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佛教经典禅修
南传佛教经典禅修

《布经》讲解四

2020-08-23 南传佛教经典禅修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知道觊觎、非分的贪是染污心的随烦恼后,他断除觊觎、非分的贪。…知道放逸是染污心的随烦恼后,他断除放逸。”

烦恼是怎么被断除的呢? 简单说,禅修者先努力去除五盖获得心清净(达到至少近行定的定力),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观五蕴的苦、无常、无我,依十六观智的次第证得名色分别智...行舍智等观智,最终证得道智和果智。 道智从低到高一共四种: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圣道。证得这些道智后就能成为相应果位的圣者:证得第一圣道后就成为初果圣者;证得第二圣道后成为二果圣者;证得第三圣道后成为三果圣者;证得第四圣道后就成为四果(阿罗汉)圣者。证得道智后,就有相应的烦恼被断除或减弱。 根据经藏:

第一圣道断除:邪见、戒禁取、疑。

第二圣道减弱贪嗔痴烦恼。

第三圣道断除:欲贪、嗔恚。

第四圣道断除:色贪、无色贪、我慢、掉举、无明。

根据传统的注解,随烦恼的断除是这样的:

第一圣道断除:轻蔑、自大、妒忌、吝啬、欺瞒、伪善。

第三圣道断除:恶意、愤怒、怨恨、放逸。

第四圣道断除:觊觎、顽固、逞强、傲慢、极傲慢、自负。

两相对照,可以推测:轻蔑、自大、妒忌、吝啬、欺瞒、伪善是基于邪见的烦恼(当邪见被断除时随之被根除)。邪见主要就是指萨迦耶见(又被翻译为身见、身份见、整体见)。是执着概念,特别是执着身份的邪见。比如上次我们讲过关于轻蔑含义的例子:某人在他人的帮助下成功了,然而他贬低、否认他人的恩德。这就是很在意一个成就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很在意身份的差别)。妒忌这个随烦恼也是如此,很在意成就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自大也可以表达为自命不凡(对于一个伟大人物的身份很执着),这也是邪见的表现。一个有邪见的人就会错误的认为:果报是身份带来的(这就是没有业果正见)。因此他看不到布施的利益-所以会吝啬。没业果正见的人也会以为做坏事没被发现就没事,这样就会有欺瞒、伪善这些随烦恼。所以一个人有没有邪见,可以从有没有这些随烦恼看出来:一个人虽然口口声声说自己没有邪见,但如果有这些随烦恼,我们就可以知道他实际还是有邪见的。

注解把‘觊觎’列为第四圣道断除的烦恼,理由是这里的‘觊觎’代表所有的贪烦恼。对此作者有不同看法:说觊觎包括色贪和无色贪比较牵强。色贪和无色贪的‘贪’的巴利词是 rāga。而觊觎的巴利词是 abhijjhā。而且经文还用了另一个巴利词visamalobha来注明。visama是不正当的意思,lobha是贪。合起来 visamalobha就是不正当的贪,也就是非分的贪-妄图占有属于他人之物。这种严重的贪烦恼只可能是欲贪(色界、无色界有情贪的是禅那的快乐,而他人的禅那很难成为觊觎的对象)。所以觊觎应该属于被第三圣道断的欲贪结,放在被第三圣道断除的烦恼里比较合理。

注解把“放逸”放在第三圣道断除的烦恼里,言下之意就是三果圣者不会放逸。但这让人怀疑:三果圣者还有色贪和无色贪,对禅那还有执着。也就是很可能存在色贪和无色贪现起时没有马上对治的情况。所以“放逸”只有在成为阿罗汉圣者后才完全没有可能出现,放在被第四圣道断除的烦恼里比较合理。以上两点和传统注解不同的看法不作为定论,只是希望能激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和求证。(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