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

随时代为劝导─── 如岑法师复函

炳南大居士净鉴:惠书接悉。承代劝导感甚。皈证後之期,系就一般而定,贵处于观音成道节举行,弥觉至当。所称于朱王翁四人之品学兼优,将来可以弘扬佛法如此,斯固岑之厚望也。旁边为众讲经,均仿黉舍方法,是则既谦抑,又善巧,且离过远讥,协符佛制,故听众皆服旁边之德,而乐于..

决无为魔应用─── 雪公呈如岑法师函

如公大师猊座:第一函逾五日奉到,均焚香顶礼,而後发缄。遂通知各皈依学生,先期自施礼佛。即择农历六月十九日,举行典礼。缘是日恭逢观世音菩萨成道吉辰,又为礼拜例假。此与证後指定斋日少事通融,非敢擅变成规。所以日到社人多,藉可随喜听讲也。除先称述座下门风,及发给证书..

明代佛教禅、讲、教之界划(节选)

佛寺院有不合种类,各宗派有不合门庭,即使以功能特点归类,也非明朝始有。如元代即说佛宗有三,曰禅、曰教、曰律。禅尚虚寂,律严戒行,而教则通经释典。1《元史》称:世界寺院之领于内外宣政院,曰禅、曰教、曰律。则固各守其业。2但到明朝,明太祖有关禅、讲、教的分别,功能化..

禅门清规的形成成长与禅宗的历史命脉

一、古清规产生的现实土壤古清规产生于中唐。正如一切事物的发生都具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一样,怀海古清规的出现交织着当时社会政治、经济、三教关系以及禅宗自身的各类复杂关系,它是中唐时代社会成长、宗教政策和禅宗自身逻辑成长的综合产物。隋唐诸皇帝除极个别外,对佛教..

佛教有哪些佛事

佛教有哪些佛事在寺院中所举行的佛事,要以水陆法会为最盛大,以焰口施食为最经常,其次,斋天和放生也是常常举行的。水陆法会全名是“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水陆法会的创始,相传是粱武帝因梦中得到神僧的启示,醒后受宝志禅师的指教,亲自披阅藏经三年之久,方撰成此仪文..

吃素就能增无边福德

节选自《大方广华严十恶品经》: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唯愿如来为我解说,不饮酒、不食肉者,得几所福?佛告迦叶:假使有人,象马牛羊、琉璃珍宝璎珞、国城妻子,持用布施,犹亦不如有人能断酒肉,百千万分不如其一。复置是事,假使有人百千两金遍满三千大千世界,持用布施,犹亦..

藏传佛教中的八大菩萨

/*Generator:eWebEditor*/p.MsoNormal,li.MsoNormal,div.MsoNormal{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font-family:"TimesNewRoman";}div.Section1{page:Section1;}藏传佛教中的八大菩萨这一组庄严的藏传佛教金..

还是佛陀伟大啊!原来太阳是方形的!

佛说:太阳,四方如宅。遥看似圆长沙惊现方形太阳佛说佛说太阳和月亮都是方形的太陽星球(日宮)日宫实际为方型,远看则成圆形。此处的日宫,即是我们常说的太阳。【日宫情况】复次诸比丘。其彼光明日大宫殿。纵广五十一踰阇那。上下四方。周匝正等。七重墙壁。七重栏楯。七重多罗..

劝人合作布施比单独布施功德大!

劝人合作布施比单独布施功德大!《优婆塞戒经》摘录:1.善男子。一切布施有三根本。施于贫穷以怜愍故。施于怨家不求报故。施福德人心喜敬故。2.善男子。若人多财无量岁中供养三宝。虽得无量福德果报。不如劝人共和合作。3.若人轻于少物恶物羞不肯施。是人增长来世贫苦。4.若人共施..

世尊对邪淫全方位的开示

世尊对邪淫全方位的开示怎样对治邪淫?慈悲的佛菩萨们不会丢下任何一个与佛有缘的众生,佛菩萨们有最了不起的法门,可以断除淫欲,保护我们末法众生。具体来说分以下几种:一、持戒《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云何助因?阿难,如是世界十二类生,不能自全,依..

“二时临斋仪”的内涵

“二时临斋仪”的内涵我们佛教信徒都知道,出家人在早、中饭前都要唱念“二时临斋仪”(即供养偈和供养咒),然后才可用斋。但我们很多人都只知道这一基本仪式,却对念诵供养偈的含义并不明了。为了方便大众对“二时临斋仪”的理解,下面就其内涵作简要介绍。“二时临斋仪”在佛门..

农历四月初四(4月24日),恭迎文殊菩萨圣诞日

农历四月初四(4月24日),恭迎文殊菩萨圣诞日文殊礼赞南无清凉山金色界,大智文殊师利菩萨。东台望海峰望海寺,聪明文殊师利菩萨。南台锦绣峰普济寺,智慧文殊师利菩萨。中台翠岩峰演教寺,孺童文殊师利菩萨。西台挂月峰法雷寺,狮吼文殊师利菩萨。北台叶斗峰灵应寺,无垢文殊师..

佛经中对“占卜择日”如何看待?

《渐备一切智德经》节录西晋月支三藏竺法护译又弃邪见。奉于正见。不堕外学。舍于贪事虚伪之术。吉良之日。不择时节。不思国位。若睹帝主。不以为贵。不怀谀谄。表里相应心性仁和。奉佛法众不失三宝。愍哀三界皆欲度脱。《佛说阿难分别经》节录乞伏秦沙门释法坚译为佛弟子。不得卜..

听佛十句话,胜读十年书

1.人只一念贪私,便削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应以不贪为宝,一生平安。2.贪多业也多,取少业亦少。万般苦恼事,除贪一时了。3.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积财不如积德。4.富贵神仙佛国,皆从戒杀修来。吾人何必更疑猜,苦借无边业债。若人早把杀心..

进寺庙常识知多少 -智悲佛网

手机阅读|返回上级进寺庙常识知多少一般大殿有三个门,从左边的门进,右边的门出,不要走中门,进殿男左脚女右脚进,脚不要碰到门坎,更不能踩到上面,切记!为什么拜佛?佛是佛陀的简称,意为觉悟的人,大慈大悲的人,大福德、大智慧的人,拜佛就是以佛为导师,学佛的为人处世,..

寺观和红尘的距离不能逾越 -智悲佛网

手机阅读|返回上级寺观和红尘的距离不能逾越10月22日,国家宗教事务局公布了《关于处理涉及佛教寺庙、道教宫观管理有关问题的意见》(下称《意见》),文中称“严禁党政部门参与或纵容、支持企业和个人投资经营或承包经营寺观,不得以任何方式将寺观搞‘股份制’、‘中外合资’、‘..

信仰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及其悄然发生的变化 -智悲佛网

手机阅读|返回上级信仰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及其悄然发生的变化在西藏,民众的宗教信仰呈现出一种明显的不同特征,它既是精神的,又与实际生活密不可分。西藏的佛教信众会在各自的生活中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还有金钱进行宗教活动,比如转山、转湖,进寺庙朝觐,参加法会,磕长头,..

台湾佛教界教给了我们什么 -智悲佛网

手机阅读|返回上级台湾佛教界教给了我们什么台湾佛教深入台湾社会,是司法之外维持社会治安的一股约束力量,也与当局公权力形成有力互补机制。到过台湾的人,多有一个印象,那就是佛堂寺庙随处可见,民众生活中的宗教色彩非常浓厚。可以说,宗教在台湾社会起着教化人心、安定秩序..

中国佛教在城市化进程中该如何自处 -智悲佛网

手机阅读|返回上级中国佛教在城市化进程中该如何自处一、城市化进程中,中国佛教的几种明显改变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起伏跌宕,绵延不尽,发生过多次变化,但无论兴衰进退,都与中国的社会现实紧密相联。时间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改变,佛教也在与时俱进,尤其是在当..

古代比丘尼的风范 -智悲佛网

手机阅读|返回上级古代比丘尼的风范《比丘尼传》的作者是南朝梁代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庄严寺释宝唱。此书是现今留存的最早的一部记载中国古代比丘尼事迹的佛教典籍。记载有关中国古代比丘尼事迹的书籍,今天能够看到的只有两本书——宝唱的《比丘尼传》和民国释震华的《续比丘尼..

印度佛教理论的基本构成 -智悲佛网

手机阅读|返回上级印度佛教理论的基本构成印度佛教理论基本由佛教的哲学本体论、佛教哲学方法论、佛教宇宙观、佛教人生观、佛教宗教观、佛教政治观、佛教伦理观和佛教美学观等几部分构成。一、佛教哲学的本体论:“缘起性空”《中国哲学史》佛教哲学的代表人物僧肇在其“般若”学..

佛教慈善与公益事业 -智悲佛网

手机阅读|返回上级佛教慈善与公益事业佛陀舍身喂虎佛教“慈悲”为怀,所谓“慈悲”,《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中说:“大慈予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慈”是无缘大慈,给世界所有的众生温暖、幸福与快乐;“悲”是同体大悲,拔除一切众生的烦恼与痛苦。慈悲不只是对有缘人..

大乘起信论译文

《大乘起信论》译文马鸣菩萨造梁天竺三藏法师真谛译明憨山德清禅师直解中华习教沙门超然白话沙门来华白话证义《大乘起信论》白话(一)我以生命皈依那穷尽十方的,具有最殊胜意业的正遍知者;其身业殊胜于色法安闲无碍,以最胜语业救世的大悲佛陀!我归依佛陀的法身实相妙体,那无..

【财神】佛教里有财神吗?黄财神的修炼方法

财神(佛教解释)财神,是指治理钱财的神明。原始的佛教是没有财神的,在传入华夏后,与华夏文化融合之后才出现的。在佛教中,虽然没有专门称呼财神的说法的。然则佛和大菩萨都具有施予众生安泰的悲愿,所以,求药师佛、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等,只要忠诚和如法,都是能满愿的。当..

日常生活中应该若何修行?

一、若何处理衣食住行衣服,为蔽体御寒之用,但求整洁、清洁、简单、朴素,不必奢求华丽,但也不能有意穿著垢腻破烂之衣,而表示修行。因衣服不整洁,或太华丽,将为世人所讥;若穿著太垢腻破烂,亦将为人所耻。佛陀曾教学生于穿衣时,当念偈云:著下裙时,当愿众生,服诸善根,具..

大乘起信论原文(马鸣菩萨造 梁真谛三藏译)

本文是大乘起信论原文阅读译文请点击:大乘起信论译文马鸣菩萨造梁真谛三藏译归命尽十方,最胜业遍知,色无碍安闲,救世大悲者。及彼身体相,法性真如海,无量功德藏,如实修行等。为欲令众生,除疑舍邪执,起大乘正信,佛种赓续故。论曰:有法能起摩诃衍信根,是故应说。说有五分..

佛说治意经

佛说治意经失译人名今附西晋录佛言。安般守意具行如法已。欲次序递次学。如如佛说为在世界得明如阴解。月出立身立意立坐卧亦尔。已比丘立意。如是前后会有所益。已前后有所益。使不复见怪意。已止意亦守六衰。常守莫中止。便知无为身。若一切有意常守身止不愿。亦不愿有。亦不疑有..

佛说泥犁经

佛说泥犁经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言。凡有人有三事。愚痴不足人所平相何等为三事。痴人所念恶所言恶所行恶。当代即得其殃用身苦用念苦用忧苦。何等为忧苦。痴人与智者相随。智者道说痴人行恶死当入泥犁。痴人心念智者所言。今我行..

优陂夷堕舍迦经

优陂夷堕舍迦经失译人名今附宋录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止城东出。有女人子字芜耶楼。人呼为芜耶楼母。佛在芜耶楼母家殿上坐。有一女人奉持教戒。字堕舍迦以月十五日朝起洗澡。有七子妇皆使洗澡着好衣。日未中因饭。饭已澡手。将七子妇至佛所前为佛作礼。佛言就座。皆却就座。佛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