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脱

第三篇 三法印

第三篇三法印壹三法印的意义教主、教徒、教义,是宗教形成的三个前提。世间上每个宗教都认为自己所宣扬的教义是真理,所谓真理是有前提的,真理的前提是:1.普遍如斯,2.必定如斯,3.本来如斯,4.永恒如斯。譬如人有生必有死,中国人如斯,外国人也一样,这是普遍如斯、必定如斯、..

第三篇 奉行八正道

第三篇奉行八正道壹八正道的定义苦是人生的实相,若何离苦得乐,求得究竟的解脱,是我们学佛的目的所在。佛陀成道之初,为了让众生从烦恼苦楚中解脱出来,特别开示了八条进趣圣人之境的修行方法,称为八正道。正,离开邪非,故名为正;道,能通的意思,以能通晓涅槃的地步,故名为..

第一篇 空

第一篇空壹媒介自古以来,佛门就有「佛门」之称,因为「空」是佛教最重要的教义之一,也是佛法不共其它宗教及世间学说的特质。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证悟成佛,他所证悟的宇宙真理是「缘起」,缘起就是说世间一切存有的事物都是人缘所成,没有其实的自性可言,这种诸法自性..

第一篇 缘起

第一篇缘起壹缘起的意义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世间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为法)都不是凭空而有的,也不能零丁存在,必须在各类人缘前提和合之下,才能现起和存在。一旦组成的人缘散失,事物本身也就不复存在,这就是佛教所谓诸法人缘生,诸法人缘灭的事理。此外,现起和存在的人缘,其..

第二篇 四圣谛

第二篇四圣谛壹佛说四圣谛的启事佛陀成道今后,最初为世人宣说佛法,是在波罗奈斯的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比丘讲说四圣谛,这就是佛教史上有名的初转*轮。而佛陀最初在菩提树下证悟的内容,是宇宙缘起的真理,只是缘起轨则深奥难解,佛陀生怕骤然宣说,将使尚未起信的众生望而却步..

满月清凉

满月清凉映蔽于二乘,小智萤火光;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六十华严经卷四十三离世间品第三十三之八》被小乘的声闻乘和缘觉乘所掩盖的人,虽然已得解脱智,却像萤火虫的光,是属于小智小慧的层次。不若菩萨的聪明,就像清凉皎洁的月亮,游遍于无限广大的虚空。这四句话是用光的..

不爱不忧

不爱不忧欠妥趣所爱,亦莫有不爱;爱之不见忧,不爱见亦忧。《法句经卷下好喜品》这首偈是说,不要拼命追求所爱好的器械,也不要对迎面而来的事物有所厌恶。对凡夫而言,爱好的器械不见了会忧闷,憎恶的器械出现了也会忧闷。这是评论辩论欣喜与厌恶的统一和对立。教我们不要在爱恨..

欲得佛智 先敬佛经 -智悲佛网

手机阅读|返回上级欲得佛智先敬佛经有些人听说禅宗慧能大师一闻《金刚经》便开悟,或听闻太虚大师阅藏开悟,便也想深入经藏。但是面对种种“护经”的规矩,却也使很多人手足无措。例如经书脏了、破了该怎样处理才如法;平常拿经、读经要留心哪些问题;可不可以在经书上画重点,或..

佛教在商业浪潮中反思:商品经济与寺院清净 -智悲佛网

手机阅读|返回上级佛教在商业浪潮中反思:商品经济与寺院清净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商品社会,虽然民众生活因此得到了改善,但一味发展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包括生态环境的破坏、社会道德水准的下降、纯朴民风的丧失等等。而所有这些,无论对于社会还是个体都非常重要..

佛说阿含正行经

佛说阿含正行经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佛告诸比丘言。我为汝说经。上语亦善。中语亦善。下语亦善。语深说度世之道。正心为本听我言。使后世传行之。诸比丘叉手受教。佛言。人身中有五贼。牵人入恶道。何等五贼。一者色。二者痛痒。三者思..

佛说阿难同学经

佛说阿难同学经(出增一阿含经)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舍卫城。有比丘名掘多。是尊者阿难。少小同学。甚爱敬念密切。不曾恚怒。然不乐修梵行。欲得舍戒还为白衣。是时阿难。至世尊所。到已头面礼足。在一面立。时阿难白世尊言。于..

佛说力士移山经

佛说力士移山经西晋天竺三藏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佛游拘夷那竭国力士所生地大丛树间。与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临灭度时。时国臣民皆出来会。佛问阿难。斯国大众何故云集。贤者阿难白世尊曰。有大石山去此不远。方六十丈高百二十丈。妨塞门途行者回碍。五百力士齐心议曰。吾等膂力世..

佛说十一想思念如来经

佛说十一想思念如来经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罗阅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以十一想思念如来。已思念当发慈心于如来所。云何为十一。戒意清净(一也)。威仪具足(二也)。诸根不错(三也)。信意不乱(四也)。常有勇健意(五也)..

佛说三摩竭经

佛说三摩竭经吴天竺沙门竺律炎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五百菩萨俱。帝王国民及诸天龙鬼神无复央数。尔时有难国王名分陂檀。不信佛法但好外道。日于宫中饭诸尼揵万余人。难国王常喜贡高。自谓聪明无双。以铁鍱其腹。常恐聪明从腹横出。王欲为其太子..

频毗娑罗王诣佛赡养经

频毗娑罗王诣佛赡养经西晋沙门释法炬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为人敬仰悉来赡养。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王大子群臣下至国民。悉来赡养具衣被饮食床卧疾瘦医药。尔时世尊名德远闻。如是世尊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

佛说给孤长者女得度人缘经

佛说给孤长者女得度人缘经卷上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声闻众俱。而彼给孤独长者具大福德。妻子奴婢家属炽盛。充裕安闲广积财宝其数无量。与毗沙门天王等无有异。而彼长者与诸家属常共围绕游玩娱乐。忽于..

刁难佛陀的年轻人

佛陀成道初期,他不断地到处教化,有段时间到舍卫城的郊外,建了一座简单的精舍。一些好乐佛法的年轻人纷纷前去听闻教法。当时有些人认为:印度的传统宗教是崇高的婆罗门教,全国百姓都必须虔诚信仰才对;现在又多了一个佛教,以及创教者――佛陀,实在令人难以接受;基于心中不服..

舍利弗的牛脾气

佛陀弟子中,舍利佛是智慧第一的尊者,但他也有顽固的牛脾气,常常遇到不顺的境界,牛脾气就发作了。有一回佛陀与众弟子们行脚到一处精舍,大家迁入新房间,四处都是忙碌的景象。晚上,终于大家安顿完毕,然而佛陀却听到外面有人打喷嚏。出外查看,发现是罗睺罗单独坐在树下歇息。..

修禅与气候

佛教故事:修禅与气候洞山禅师曾问他的门徒:“天气如果太热,你们到哪里去避暑?”弟子回答说:“当然到气候凉爽的地方避暑!”洞山禅师再问:“寒冷的时候,到哪里避寒?”弟子们又回答说:“当然到天气暖和的地方避寒!”洞山禅师非常失望,觉得这许多弟子门徒,一个个都没有出..

轮回皆苦:前世今生轶闻录连载二

求救的蝴蝶我们与师父走在通往侯家山寨的路上。先遇到一位老爷爷面向我们走过去,从我们身旁擦肩而过,却显现出:过去世,师父行脚到某个地方的时候,这个老爷爷本来在挖地,见到一个相貌庄严的出家人走来,就停下来拄着锄头向师父问讯:和尚有礼。就这样问候一声结下善缘,今天师..

轮回可怖当出离,人天福报堕落因:“人彘zhì(猪)

彘zhì,豕也,即猪。人彘是指把人变成猪的一种酷刑。就是把四肢剁掉,挖出眼睛,用铜注入耳朵,使其失聪,用哑药灌进喉咙割去舌头,破坏声带,使其不能言语。然后扔到厕所里。(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烷耳,饮喑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事见《史记·吕太后本纪》)这是吕后独..

听释迦摩尼佛讲如何行孝

佛陀见到了病重的父王,并为他开示了三皈依法,父王因此得度。逝世后,佛陀尽职孝道,亲自抬父王的棺椁,为世人以身作则。【佛学故事1】目犍连尊者在出家以前,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大孝子,对于父母以及所有长辈都十分尊重。每天早晚都要向父母问候,并且经常帮助母亲操持家务。由于..

开悟的冶开老和尚

妙莲老和尚说故事-开悟的冶开老和尚天宁维那十六岁功夫相应付饭债清朝末年,江苏常州天宁寺有位冶开老和尚童真出家。这位老和尚在天宁寺十四岁就站在凳子上敲大鱼,还是个小沙弥呢!十六岁当维那,就好像古时甘罗十二岁就被秦王封为上卿一样。普通来说,起码要到二十三、四岁,甚..

纪晓岚因果故事(8)

纪晓岚因果故事(8)渎职减禄安邑人宋半塘,曾在鄞县作官。宋说,鄞县有位墨客很有文才,但他在仕途上却屡遭困顿,没有考上功名。后来这位墨客得了一场大病,病中迷离恍惚,梦见自己来到了一处官衙门。根据那里的情形,他觉察到这地方似乎就是冥司。这时刻,对面走来一位官服打扮..

与观世音菩萨最有缘

跟观世音菩萨做邻居住在观音殿的旁边,能够跟观世音菩萨成为邻居,是一种可贵的缘份。天天都有很多次经由观世音菩萨面前,有时会进施礼拜瞻仰,用自己忠诚的心跟观世音菩萨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在所有的佛、菩萨中,我最爱好观世音菩萨,与观世音菩萨最有缘。在十几岁时,我便在福建..

《心经》的殊胜加持

一些老修行、老削发人都知道,在碰到一些大的违缘,如地震、海啸等等时,人人都要念《心经》。藏传佛教中也有这样的传统,在出现一些违缘,特别是在每年藏历的12月29日,人人平日都要念《心经回遮仪轨》(在《心经》的基本上,加上一些咒语和仪轨,个中《心经》占了主要的成分),以..

病苦后的更生

提起学佛我真是好忸捏,皈依很多年了,然则从来没有真正信过,更没有真正学过,为了养家糊口想尽各类办法赚钱,赓续在世间造业。直到去年十月份得了一场几乎丧命的病,才使我幡然觉悟悟出人身可贵,生命无常,因果真实不虚的事理!感恩佛菩萨给我第二次生命;感恩诸多善常识对我的鼓..

喝大悲水得天眼通

吴氏。都官(掌理军事刑狱)员外郎吕宏的妻子。吕宏早就明瞭佛教义理,与吴氏同一志向清净修行。吴氏有二位侍女,也拒却荤腥肉食,个中一位喜好修禅,不久之后生病,在说笑中坐化往生,如蝉脱壳般地安闲解脱。另一位侍女,则奉持戒律耐劳修行,有时成天不吃饭,天天只喝吴氏持诵的大..

净土法门法语:无量无边的修行人,只要遇到这个法门,没有一

「圣凡齐收,利钝悉被」,圣人,小圣是阿罗汉、辟支佛,大圣是地上菩萨,利根、钝根全都有分。而且是一个方法,信、愿、持名,等觉菩萨也用这个方法,下下钝根还是用这个方法。方法相同,所以成就也相同,不可思议。为什么?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作阿惟越致菩萨,方法相同,果报..

南禅七日(12)

南怀瑾:南禅七日(12)【视频版】南怀瑾:南禅七日(12)【文字版】三摩是三摩地,就是修定,现在弥勒菩萨很科学地给你分类,告诉你怎么样修定,加上我再来给它注解、弥补,那么以所有寻有伺等三地在上面,这个很重要,就是我们现在打坐起来,不是有个同学,你们今天,我收到好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