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

菩萨的修行方法(五明)

菩萨的修行方法(五明)菩萨乘愿往返世间救世度生,需要掌握世间的各类常识与生活技能。即能自养其色身,不给众生带来累赘,又可以聚积资财,为众生施以各种布施。伺机善佳引导众生,止息诸恶.常积德法.趣向解脱。菩萨乘愿往返世间救世度生,又要不使众生有所累负,需要掌握世间的五..

菩萨的修行方法(四无量心)

菩萨的修行方法(四无量心)一个修行解脱者,在修行的过程中,不只自觉自利,还要发心把自己有限的聪明,用于点化众生.利乐有情上。即使他还没有证入菩萨的圣境,依然处在凡夫的地步,也可以称他为住世的菩萨。(因位菩萨)要想真正地成为一位住世的菩萨,就必须发四弘愿。以注解自..

净土的修行方法一

净土的修行方法一(什么是净土?)什么是净土?什么是净土的修行方法那?净土:净:是清净的身心。土:就是宇宙四大物质风.水.火.地中的地,地是这四大物质中最稳固的。净土,就是身心清净稳固不退。净土的修行方法,就是能使身心清净无染,稳固不退的修行方法。一提净土,人人就会..

四如意足(四神足)

四如意足(四神足)就是在世间修行解脱者,要培养令自己事事如己意的四个方面的精神力量。这四方面的精神力量就是:欲如意足、精进如意足、心如意足、思维如意足。而这四方面的精神力量,需要在精神专注统一,止于一境,不起妄念的禅定中才能获得。这四如意足,可以为修行解脱者带..

佛说解夏经

佛说解夏经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与五百苾刍众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除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善解脱。独一苾刍现居学位。世尊已为授记。见法得法当证满果尔时世尊安居既满。当解夏时。于十..

佛说新岁经

佛说新岁经东晋天竺三藏昙无兰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八万四千人俱。舍利弗目连等。前后围绕。听佛说经。佛处大会。如同须弥众山之王。独峻高显。如月盛满照于群星。威光唯景。如紫金耀于是场地。皆作金色。卓然特异。巍巍无侣。于时世尊。与比丘众俱。..

佛说大生义经

佛说大生义经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俱卢聚落。与苾刍众俱。是时尊者阿难独止一处。于夜分中间生思念。诸缘生法其义甚深难可懂得。惟佛世尊。具正遍知善能宣说。作是念已。至明旦时离于本处来诣佛所。到佛所已头面礼足。伸问讯已退住..

佛说轮王七宝经

佛说轮王七宝经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与大刍苾众俱。是时佛告诸苾刍言。汝等当知。有刹帝利大灌顶王。已受灌顶得轮王位。威德安闲人所尊重出现世间。其王出时有七宝现。何等为七所谓轮宝象宝马宝主藏臣宝主兵臣宝摩尼宝女宝..

佛说萨钵多酥哩踰捺野经

佛说萨钵多酥哩踰捺野经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舍梨国猿猴井楼阁精舍。尔时世尊告苾刍言。汝今倾听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无坚无实是不究竟。是不堪任是弗成乐。汝等当知。勤加精进而求解脱。苾刍时不久住念念迁移。过此已后劫欲末时。..

佛说寂志果经

佛说寂志果经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耆域奈园。与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俱。时王阿阇世。七月十五日。过新岁腊。与群臣百官俱。家属围绕。上寂安观。谓群臣言。诸卿当知。如是我修非时愁悒不改。虽得此岁。愦惨不次。当何方便除其怵愓。有臣白王。当以五乐消失..

佛说大三摩惹经

佛说大三摩惹经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迦毗罗林。与大苾刍众。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得安闲。如是五千五百人俱尔时十方。复有释梵大威德诸天。与诸家属恭敬围绕。身色端严。光明照耀。来迦毗罗林。诣..

佛说信佛功德经

佛说信佛功德经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阿拏迦城庵罗园中。与大众俱。尔时尊者舍利弗。食时着衣持钵。入阿拏迦城。于其城中。次序递次乞已。复还本处。收衣洗足。敷座而食。饭食讫已。往诣佛所。头面礼足。于一面立。合掌向佛。而作是..

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佛在王舍国鸡山中。时有长者子。名尸迦罗越。夙兴严头。沐浴著文衣。东向四拜。南向四拜。西向四拜。北向四拜。向天四拜。向地四拜。佛入国分卫遥见之。往到其家问之。何为六向拜。此应何法。尸迦罗越言。父在时教我六向拜。不知何应。..

佛说大集窍门经卷上

佛说大集窍门经卷上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世尊。游行至彼末利城中。与苾刍众。而共集会。时彼城中。有一净信优婆塞。亦名末利。于其城内。新造一舍。各种严饰。清净宽广。是舍先不曾有。沙门婆罗门等。安止个中。时末利优婆塞。闻佛..

乐于寂静的佛陀

乐于寂静的佛陀佛陀晚年,已经有为数不少的僧众,跟随着佛陀修学。有一次,大约有僧众二千五百人跟随着佛陀,住在摩揭陀国首府王舍城,名医耆婆的庵婆罗园中。一个月圆夜晚,摩揭陀国阿阇世王与宫女眷属、将相群臣们,正在宫中聚会。阿阇世王一时兴起,点名皇后、太子与群臣,要他..

你们要精进!

你们要精进!佛陀和比丘位到达娑罗树林时,已是傍晚时份。佛陀着阿难陀在两棵娑罗树之间稍作清理,让他在那儿躺下。佛陀侧卧着,头顶向北。所有比丘都围在他身边坐着。他们都知道佛陀当夜便要进入涅槃。佛陀向上望去四周的娑罗树,对阿难陀说:“阿难陀,看!现在还未到春天,但娑..

佛普度众生了没有

佛普度众生了没有有一次,佛陀在摩揭陀国那烂陀地方游化,住在那罗村一位卖衣人家的芒果园中。当地有一位村长,因为他家世袭以锻造刀子为生,家族就以“刀师”为姓。这天,这位刀师村长去见他的老师尼干子,尼干子对他说:“你会不会以一种两难的诡辩术,论败沙门瞿昙,让他哑口无..

活着不轻易 烦恼即菩提

不想要的通通都邑偏偏碰上,想要的会因为无常而离我们远去。快乐多是短暂的,苦楚是比较长久的,但苦楚今后又不代表它永远保持下去,苦楚今后又会快乐,快乐今后又会苦楚,有时刻是在不快乐也不苦楚的过程傍边,一个无记的状态。所以,这些反反复复变更无常,让我们深刻地感触感染..

人生五味

阎罗王要一小我到世间来投胎,只给他三十岁的寿命。这小我嫌三十年太少,就跟牛要了十五年,于是可以活到四十五岁;可是他照样不知足,又向狗要了十五年,一会儿增加到六十岁了,他仍然认为不敷,又再跟猴子要了十五年,总共是七十五岁。在这人生七十五年的岁月里,三十岁之前是人..

让自己成为“楠木”的品种

成才和成功是自自然然的,是命!不是拼!你见过哪一棵参天大树是喊着口号我一定要长高!,天天拼命拼出来的呢?因为,假如它是楠木就不用拼,假如是灌木,拼也没用。一切都是天命,都是自然!你看,楠木多安闲!风来的时刻它飘一飘,雨来了它洗洗澡,太阳出来它笑一笑。只天天不忘..

禅宗概要

禅宗,是释迦牟尼佛教的心法,与中国文化精神结合,形成中国佛教,融化古印度佛教哲学最精华精辟的宗派。在佛学中,禅定是大小乘共通行持修证的方法,禅定的原名为禅那,又有中文的翻译为静虑,后来取用禅的梵文原音,加上一个译意的定字,便成为中国佛学惯用的禅定。禅宗,虽然不..

略论禅宗的证悟之道

中国佛教的特质在于禅。自从达摩东来传法,后来一花开五叶,禅宗逐渐成为中国佛教的一大主流,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禅宗一贯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口号,禅宗的实践意在使禅者截断当下思虑之心,使心不向外奔驰,而能反躬内省,默证此当下一念,等于素心。而这种默证,恰是..

禅宗研究史的力作

由吴立民师长教师主持完成的国家八五计划社会科学项目《禅宗宗派源流》,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拜读此书之后,我认为这是一部研究禅宗史较有份量的著作,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指导思惟准确。此书作者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

中国佛教心性论研究的宝贵探索

心性论是中国哲学最重要的哲学问题,中国古代儒、道、佛三家都有丰富的心性思惟,而又以佛教心性思惟最先成熟,儒家、道教恰是在佛教心性论的影响之下,完善了自己的心性论思惟。然而,近年来的儒学研究无论在传统心性思惟的整理方面,照样在创造性转化方面,都走在了佛教研究的前..

修禅定的入门基本

壹.五停心观的定义五停心观指不净观、慈消极、缘起观、念佛观、数息观等五种停止、息灭心中烦恼魔障所修的观想方法,又称为五观、五念、五停心、五度观门、五度门。大乘佛法以成佛为目标,是以以念佛观代替界分别观,五种观法合起来又称为五门禅。就声闻法而言,五停心观是进入圣..

佛教中禅宗之禅学与学禅

(一)禅是一种学问吗?1.有师有徒皆属学问范畴宗教是人类合营的文化,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是全人类所共有的,既然是全人类所共有,你我都有份,而学,一定要有人教。任何一种学问,有人教,有人学,有人传,有人受,这就是学问。所以禅也是一种学问。2.禅是特殊的宗教也是..

什么是八正道?八正道是什么意思?

八正道八正道:是修行解脱者的,身口意行为的,八条生活准则。这八条生活准则,可以使修行解脱者止息苦楚、消除烦恼、增长解脱聪明。这八条准则就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见就是,要知道苦集灭道四圣谛的真实事理。要知道苦的存在、苦的意义,要..

七觉支(七菩提分)

七觉支(七菩提分)就是修行解脱者,要培养心灵七个方面的觉醒。才能增长自己的解脱慧命,使烦恼逐渐消除。才能获得永恒愉悦的圣果,生活在无所执着的自然潇洒之中。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念觉支、定觉支、行舍觉支择法觉支就是作为一个真正的解脱修行者,必须要..

善用五力

善用五力五力就是由建立五根而生起的五种力量。信力、念力、精进力、定力和慧力信力:就是由信根的建立而起的一种力量。信根的建立,可以使修行者起弗成思议的威力,可以激发心识无穷的力量。这种力量的壮大,可以使修行者超越一切时空的束缚,可以使修行者处处都能自立安闲。这种..

什么是四念住?四念住的意思

四念住四念住就是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身体、感触感染、心意和外在诸法,要时刻留意观察,念念分明,以消除对四者的倒置执着,以达聪明究竟解脱。一.心念若何住于身体二.心念若何住于感触感染三.心念若何住于心意四.心念若何住于世间诸法一.心念若何住于身体一个修行解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