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Buddhism
藏传佛教Buddhism

什么是擦擦?造像的功德

2021-03-19 藏传佛教Buddhism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藏西擦擦晚期) 佛祖及二菩萨像擦擦

擦擦,一词据说是源于古印度中北部的方言,是藏语对梵语的音译,意思是“复制”,是指一种用凹型模具捺入软泥等材质、压制成型脱模而出的模制小型佛像、塔。

佛经云:“天下人民中能够造佛形象的,其未来世中无论他生到哪里,他的眼目净洁面貌端正,身体手足常好柔濡。生于天上亦复净洁,远远胜过其他天人。所投生的地方环境都是最美好的,没有任何不如意之处。此身寿尽就会往生到色界梵天之中,在那梵天之中形貌端正绝好无比,寿命长达一劫,智慧超群,无人能比,常常为其他天人所珍重。从那梵天寿尽之后,不会堕入三恶道之中,降生到孝顺有道的大户人家,为父母之所珍爱。

造佛像的人后世常生势尊贵家,他的势力天下无双,无论他在哪里投生,始终不会投生到贫穷的家庭。他的身体身形殊妙,紫磨金色端正无比,常为众人所共敬爱。无论他在哪里出生,都会是豪富人家,或者是帝王公侯贤善之家,财产珍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父母疼爱,兄弟尊重,宗族敬仰。或者是转轮圣王,天地之间,任意纵横,在所施为,无所不至。为天下百官拥戴,人民敬仰。或者是作佛形像其福如是。”

“作佛像的人,无论他生到哪里,他都会尊重佛经,都会用好香好花灯火各种珍宝供奉佛塔,经过无数大劫之后就会成就佛位。凡是用好香好花灯火各种珍宝以及心爱之物去供奉佛的都不是凡人,他们的前世都是造过佛像的行菩萨道的人。造作佛像所获得的福报那时无穷无尽的,好比是四大天下中所有的江湖河海的水还可以用升斗来衡量的话,那造佛像的福德比那些水还多出十倍,未来世中都一直会护持佛门。建造佛像的人不会有什么忧患,也不会堕入地狱、畜生、饿鬼中去。有众生见到佛像生恭敬心,顶礼合掌自归佛、或者是佛塔、或者是佛舍利的人,此生尽后在长达百劫之中都不会堕入地狱、畜生、饿鬼中去,直接生到天上。在天上命终,又生到世间豪富之家,如此往返不可称数,直到成佛涅槃。”

“作佛形像其福无量。无穷尽时不可称数。如是四天下江河海水尚可升量。作佛形像其福甚多。多四天下江河海水过出十倍。后世所生常护佛道。作佛形像譬如天雨人有好舍无所忧畏。作佛形像。死后不复入于诸恶道中。其有众生见佛形像生恭敬心。叉手自归佛塔舍利者。死后百劫不复入于地狱畜生饿鬼道中。死即生天。天上寿终。复生世间势富之家。如是受福不可称数。会当得佛涅槃之道。”

造十八尊佛像功德利益:

药师佛七尊——得身体健康、所求圆满。

绿度母、黄财神、财宝天王——得财富自在。

地藏王菩萨——消除罪业、度地狱一切众生。

依怙三尊——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文殊菩萨:开智慧。

千佛塔——造一尊千佛塔,相当于造一千尊佛。

(藏西擦擦中期)文殊菩萨像擦擦

擦擦发展史及种类

藏地发现的早期风格的擦擦图案以神降塔、吉祥塔和菩提塔居多,且大都印有般若经咒。 

大约在13世纪以后,随着藏传佛教在内地的传播,藏式擦擦又传入杭州、北京等地。 

藏传佛教僧俗制作擦擦的目的在于积攒善业功德,并将其视作消灾祈福的圣物。擦擦多用于佛像及佛塔的装藏。有些则直接置于寺庙,修习的岩窟或“擦康”,“门塘”内,还有的堆放在山顶和路口的嘛尼堆处,与风马旗、玛尼石刻和经幡在一起,受到信众的顶礼膜拜。除以上的供奉方式外,还流行将擦擦安放于随身佩带的嘎乌之内,以便随时随地地观想礼赞。此外,西藏地方政府四品以上的官员,还把盛有擦擦的嘎乌戴在发譬中,以作为官位等级的标志。

如今,凡是用凹型模具磕制的泥质小佛像、塔,不论浮雕或圆雕,只要属于藏传佛教系列,均以擦擦称谓一概而论,似已约定俗成。

擦擦的历史

一期,公元七至九世纪为擦擦的发祥期,即藏族史上的吐蕃时期,亦即藏传佛教前弘期。

二期,十世纪後半期(依仲敦巴之说,后弘期当始于公元978年)至十三世纪,即藏传佛教後弘期早期。可视其为擦擦发展史中的过渡期,此期间的擦擦多以兼收并蓄外来佛造像风格为其特征。此期擦擦所表现的内容多强调佛、菩萨的神态、动作和“三依处”,在擦擦的外在形式上多以简单的方、圆等几何形和直绕见长。就工艺而论,一般均较简单、粗糙、少精整。

三期,十四至十七世纪上叶,是擦擦的成熟期。由于长期对印度、尼泊尔等艺术风格的吸收,工艺技巧的提高,此阶段前期的擦擦已臻于成熟。成熟的藏地擦擦又向国内各地广为传播,并逐渐出现了川藏、青藏、甘藏、蒙、滇等略有差异、初步形成地域风格的擦擦。

四期,十七世纪中叶以後,即藏传佛教艺术发展的後期,又是擦擦艺术发展的一个高点,如大威德金刚炼泥擦擦等许多精工细作的艺术珍品都出现在这一时期。

擦擦虽然流传一千多年,但真正保存下来的不多,这类擦擦只有在‘陶乡’才有可能出现。例如:山南的扎囊、贡噶一带;拉萨的林周、墨竹贡噶一带以及日喀则的江孜卡尔堆一带。以上地方是卫藏地区较出众的陶器之乡。

(藏西擦擦晚期)宗喀巴大师及二弟子像擦擦

擦擦的种类:

泥擦:一般用最普通的泥巴,好一点的则用阿嘎土、炼泥、香泥(掺有香灰)、纸泥(掺有纸浆)等等制成,通称“泥擦”。

骨擦:将圆寂活佛、高僧骨灰混合泥土制成,因其成份掺入骨灰而得名,比重小于泥擦。此种“骨擦”也较泥擦为少,传世者相对更少,多数出土自塔腹。艺术、收藏价值较一般泥擦高,有一定文物价值。

布擦:将脱水处出的大师体液混合泥土制成的擦擦称为“布擦”。藏语“布”意为法体。据藏地传说,身带布擦,无论人处何方可医百病,可避邪恶,可得平安,甚至刀枪不入。因此藏人认为布擦最宜作护身符,挂在身上,可得佛法护佑,以避邪恶。东嘎·洛桑赤列大活佛还认为,正挂大师布擦于前胸,不离方寸,意与大师心心相印。

药擦:传世品中尚有数量极微的“药擦”。是以多种名贵藏药为原料,依藏医药工艺流程、宗教仪轨,精炼压制成型并可服用医病的擦擦,因其原料为藏药(或有藏药成份)而取名“药擦”。

名擦:类似“名画”、“名作”,因出自名人、名家之手而得名,故将班禅等大活佛、知名人士亲手制作的擦擦分类为“名擦”。

在藏民心目中,祖辈已习惯于将打制的擦擦当作圆满自家夙愿的圣物,供奉于一切具有灵气的圣山神湖和生活着的空间…… 在川西北藏区若尔盖县班佑乡多玛村边,有一座高5米、周圈80米、保存完好的大擦堆,其上限可追溯到九世纪赤热巴巾时代,堆放着无数的泥擦,是千年历史的见证。

1986年10月10日十世班禅大师亲临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在书松贡卡转经台的纪念碑上记录了这一光辉的日程。照片中几个白色擦康中供奉着云南藏区的擦擦,照片中的圆形路径便是无数虔诚的善信年复一年、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巡礼足迹。 
 
藏民深信“业报自招无代者”和“业力不可思议”的道理,而业缘又取决于绘塑和供养身语意圣物,因此在世间多打擦擦的信念在藏民心目中非常牢固,而量的概念又是首要的。一位叫旦木洛的老藏民从一九八零年起至一九九六年,一共打制了一百万尊绿度母擦擦,是村里生活着的善信中打擦擦最多的人。一位中年藏族男子桑吉加指着身后的丰收粮食告诉我们:“今年我打了20万尊新擦擦,牛皮袋子里的青稞又都堆上了屋顶”。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愿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

=== 随喜分享朋友圈法布施功德无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