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的佛教
实证的佛教

正解龙树菩萨《中论》“八不中道”

2020-11-09 实证的佛教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正解龙树菩萨《中论》“八不中道”

般若经常常使用大量的像“无有亦有”、“无有去来,而亦去来”、“不破不坏,不断不绝,不出不灭”这样的词句。你要知道,为什么有人会讲说:凡是符合逻辑的就不是佛法,一定要不符合逻辑的才是佛法。有人这么讲的原因就是从这一类的语句当中来的。

在讲这一类的语句之前,大家一定要有它的背景知识。以逻辑上来讲,相反的命题必须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第一个它要有相同的主词。第二,还要有相反的述语。比如“我是学生”、“我不是学生”。“是学生”跟“不是学生”,它们的主词都是我,有同样的主词,而述语刚好相反,这个就是逻辑上互相矛盾的两个命题。但是现在如果把主词“我”拿掉了,只讲“是学生”和“不是学生”,你觉得这个是矛盾的吗?可以讲说“某甲是学生”,“某乙不是学生”。既然没有主词,你说这个矛盾不矛盾其实根本不相干。所以你看到佛经里面这种没有主词的否定语的时候,就要想想看,你如果把它想成是不合逻辑的话,实在是说不通。如果是不符合逻辑的话,就不应该用这种没有主词的语句去表述。

这种没有主词的否定语,最常看到的是《中论》里面的八不中道。《中论》是龙树菩萨作的,八不中道是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我们要怎么样去解读八不中道?等你会解读八不中道以后,再看到这种没有主词的否定语,基本上统统都看得懂了。八不中道的解释,你可以去看《实证佛教导论》的第七章第二节。

八不中道是两个两个作为一组。 “不生不灭”,刚才我们讲过,“不生不灭”其实就是无为法。无为法里面的不生、不住、不异、不灭,你把“不住”跟“不异”去掉,就变成“不生不灭”,所以,它真正要告诉你的是什么呢?第八识的心体不是从哪个时候出生的,它将来也不会消灭掉。也就是说“不生不灭”是要告诉你:第八识是一个常住法,永远都存在的常住法。这是“不生不灭”。

第二个 “不断不常”,你可以帮它加上主词:第八识能藏种子的这个心体不会在哪个时候断灭掉。也就是说,“不断”在讲第八识的心体是常住法,“不常”是在讲第八识所含藏的种子及种子所现起的功能差别是念念变迁的。所以这叫“不断不常”。

什么叫 “不一不异”呢?第八识能够出生三界万法,三界万法跟第八识,你不能说两者是同一个,你也不能说两者有所差别,这个叫“不一不异”。为什么“不一”呢?因为第八识出生三界万法,它们是能生与所生,体性不同的两种法。第八识相当于硬盘,蕴处界万法相当于电脑的屏幕,电脑屏幕上所显示的数据其实在硬盘里面都有另外一个版本;这两份数据是一样的,你既不能说屏幕的数据就是硬盘的数据,你也不能说屏幕上的数据跟硬盘里的数据有所差异。同样的道理,为什么你现在会有这样的一个五蕴身?那是因为你过去有造善也有造恶,所以才来到人间,如果你造的完全是出世间的纯善业,你一定会成就阿罗汉、辟支佛或者佛身。那你现在这三种人都不是,所以可见,一定是过去世的造作有杂染。这个五蕴身就是我们的果报,这个五蕴身就是第八识流注种子出来所产生的一个影像。这个就是“不一不异”。

那什么叫 “不来不去”呢?第八识不是色法。比如说我这个拳头举在上面或垂下来,我人可以走去洗手间再走回来,这样就有来去。那么不是物质的东西,你要怎么样说它有来去呢?不是物质的东西,我们常常用它的作用来说它有来有去。那第八识是怎么样作用的呢?如果以了别根身、器界、种子来讲的话,它是随时都有作用,它在我们五蕴身上也是随时随地都在作用。所以有时候经典会讲第八识入到某一个人的色身里面去,在这个色身当中开始了它第一个作用。开始起作用叫做“入”,或者叫做“来”。等到你死掉的时候,这个第八识会离开这个色身,所以会用“离开”这两个字,是因为第八识不在这个特定的色身上去起用了,所以说它“离开”。

但是刚才这么讲都是某一种看法啦,真正的看法是什么呢?实际上,第八识永远都在根身、器界、种子上面起作用。根本不可能有哪个时候,第八识不在作用。就算你已经死掉了,这个时候第八识虽然不在这个五蕴上面起作用,可是你这个色身还是一个物质,它还是会继续执持着这个色身。这是大家不知道的事情。只不过,这个时候第八识执持色身是所有的共业有情的第八识统统都在执持这个尸身。这个杯子(拿着一个杯子出示大众)算是一个色法,所有的共业有情的第八识都在执持这个杯子。如果我们大家统统都取证无余涅盘,这个杯子会直接消失掉,没有东西出现了。这就像我们大家一起玩网络游戏,不管你玩哪一种,现在大家讲好,服务器和所有电脑都关机,网络上所有的画面一定全部都不见了。同样的道理,第八识对于根身、器界的作用是要在共业有情当中才能够察觉到。如果说你没有玩这个网络游戏,你不是在这个共业里面,你来这边根本什么东西都看不到。

这个是佛教的法义,你现在没有办法马上去证得,你先记住是这个样子。这个叫做“不来不去”。“不来不去”就是它的作用是永恒存在的。这样有没有听懂?

但是我现在要跟大家讲,刚才我都可以把八不中道里面的八个“不”分别加上主词,加上主词以后我也可以不用否定语句,我可以把它改成肯定语句。“不生不灭”可以改成有主词的肯定语句,可以改成:第八识心体永恒存在。“不断不常”可以改成两个命题:第八识心体是常住法,第八识所储存的种子是念念变迁的无常法。八不中道的每一个“不”都可以改成有主词的肯定语句。但是它为什么宁可这么说?是为了要跟胜义谛相应。

佛法里面有世俗谛也有胜义谛。世俗谛就是一般的世间智者会承认的法则。比方说物理学家,或者哲学家,以及有受过逻辑训练的学者,受过教育的这一类人。他们会共同承认的这些东西,就叫世俗谛。所以世俗谛的范围是很广泛的。有的人以为只有佛法才可以叫做世俗谛。不是这样子。其实物理学、医学,世间一切的学问统统都是世俗谛。只要它可以验证,会得到世间智者共同的承认,都可以说它是世俗谛。世俗谛一定不离相、名、分别。比方说,拳头有拳头的相,你可以看得到、摸得到,你可以帮它取个名字叫“拳头”,然后你可以用你的眼识、意识去分别它的相跟名。这个都属于世俗谛的范围。

但是佛教最精彩的地方是胜义谛,胜义谛是对世俗谛微妙的观察。观察到什么地步呢?观察到一切的相、名、分别其实都是第八识种子所现起的功能差别。住在这种境界的人会怎么讲呢?会说:“根本就没有拳头,也没有我在看你的拳头,也没有你也没有我,统统都没有,一切都是种子。”他会这么说。他可以住在这样的心境里面,所以对于一个已经大乘见道的菩萨来说,他常常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的。

有的人对男人会有成见,觉得男人就应该是很有勇气、很有气魄,讲话要很有信用,这是他心目中的男人形象;那他心目中的女人形象可能是要很温柔、能够持家。实际上,以佛教的观点来看的话,根本就没有男相、女相。对于一个大乘见道以上的修行人,如果他是住在胜义谛里面来看的话,他会知道:一切都是“自心取自心”(《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5 )。

什么叫“自心取自心”呢?“自心”就是第八识。第八识流注种子现起了六尘万法,第八识也流注种子现起了你这个色身、你的六识,包括意根、蕴处界一切法。我们通常把六根和六识当成是能取,凡夫会把这个东西命名为“我”,然后把其他的东西,认为可以去认识、去追求的东西,叫做“我所”。这个能够取的东西和被你所取的东西,其实都是第八识所生。所以,如果以一个出世间的圣贤来看的话,他只看到第八识的种子所现起的功能差别,而没有看到一切法,也没有看到一切法的性质。

佛经里面为了描述胜义谛的境界,就用了没有主词的否定句。没有主词相应于没有一切法相存在,所以它就不讲主词。否定句相应于没有自性(性质)。你现在讲“固体是坚硬的”,“固体”是主词,是一个法相,“坚硬的”就是它的性质。那我现在就不这么讲了,我就直接讲说“不软”。那如果是像水这样流来流去的东西呢,我就说它“不硬”。但是我又不讲主词。为什么要这样子?就是因为它是要跟胜义谛相应。但是跟胜义谛相应的同时也不能乱说啊,要保留将来大乘见道者可以帮它做诠释的机会,所以就写成了这种没有主词的否定句。以后你在看佛经的时候,看到这种没有主词的否定句,都可以表达成世俗谛里面的命题。但是为什么不写成命题呢?因为它们要跟胜义谛相应。

~~~~~~~~~~~~~~~~~~~~~~~~~

本文摘录自吕真观讲解的:佛陀最后的遗教 ——《大般涅盘经》略解(六)

《大般涅盘经》是佛陀在人间最后一天所说的了义经,阐述常、乐、我、净涅盘四德,以及眼见佛性的义理。这部经可以矫正流行的错谬见解,让学人避开学佛的误区,直心进入大乘佛法的堂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