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宝藏
七宝藏

大圆满是简单和复杂的完美结合

2021-03-21 七宝藏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大 圆 满 | 七 宝 藏



点击上方音频播放



“大圆满”就像是“眼球”一样,如果你捏在手中,这东西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如果你放回它原来的地方,它就会让你看到很多很多东西,多到你根本没有办法处理的程度。 

“大圆满”同时又是绝对简单的东西;其实不只“大圆满”,任何佛陀任何胜义谛的教授,都是绝对简单的。因为它是这么极端简单,以致我们一旦想要去描述它的时候,就已经把这个“简单”给摧毁了;有点像我们中国道家说的“名可名,非常名” 

这个是超越“一切思想”、“一切言语”、“一切文字”的真相。 

在印度,在中国,任何有关“胜义谛”的东西都是非常非常简单的。这个不只佛教才这样。仁波切说因为他是佛教徒,所以下面讲的可能有点佛教徒先入为主的观念: 

像大圆满这种的教授,虽然本身非常非常之简单,但却对“复杂性”完全敞开自己;并不会说“因为‘大圆满’是简单的”所以完全把自己封闭、孤立起来。大圆满是会完美地把“简单”和“复杂”调和在一起,展现出来。 

也许你会听过藏文说的“嘛贡桑杰”——不需要修持而证得佛果。这种讲法对于还没有准备好的人来说就会误以为“那我什么也不用修嘛”,如果你执着“什么都不做”就能成佛,那你就把自己封闭起来、孤立起来了。而这种“自我封闭和孤立”其实是蛮不舒服的。 


这种“封闭和孤立”基本像是坐牢一样:把自己锁在一个“什么都不做”的概念里头,钥匙又是自己吞掉,而且这是唯一的一条钥匙。所以你整个人就困在这种封闭和孤立的状况里面。这种情况你没有办法真正的享受它——因为你很想从这个状况中跑出来。而唯一能跑出来的办法你只好上大号,看看能不能在里面找到钥匙(笑声),那样子做其实是蛮复杂的。 

仁波切讲这些,是因为他知道有很多人非常珍爱大圆满的这些字句,这些大圆满的概念。 

在某个层面上说,仁波切蛮喜欢大家对大圆满的这种态度,蛮赞赏大家能够被大圆满“什么都不做”吸引。 

如果你偶尔的被“什么都不做”吸引一下,这是一回事;但是你真正的能够把“什么都不做”这种见地,运用在生活中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时刻,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因为我们有非常强大的习惯、串习“一定要做什么”。所以我们第一个需要得到的心态是“我不想再做什么了”;否则的话,大圆满的见地就好像可供你娱乐的佛教哲学书籍一样,偶尔拿出来看一看,给你哲学娱乐上的答案和满足感后,又把它放回书架上。 

这种哲学上的答案会给你满足的感觉。但是这种因为某个答案而满意的感觉,并不表示你已经改变了;你还是原来那个样子,只不过你感觉满意了。这种所谓的“道”一点用都没有。所以你最先要发展出“什么都不要做”。 

为了要做到这点,你要对习惯“想要做什么”的状态生起出离心;因此,你必须要看到纠缠“想要做什么”的这种“习惯状态”有什么过错?过错是什么。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  未成菩提果 • 先结众生缘  ———

点击“上图”进入大如香堂微店

                                

 延 伸 阅 读
第四世多智钦•仁增•丹比尼玛仁波切简传
多智钦•仁增•吉美多杰华桑仁波切坐床盛典
申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