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游五台山
智游五台山

子女投胎绝非偶然!高僧告诉你人投胎的详细过程!

2020-12-20 智游五台山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关注师兄.共修佛法

微信号 : syc15268172654

参与倡印经书,共修佛法阿弥陀佛

我们到人间来投胎找这个父母,这都是缘分,你为什么找这一对夫妻做父母?你为什么不找别人?在道经上给我们解释,父母跟子女有缘,如果没有缘,当面也看不见、也找不到。到底是什么缘呢,我们讲有四种缘。

第一种缘:报恩的

过去一生中你跟他有缘,这父母对你有恩惠,你遇到了狠欢喜,你来报恩的。来报恩的小孩好,很省心,孝子贤孙,他就那么聪明、就那么乖、就那么听话。你要是懂这个道理,我们对人要广结善缘,要广结恩惠,报恩的人才多。

第二种缘:报怨的

如果是第二种报怨的,过去一生中你们是冤家对头,他到你家来,来报怨的、来报仇的,这个麻烦大了,这个小孩将来是败家子,会搞得你家破人亡,来报怨的。所以现在这个社会,好的小孩少,坏的小孩多,什么原因?你父母对人是布施恩德多,还是自私自利想佔别人便宜念头多?道理就在此地。


第三种缘:讨债的

你欠他的钱,但是不欠他的命,他也不会要你命,你所赚的钱就得还给他,讨债鬼。欠得少的,小孩养了三、四岁死了,为什么?你花了那么多钱,就那么多,他讨完就走了,他跟你没什么感情,不管你怎么喜欢他,他对你没感情。如果是欠得多的,他可能要讨个一、二十岁,供到大学毕业,拿到博士学位走了,这是讨得多的。

第四种缘:还债的

第四种就是还债的,是他欠父母的,所以他对父母物质生活会照顾狠好。也要看欠多少,欠得多的,那他多还,对父母物质照顾狠优厚;如果欠得少的,对父母生活勉强供你够吃就可以了,不会给你多餘的,不会给你日子过得狠好的。这我们都亲眼看见的,把父母当作什么?佣人差不多一样,年岁大了也有一个佣人去照顾他,但是看得跟佣人一样,每个月生活费用扣得紧紧的,过去父母欠他的不多,所以他还他的很少。

没有这四种缘不会到一家来。

知道了这几种缘之后,这一家应该怎么办?要把这些孽缘转变成法缘。教,你要好好的教他,教伦理、教道德、教因果、教承负,把过去这个冤债都给它化解变成法缘。没有定法,法无定法,看你会不会转变。

这个道理,咱们中国老祖宗早就知道了,所以老祖宗重视扎根教育,扎根教育就是转变这个缘。所以缘不是不能变的,能变。你这一教一转变的时候,你对他就布施大恩大德了。为什么?他本来是报恩、报怨、讨债、还债的,你现在一下转变的时候,教他变成贤人、变成圣人,这个恩德多大。

家庭是最扎实的道场,你有办法跟自己的父母关系搞好,有办法跟自己的先生、太太亲密关系搞好,还要有办法把跟孩子的关系搞好——这三个关系能够搞好,你会开始慢慢把你的爱传达出去,传到周遭的邻人、朋友身上。

一个身心灵真正的亲子关系是无条件的关系,父母为孩子付出,不需要回报。





人投胎转世的详细过程





生命是延续的

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生命的延续性。如果只关注短短的今生,既不思考前世,也不关心后世,那我们就跟旁生没什么差别。很多人都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挂在嘴边,但恐怕很少有人真正思考过,今生的业力是如何延续到后世,甚至再下一世的。

泰国百分之九十多的人都信仰佛教,而轮回是佛教最关键的观点之一。如果我们不懂轮回,那皈依佛教也只不过是寻求暂时的人天福报,并不究竟。

我曾在其他大学讲过轮回的话题,但因为他们不相信轮回的存在,所以我不得不引用很多科学证据去说服他们,而没有用太多佛教的道理来讲解。但由于泰国人大多从小就信仰佛教,有一定的佛学基础,因此不会对轮回有太多怀疑,这一点和藏族人很像。所以,今天我会从佛教理论的角度讲一下轮回。

我听说,朱拉隆功大学医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十分想帮助临终病人,可一两句安慰的话,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要想真正地帮到临终病人,就一定要讲轮回,讲生命的延续性。如果临终病人懂得生命是延续的,他就不会对未来失去希望。而要懂得这个道理,必须先要明白缘起法。

佛陀告诉我们,缘起可分为外缘起和内缘起。外缘起可以通过一棵树的比喻来说明:比如一粒种子,因为地水火风等因缘,长出苗芽,进而产生根、茎、叶、果实,这就叫做外缘起。但更重要的是内缘起。所谓的内缘起是指,每一个人都在轮回中不断地流转,这一世做人,下一世可能做旁生,再下一世也许做天人……总之在没有解脱前,就这样一直不断地在轮回中流转。这个过程我们一定要弄明白,否则,就没有办法通达轮回的原理,更无法真正去关爱别人。


“十二缘起”——轮回的密码

轮回的存在是有原因的,而最根本的因叫做“我执”,即每一个人对“我”和“我所”的执著,它也叫“无明”。我执是十二缘起中的第一个法,也是一切轮回的根本。

有了无明后,我们的身、口、意会造作善业、恶业,有各种各样的行为,这就是十二缘起中的“行”。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谁,来到这个世界的因,都是无明和行。

有了种种业以后,不论善业、恶业都会留在阿赖耶上面,这叫做“识”。虽然我们的身体最终会毁坏,但心识却是持续的,即使在死后也会存在。1963年获得诺贝尔奖的艾克里博士[Sir John C. Eccles,1903-1997,神经生理学家,获得1963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从脑神经学的角度说明,在我们死后,还会有一个独立于身体的“灵魂”(心识)存在[出自艾克里博士的著作《Evolution of the Brain: Creation of the Self》。]。虽然从医学角度讲,去世之后,身体不再受支配,并会逐渐腐败,但如果结合佛教的知识来看,其实我们的心识是一直流转的。从哲学角度说也是这样,比如,叔本华曾说过,我们的身体最终会灭亡,但“意志”却依然存在[出自叔本华著作《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第二卷]。

心识入胎后就有了十二缘起中的第四个法——“名色”。“名”指的是除了色蕴以外的一种心识,而“色”指的是身体尚未发育完全的状态。

十二缘起中的第五个法叫做“六入”,也称“六处”,指的是心识入胎后,胎儿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刚刚形成,但尚未接触到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的阶段。

第六个法叫做“触”,指的是六根形成以后,接触到外界的六尘,并产生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的阶段。

在六尘和六根结合后,我们会对悦意的对境产生快乐,对不悦意的对境产生嗔恨,对既不悦意也非不悦意的对境产生不苦不乐的心态,这就是十二缘起中的“受”。

以上所提到的识、名色、六入、触、受,是前世的无明和行在今世所引发的果。有了这几个果之后,即生当中就会产生“爱、取、有”。


所谓的“爱”,就是指喜欢悦意的感受,不喜欢痛苦的感受,这包括种种的贪爱、嗔爱、痴爱。爱,其实相当于是前世的无明。“取”就是有了对各种感受的爱之后,进而接受。有了爱和取这两个因缘以后,就会产生“有”。它是轮回,也是轮回的因。爱、取、有这三者,就是今生当中所造作的后世的因。

因为我们造作了后世的因,所以肯定就会投生后世。十二缘起中,后世的第一个法叫“生”,这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识。在投生后世时,我们可能会降生在人道,也可能在其他道。而有了生以后,肯定就会经历“老死”,这包括了从名色到受之间的全部过程,这也是十二缘起中的最后一个法。

从十二缘起来看,今生的因缘会变成后世的因缘,而后世的因缘又会变成再后世的因缘,在没有解脱之前,我们会一直在轮回中流转。

大家可以通过学习《缘起经》来通达十二缘起。轮回是佛教思想的基础,如果没有在理论上通达十二缘起的话,我们恐怕不能称自己是一名合格的佛教徒。

扫描二维码,行万善、种福田

随 喜 功 德

特别的缘分,特别的你,请给万善福田“ 置顶 ”

万善福田中,种福田,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参与倡印经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