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不捨彌陀佛名
念念不捨彌陀佛名

闻其名号丨唯依念佛得度

2021-03-23 念念不捨彌陀佛名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聞其名號丨唯依念佛得度

淨宗法師 佛子如林 

總之,五濁惡世眾生,身心內外全是濁染,起心動念無非是惡,想要在此濁惡世中,靠自力修行達到淨善圓滿,出離生死,實不可能。只有稱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仗阿彌陀佛大願業力,往生極樂,則速得清淨,圓滿萬德。

五濁惡世唯依念佛得度,這也是對善導大師解釋的一個說明。

(1)劫濁

“人壽遞減之時,種種惡法增盛”,現在是眾生壽命遞減的時代,總稱為劫濁。劫濁當中,“讓眾生自己漸漸修行,斷盡惡業,以求出離生死”,在劫濁這個大背景、大環境下,要眾生自己漸漸修行,斷盡惡業,業盡情空,這樣出離生死,那是太難了。

劫濁的濁浪就像萬里長江一樣,眾生修行的力量就像一根草一樣,你在長江岸邊摘一根草,投下去想把長江水擋住,這怎麼可能啊?長江水浩浩蕩盪往前推進。劫濁是世界大潮流,浩浩蕩盪,不可阻擋。現在的娑婆世界是什麼世界?五濁惡世;什麼潮流?浩浩蕩盪都把你推到三惡道裡去了。就靠你那一點修行功夫,根本無法出離生死,那就像一根草一樣,進了長江馬上就被沖走了。那靠什麼呢?

“必須仰靠佛力橫超三界”,“橫超”,不要順流。順流,你一定被帶到三惡道去。橫超,自己這根草沒有力量,就靠佛的力量。仰靠佛力、橫超三界的法門,只有“一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除了這個法門,沒有第二個。

(2)見濁

什麼是見濁呢?“邪見深牢,我執堅固”,這些話不是專門的名詞解釋,只是舉個例子,大略地把它的相狀說一說。

“自身充滿眾惡”,見就是邪見,邪見是很多的,但主要就是我見,執著有我,這個邪見非常深。“自身充滿眾惡,還認為自己一切都好”,這就是見取見。

“他人明明無錯,總是看到人家的不是”,就是這樣的心,“他做得不對”,很自我,認為自己正確。這很正常,凡夫都這樣,這就是見濁。這種見解是濁染的,內心不明。

見濁當中,眾生都是一片無明。這樣的眾生,讓他自己開智慧眼,明照修行正路,自己開悟悟到佛性,然後再悟後起修,這就像讓一個盲人辨別黃、綠、藍,把顏色板拿來給他看,他怎麼能辨出來呢?這是非常難的。

那必须用什么样的方法呢?必须有一种不需要辨别的,“必须有诸见无法得逞、佛智自然流行的方法,才能出离生死”,什么叫“诸见无法得逞”?就是不需要种种的见解,因为一旦要辨别,马上就有种种邪见趁虚而入。不需要,种种的见解都用不着,让你使不上劲、插不上脚,没法切入进来,这样就堵住了你的邪见。为什么?因为众生不认为是邪见,认为是正见,它才起作用。认邪智为正智,逞自己聪明,当下就误入了魔见之网。

“佛智自然流行”,这种方法不需要你自己开佛的智慧,所谓“潜通佛智,暗合道妙”。这句南无阿弥陀佛,种种见解怎么能插得进去?你念佛往生西方,这就是大光明、大火炬,这就是正知,这是佛的智慧。“明信佛智”,“佛智自然流行”。只要念佛,念佛求生西方,就是大菩提心,就是正见。

就如在太阳光下,蜡烛光都看不见了一样。不要说黑暗没有,连蜡烛光也没有,通通都破了。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就有这样的作用。

所以,不要以为念这句名号很简单,这句名号是“佛智流行”,自自然然流到我们心中。

(3)烦恼浊

“六根对六尘,贪瞋竞起,覆盖真性,是烦恼浊”,眼耳鼻舌身对外,好的、坏的,喜欢的、不喜欢的,就起贪起瞋,就覆盖了我们的真如佛性,这就是烦恼浊。

在烦恼浊中,让众生自己“绝灭贪瞋、复本净心”,就像“以手按波,欲令平静,万难万难”,烦恼业浪会不断涌起。水面上,风一吹,波浪不断地翻涌,想要用手把浪按平,可以吗?水一波一波的,你能把它按下去吗?你这里按那里鼓起来,你手按的时候当下就是浪啊。想克服妄想、不让它起烦恼,当下又起了另一个烦恼,甚至还多了十个烦恼。

烦恼浊的众生,要有个“不断烦恼得证涅槃”的方法,才可以出离生死。要他自己断烦恼,没办法断。净土法门,昙鸾大师讲“不断烦恼得涅槃分”,好了,不用断烦恼就可以出离生死,这样烦恼就没办法了,就把它降伏了。要降伏烦恼,要跟它对着干,圣人有般若剑,那是可以的。没有般若智慧,凡夫想跟烦恼去打,你可能是胆子太大了一点,它马上就把你打个底朝天。

那怎么办呢?把它的武器下了,它自然就没法靠你的身,不用对决。不断烦恼得证涅槃,烦恼浊不能起作用,不能兴风作浪了,不需要跟它对决,这就厉害了。哪个法门?一向专念。

(4)众生浊

“身心俱劣,恶性难改,是众生浊”,我们的色身、心念、心智都很下劣,贪瞋痴三毒恶性难改,这是我们众生的本来面貌。让这样的众生“不畏众苦,勇猛精修”,“你不要怕,修行不要怕苦啊,要精进勇猛”,这样是做不到的,因为是浊染的众生。

打个比喻,就像很薄的冰,只有一毫米厚,薄薄的一层冰,让这个冰去承载,让坦克压过去,不要压碎了,能行吗?它承载不了。所谓厚德载物,没有厚德,很单薄的身心,让这样的众生像菩萨那样勇猛精进修行,就像薄冰承载千斤重石,想让它不碎,要承担得住,这是不可能的。

只有什么方法呢?易行道、安乐法门,浊众生才可以,他就是贪图安乐,这才相应,做不了难行苦行的。也有人做得到,那不是凡人,那是大根机的,甚至是久有善根的菩萨示现再来,那就另当别论了,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这个易行道、安乐门,就是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5)命浊

“寿命短促,不足百年,是命浊”,命浊当中,如果让众生“长劫相续修行,渐渐累积功德”,这怎么可能?他只有这一百年,说下一辈子再来,下一辈子谁知道跑哪里去了。如果这一辈子寿命很长,多少劫,那可以不断地修行,但都很短命。

打个比喻,像什么呢?“欲借石火之光,卒读万卷之经,万难万难”,经卷非常多,仓库都装满了,没有光,两块石头一碰一闪,就借这点石火之光,想要把万卷经读完,读到什么时候?一个字还没看清,光灭掉了。

万卷经代表佛的一切法门,石火电光代表我们无常的生命。一部经还没了解,已经快要死掉了;下辈子什么时候再来?打开经还没看完,光又灭掉了。这个太难了。

那要什么方法呢?“必须有不假历劫苦修、一念顿满万德的方法”,不需要经过长劫苦修,一念之间万德圆满,石火光一照这一刹那,就能万德圆满,这不就可以当下解决问题了吗?这样也“唯有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法门。

(6)结归

這句名號本身,是純淨的,是純善的,不受他染,不受他非,一切萬法不能染污它,也不能否定它,這樣的名號,才可以轉染成淨、滅惡生善,才可以救度我們。

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

摘自《阿彌陀經講記》

(因編輯需要,略有改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