圣法印经

佛说圣法印经(天竺名阿遮昙摩文图)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佛告诸比丘。听诸比丘。唯诺受教佛言。当为汝说圣法印。所应威仪。现清净行。倾听善思念之。佛言。比丘。借使有人。说不求空。不用无想。欲使兴发。至不自信禅定之业未之有也。设..

修忍辱不是叫人憋着

菩萨修行有六个窍门,分别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里所说的忍辱,可不是要人使劲憋着。佛说的忍,实际是化解之意,先无前提地接收,然后将其化于无形。那么,怎么化呢?化当然是需要前提的,那就是聪明。而聪明,就是清楚明了事物的本质。首先,别人找你麻烦、对..

五浊恶世是什么意思?是哪五浊?

五浊恶世是什么意思?五浊是哪五浊?五浊恶世,也就是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娑婆世界)有五种浊恶,等于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具有这五种众生生计状态的时空,谓之为五浊恶世。「劫浊」人寿本来八万四千岁,后因德薄,而寿亦每百年递减一岁,减至二万岁时,即步入劫浊..

净土法门:念佛要记住关键在一心,一心念佛六度万行就圆满了

疏【而今一心念佛。】『一心念佛』,就是这个法门,念佛要记住是一心,关键在一心。凡是念佛功夫不得力的,他不是用一心,而是用散心、乱心、一天到晚胡思乱想的心来念佛,这个不得力,这一生不能成就。怎么不能成就?伏不住烦恼。你纵然不能断烦恼,你要能伏得住!散乱心、妄想心..

净土法门: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105集)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

净土法门:临终多数是迷惑颠倒,平时就要把佛号牢牢的抓住

要是用假心、妄心,不能成功,即使修无量劫也不能成功。侥幸的心理是妄心,投机的心理也是妄心,取巧的心理还是妄心,都不能成就的。我为什么要说这些话?因为经上说过,连阿弥陀佛四十八愿里头都有,临命终时十念也能往生,一念也能往生。那你听说这个了,不要紧!我这一生多造点..

净土法门法语:其义自见从哪里来?从戒定慧

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我们地球上出现,示现八相成道,住世八十年,释迦牟尼佛从哪里来的?常寂光来的,「当处出生,随处灭尽」,为我们讲经说法四十九年,言教,身教那是八十年,处处做出榜样给我们看。十九岁舍弃宫廷富贵的生活,舍弃王位,这是做出放下烦恼障给我们看的。出去参学..

慧瓒禅师的宗系和思惟

北朝及乎隋世,禅风大盛,名德辈出,达摩游化江洛,稠实见崇周齐,更有慧文慧思之徒,由北至南,衡岭台崖,皆扇其风,此诸禅系,皆门庭拥盛,代有龙象,名闻当世,德垂后时,今日治禅学者,无不嘉叹称美,咀嚼品味,而自力其间、颇怀时誉的慧瓒一系则与时俱化,逮乎近世,言者几希..

佛陀的古道:正念

佛陀的古道:正念第十三章正念对我们来说,宇宙间最重要的东西是我们自己,这样说是不夸张的。另一方面,假若我们认为,不管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有某种其他了不起的东西,那负责的意见就是我们的心。在我们中,最了不起和重要的东西是我们的心。假若所谓一个人与磁石相比,..

大雄宝殿的“大雄”是什么意思

大雄宝殿的“大雄”是什么意思常去佛教寺院的人,对寺院的大雄宝殿都不会陌生。那里是上香礼拜的必到所在。即便很少去寺院的人,也都听过大雄宝殿这四个字。不过,除了出家众以外,知道“大雄”是什么意思的人,可能就寥寥无几了。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就是正殿,也有称为大殿的..

世尊对邪淫全方位的开示

世尊对邪淫全方位的开示怎样对治邪淫?慈悲的佛菩萨们不会丢下任何一个与佛有缘的众生,佛菩萨们有最了不起的法门,可以断除淫欲,保护我们末法众生。具体来说分以下几种:一、持戒《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云何助因?阿难,如是世界十二类生,不能自全,依..

佛经中对“占卜择日”如何看待?

《渐备一切智德经》节录西晋月支三藏竺法护译又弃邪见。奉于正见。不堕外学。舍于贪事虚伪之术。吉良之日。不择时节。不思国位。若睹帝主。不以为贵。不怀谀谄。表里相应心性仁和。奉佛法众不失三宝。愍哀三界皆欲度脱。《佛说阿难分别经》节录乞伏秦沙门释法坚译为佛弟子。不得卜..

禅能离欲

禅能离欲欲乐着无厌,以何能灭除?若得不净观,此心自然无。《大智度论卷十七释初品中禅波罗蜜》此偈是说,之乐往往使人陷溺,无法自拔,假如能应用不净观的方法修行,贪着于淫乐的心,自然会如釜底抽薪,无薪火自灭。五欲之中以男女的最强。男女的之乐是异常令人入神的,只如果正..

禅的力量

禅的力量禅为金刚铠,能遮烦恼箭;虽未得无余,涅槃分已得。《大智度论卷十七释初品中禅波罗蜜》此偈是说,禅定是最稳固的铠甲,可以抵挡烦恼的利箭,即使尚未达到无余涅槃,但已在走向涅槃之路了。禅有两种意思:第一种是四禅八定;第二种是禅定和聪明不二,也就是《六祖坛经》的..

火宅清凉

火宅清凉三界无安,如同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法华经卷二譬喻品》此偈是说,我们所处的情况,不论短长,都像是火宅一般,充满各类危险,其实恐怖恐怖。然则众生无智,没有警醒,都活在醉生梦死傍边。何谓三界?根据人心的体验、感触感染和熟悉,而有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

第八章 各宗要略 第五节 禅宗

第八章各宗要略第五节禅宗一、源流怫教分显密和教宗之别。宗指禅学,禅宗是以心传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佛在灵山会上站花示众,边叶契悟,相承至达摩,于梁代来华,初至广州,后到金陵,与梁武帝谈而不契,遂赴洛阳后往嵩山少林寺,面壁九载。有得窍门生慧可,授予衣..

第八章 各宗要略 第六节 净土宗

第八章各宗要略第六节净土宗一、史略弥陀净土,源于晋代慧弘远师,于庐山结白莲社,在阿弥陀佛像前立音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了东魏昙鸟大师才有所成长。驾师依龙树的《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著《往生论流》立难行、易行二道之说。持续法系有唐代道绰、善导。绰原学涅筹,因睹..

佛教是未来解决人类精神问题的必由之路 -智悲佛网

手机阅读|返回上级佛教是未来解决人类精神问题的必由之路自佛教于汉代传入中国以来,高僧大德傲啸天下,名山古寺独步红尘,为华夏文明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纵观佛教,过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未来是解决人类精神问题的必由之路。所以..

汉藏佛教的沟通:先要做好互译工作 -智悲佛网

手机阅读|返回上级汉藏佛教的沟通:先要做好互译工作汉藏佛教的沟通对于当今佛教界、佛学界以及广大的寺院丛林都是非常需要、非常有益的。大乘佛教两大语系的相互交流,可以使整体的大乘佛教得到更好地继承和弘扬,这将有力地促进佛教的发扬光大。在汉藏佛教的沟通方面,已经有人..

印度佛教理论的基本构成 -智悲佛网

手机阅读|返回上级印度佛教理论的基本构成印度佛教理论基本由佛教的哲学本体论、佛教哲学方法论、佛教宇宙观、佛教人生观、佛教宗教观、佛教政治观、佛教伦理观和佛教美学观等几部分构成。一、佛教哲学的本体论:“缘起性空”《中国哲学史》佛教哲学的代表人物僧肇在其“般若”学..

佛教慈善与公益事业 -智悲佛网

手机阅读|返回上级佛教慈善与公益事业佛陀舍身喂虎佛教“慈悲”为怀,所谓“慈悲”,《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中说:“大慈予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慈”是无缘大慈,给世界所有的众生温暖、幸福与快乐;“悲”是同体大悲,拔除一切众生的烦恼与痛苦。慈悲不只是对有缘人..

大乘起信论译文

《大乘起信论》译文马鸣菩萨造梁天竺三藏法师真谛译明憨山德清禅师直解中华习教沙门超然白话沙门来华白话证义《大乘起信论》白话(一)我以生命皈依那穷尽十方的,具有最殊胜意业的正遍知者;其身业殊胜于色法安闲无碍,以最胜语业救世的大悲佛陀!我归依佛陀的法身实相妙体,那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