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佛教经典禅修
南传佛教经典禅修

怎么结合出入息念修四念处?

2020-04-01 南传佛教经典禅修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要知道怎么修四念处就要先弄清楚四念处的含义。佛陀在长部第二十二经《大念处经》是这么说明的:

“这里,比丘们,比丘住于身随观身,精勤、具足正知、正念,远离世间的贪忧;住于受随观受,精勤、具足正知、正念,远离世间的贪忧;住于心随观心,精勤、具足正知、正念,远离世间的贪忧;住于法随观法,精勤、具足正知、正念,远离世间的贪忧。”

首先要解释“于身随观身”,这个辞语是巴利文kāye kāyānupassī的直译。是什么意思呢?佛陀在中部第一百一十八经《出入息念经》在以出入息念圆满四念处那一段经文给出了说明:

“比丘们,怎样修习、多作出入息念使四念处圆满?比丘们,当比丘如此修习:出息长时,他清楚了知‘我出息长’;入息长时,他清楚了知‘我入息长。’出息短时,他清楚了知‘我出息短’;入息短时,他清楚了知‘我入息短’。比丘们,我这样说,出息和入息就是身中之身。比丘们,所以说,那时他念住于身随观身,精勤,正知、正念,远离世间的贪忧。

这段经文里“身中之身”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从众多的身体现象中选取一个作为随观的对象。那什么又是“随观”呢?也就是后面说的“精勤、具足正知、正念,远离世间的贪忧”的观察。所以“身念处”就是选取一个特定的身体现象(比如出入息)作为禅修观察的对象,而且观察时要精进不懈,具足正念,远离烦恼。同样的,“于受随观受”,“于心随观心”,“于法随观法”也就是选取特定的“受”、“心”、“法”作为观察的对象。而且观察时要精进不懈,具足正念,远离烦恼。

需要说明的是四念处并不只是修内观时修。无论是从《大念处经》的经文,还是《出入息念》的经文,我们看不出四念处仅仅适用于内观(观禅),而是很明显地能看出止禅的痕迹。比如本文引用的《出入息念经》的这段经文说的就是出入息念止禅的修法。而且也表明四念处可以用出入息念这个业处修。这里就以出入息念止禅阶段的修法为例说明业处修法和四念处的关系:我们修出入息念需要持续觉知呼吸的状态,这实际就是身念处的内容。受念处呢?佛陀在《出入息念经》关于修受念处的经文里说了一句: 我这样说,对出入息善加作意就是受中之受。”这里的“善加作意”和受念处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如果对出入息善加作意(正确的作意),乐受会生起和提升。因为初、二、三禅的禅支包含乐受。所以在得到第四禅之前,出入息念修对了(作意正确),都会有明显的乐受生起。也就是说:在禅修的前期,乐受有没有生起和提升可以作为判断我们修出入息念是否有进展的一个指标。相反,如果乐受不明显,或者甚至生起了苦受,就要反省自己的修法是否有问题了。这也就是受念处的核心: 观察感受的状态,并分析其与善法相应还是和不善法相应。所以,修出入息念不能只知道专注呼吸,还要通过受念处判断这个“专注呼吸”有没有修对。如果修出入息念修对了,能感受到呼吸带来的愉悦感越来越明显,专注呼吸也越来越容易。

如何用出入息念修心念处呢?根据《大念处经》心念处的章节,修心念处是要清楚知道当下心念的性质(善或不善、解脱或不解脱)和层次(欲界、色界、无色界)。所以修出入息念时应该对当下的心念清楚觉知。开始尤其对不善心的生起要注意。我们通常说的杂念其实就是不善心。所以修出入息念要时刻注意察觉杂念,确认心是否真的专注在呼吸上,发现心没有专注在呼吸上,就要把心拉回来。而这就是修心念处的内容:当我们发现心没有专注于呼吸时,就知道杂念(不善心)生起了,把心拉回来就是让专注呼吸的善心重新生起,替换掉不善心(杂念)。当修出入息念得到禅那(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时,心的层次就从欲界提升到了色界。禅修者能通过检查禅支判断自己证得了什么禅那,这也是心念处的内容。

如何修法念处呢?《大念处经》里的法念处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但具体结合出入息念止禅阶段的修法来说,重点是两个:去除五盖和培育七觉支。因为要得到初禅,就必须去除五盖。在修出入息念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五盖很重,昏沉和杂念太强时,就要对五盖进行有针对性的对治。而得到初禅之后,还想得到更高的禅那就需要舍掉粗的禅支,培育细的禅支。要做到这一点主要靠七觉支。所以修出入息念也需要培育七觉支。或者说圆满的出入息念修法应当包含七觉支的培育。

综上所述,圆满的出入息念修法应当包含四念处的内容。有无涵盖四念处是判断出入息念修法是否圆满的一个依据。另外呢,如果能正确地理解出入息念的修法,明白出入息念在止禅阶段的修法实质是 利用出入息培育正念,去除五盖,培育禅支,证得禅那。然后以此为原则去修出入息念,自然就在修四念处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