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五台山
般若五台山

只有正确的理解因果 你才能离苦得乐

2020-12-25 般若五台山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要信因果,是学佛者经常听到的一句话,经常说到的一句话,经常想到的一句话,经常坚守的一句话。
为什么人们常说,菩萨畏因,常人畏果呢?以下,我就从八个方面,与大家一起,好好探寻一下因果。
从佛法禅修角度,因果也有转向自己的内部。因果,把它落实到自己的内心,该是怎么回事?又该怎么来落实呢?
如果把因果转向自己的内部,转向自己的内心,那么,因在自己的内心,果也在自己的内心,因果都该在自己的内心。有因就有果,有因必有果,也都在自己的内心。
    

1

一、苦是因,乐是果。

佛陀说的苦,是指每个人自己内心痛苦的因。佛陀所说的乐,是指从每个人从自己内心,脱离痛苦后得到的解脱乐果。

2

二、贪嗔痴是因,苦是果。


每个人内心,都有各自贪嗔痴的因,每个人都有各自痛苦的果。有多少贪嗔痴,就有多少痛苦。有多大的贪嗔痴,就有多大的痛苦。

3

三、贪嗔痴是因,轮回是果。

所有人内心,都有贪嗔痴的因,才有在人道、饿鬼道、地狱道、牲畜道、阿修罗道、天道,这六道里循环往复地轮回变化的果。一刻不停,没有出离的可能,出苦无期。

    

4

四、定是因,离苦是果。

当一个学佛者,通过盘腿打坐,不断训练自己的定力。通过定力,降伏自己内心的贪嗔痴,就能脱离六道轮回,就能去除内心的所有杂念,就能脱离内心的痛苦。

5

五、无明是因,生老病死是果。


无明是每个人内心的念头、情绪,不断生起的原因。每一个念头、情绪经过十二因缘的生老病死的变化,又在不知不觉的无明中消失。然后,新的念头、情绪,又在无明中生起。无明是因,老死是果。

6

六、明是因,了脱生死是果。

佛法的修行者,经过不断禅修,去除了自己内心的无明,实现了明心见性,成为自己内心的主人。念头和情绪不再随便生起,念头和情绪,都在自己内明的觉照和监督之下。
它们是怎么生起的,是怎么变化的,又是怎么消失的,自己都清清楚楚。从生到死,都能全程把控,了脱了自己内心的生死。
    

7

七、空是因,解脱是果。

在禅修者实证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般若智慧后,内心的欲望、念头、焦虑、紧张、痛苦,都将戛然而止,消失得无影无踪,被彻底空掉。禅修者内心因此而获得了解脱。

8

八、如如不动是因,正等正觉是果。


佛法的禅修者,以自己的定力,在能牢牢地稳定住自己的内心,让它八风不动时,让它如如不动时,就能以正等正觉的禅修功力,入世进行各种工作和生活。

时刻保持在内禅外定的境界中,成就了最终的佛法修行成果。

所有的因都在自己的内心,所有果也都在自己的内心。这就是佛法禅修上的因果。
有苦因就有苦果,有乐因就有乐果。有定力去除贪嗔痴的因,就必然有脱离痛苦、脱离轮回的果。
有明心见性的因,就必然有了脱生死的果。有空的因,就必然有必然有解脱的果。有如如不动的因,就必然有入世自在的果。
菩萨,从佛法禅修角度,在汉传佛教里,就是指大乘的禅修者。菩萨畏因,是因为他们知道,是贪嗔痴的因,才使自己有痛苦的果。
常人畏果,是因为常人总希望得到乐果,不希望得到苦果。但常人不管得到什么,内心最终都是苦果。
常人不知道,贪嗔痴是自己痛苦的原因,所以只能畏惧生活中的一切苦果,却又不得不承受一切苦果。

五爷文殊虽与您相隔千里,却若近在咫尺!般若五台山,为您连接佛缘达成所愿!


般若五台山APP是一款集资讯、手机在线学佛于一体的互联网佛学软件,致力于帮助用户解决内心困惑,也能真心体会到佛教文化的博大深远,从而实现般若五台山宏扬佛学的大愿望!
五爷祈福-有求必应
文殊祈福-心想事成
供奉佛菩萨-触手可及
点此下载般若五台山APP,助您了却夙愿!

本期推荐

1.什么是佛法中的“业、果”?「造业」是否真有“果报”呢?

2.学佛后,业障反而多了?高僧说:这时候,你就需要注意了

3.小人时常在侧,要多诵念这三句话!

END

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精彩

般若五台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