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慧草堂
仁慧草堂

印光法师文钞|关于且熟阅净土各书,以古为师,庶不致迷的开示

2020-03-07 仁慧草堂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导读

今之知识各有所宗,汝且熟阅净土各书,以古为师,庶不致迷。若亲近时髦知识,或有迷而不知其迷者。

欲看《楞严》大意,须推文句,注释详细,则唯指掌。汝年已近七十,净土法门尚未明白,痴心妄想尚欲研究《楞严》,又欲知禅宗滋味。禅宗滋味,勿道不知,即知亦不名有禅。汝何不看光之“净土决疑论”及“宗教不宜混滥论”乎?汝欲得有禅,必须要做梦,否则不会有禅。心之所在,即在求之不可得处。此于能亲见固为大幸,否则一心念佛,念到极处,自可即知。即不知,得生西方,何愁不知?

复慧清居士书

汝年已到古稀,兼以教学为糊口,尚狂心不歇,欲研究楞严禅宗,欲得有禅有净之令名,汝真可谓不到黄泉不死心者(世俗云,不到黄河不死心,乃巧以黄河代黄泉耳。若到黄泉,即不肯死心,也只得死心而已)。今之邪知谬见者,遍满世界,谁能有此精神,与伊辩论乎?八识之批判,既知是非,何得复送人乎?今之知识各有所宗,汝且熟阅净土各书,以古为师,庶不致迷。若亲近时髦知识,或有迷而不知其迷者。《要解》一书,汝尚不满意,谓其学问不及莲池。然古人所证,吾人何敢妄拟?若论《要解》之义理扼要,实为千古所未有。藏经院有《净土十要》,《宝王论》亦在内,何得又谓求之不得?开蒙之注,可有可无。通公之学,乃有通不通处。楞严古注,其多无数,何须看彼开蒙。开蒙亦系钞录前人之文,而彼尚安顿不次第。试看《文钞》中“与万寿寺寂山和尚书”,可以意知。欲看《楞严》大意,须推文句,注释详细,则唯指掌。汝年已近七十,净土法门尚未明白,痴心妄想尚欲研究《楞严》,又欲知禅宗滋味。禅宗滋味,勿道不知,即知亦不名有禅。汝何不看光之“净土决疑论”及“宗教不宜混滥论”乎?汝欲得有禅,必须要做梦,否则不会有禅。心之所在,即在求之不可得处。此于能亲见固为大幸,否则一心念佛,念到极处,自可即知。即不知,得生西方,何愁不知?汝欲人指一定所在,则是痴人胶柱鼓瑟也。汝完全无有禅门气分,妄谓古人将心与汝安等语为儱侗,不惧堕谤法之罪乎?此系古人用心参究至极,故于一言之下,亲见本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汝以卜度思量之心,领会文字皮面,宜其谓儱侗不亲切分明也。纯想即飞,谓其上升也。何得妄谓心在顶上?真是外道知见,胡说巴道。《感应汇编》所引之经,未曾校勘,然大义谓天神鉴察,不相远离,亦不必死执其分寸也。心如止水明镜,约本体而言。明镜非台,则圣凡情尽,能所两亡。汝只作恐人执著,其错奚啻万里。《金刚旁注》乃外道所说,汝当作佛法,可叹孰甚!求的即是心,然须识得此心方好。否则不但求的即是心,即放的又何尝不是心。即行杀盗淫的,又何尝不是心?汝可谓多知多解,但于此中,不知何所归趣而得受用耳。汝且死心认真念佛,勿作此种善能分别法义之大通家,则可不虚此生不虚此遇矣。否则生死到来,依旧随业受报,再想遇见净土法门,恐无此侥幸也。

恭录自《印光法师文钞三编》上册


微信号:

renhuiyaji

仁慧雅集

仁慧雅集之意乐

集风雅.禅人

趣大道


文钞选读请点击阅读原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