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 家庭如何达到和睦?必须建立在平等对待当中。假如待遇不平等,人心就不平,不平就会有对立冲突。

  • 唐朝的颜真卿也写到:“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我们常常也听到上了年纪的人都会说,假如人生让我重来一次,我就不会如此。但是人生能不能重来一次?不可能,悔之晚矣!

  • 人生第一要事不是赚钱,而是开智慧,增长智慧。没有智慧,人生就会错失良机,光是收拾这些错误的抉择,就消耗自己半载的人生。因此,生涯规划的第一件要事就是学习,要成长,要长智慧。

  • 西方不讲求孝道,孩子成年以后,跟父母的联系就少,当父母晚年时,几乎就失去联系。如果孩子来看他一次, 老人家会说:「我好高兴,我的儿子还没有把我忘掉。」我们听到这样的话,内心觉得非常可悲,做人连孝道都忘了,一生汲汲追求的只是物质享受,这样的人生太空虚。

  • 《尚书》里面提到的:“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老子也说的:“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道什么是天理、什么是常道,这个是明白人。不知道什么是做人的常道了,他就不知道怎么做人,每天做得很多的事都是在造成自己人生的灾祸。“妄作凶”。

  • 一般人觉得买了一件得体的衣服很漂亮,他认为很快乐。请问花很多钱去买一件昂贵的衣服,能快乐多久?可能两、三天,每天都要穿出去给别人看一下。但是这个卡刷下去之后,可能半个月、一个月的薪水都付之东流,可能后半个月还要买方便面来过日子,这样的人有没有?我们看到很多年轻人确实是这样过的。

  • 孔子在《论语》里有一句教诲:“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最担忧的就是孩子有疾病和孩子从小养成坏习惯。“疾”,我们可以当作生病看,也可以当作坏习惯、坏毛病看。爱整洁的人,身体才不容易生病,生活有规律,也是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你做事谨慎,就不容易犯很多过失,这也是让父母能安心、放心的另一因素.

  • 有些孩子从小学了英文,学了一些才艺能力,长辈就带着他到处表演,这在孩子小小的心灵会觉得自己怎么样?“大人都给我拍手,大人还说要跟我学习,我好厉害!”好话听多了,建议的言语就听不进去,当然越大越退步。这样的体会,我也是从自己和他人的身上看到的,所以,称赞人要用理智,要用智慧。

  • “慕贤者当慕其心”,每一句经教都是圣贤人演出来的剧本。这一句“父母呼,应勿缓”,就是要长养我们的恭敬心。恭敬心从哪学?一个孩子的恭敬心一定从对他的父母开始,当他内化以后,他对一切人都会恭敬。所以,句句经文都可以扭转人生的命运,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 以至于从自身来讲,继续追名逐利,不断恶修善,可能我们造作的罪业,就夺走了我们的寿命,我们的福气了。到时候,金钱是没有办法换回寿命,没有办法化解灾难的。所以真正懂得这个道理,行孝要及时;行善,断恶修善也要及时。

  • 财色名食睡这些欲望得到满足,那好比是刺激,它不是真正的喜悦,真正的喜悦是人内心当中契入本善而感到无比的欢欣。

  • 教育孩子的时候很谨慎,“慎于始”。因为习惯成自然,坏习惯养成就不好改了。第一次出现状况能够纠正、能够警惕,可能他一辈子就不会犯同样这个错误了。

  • 慷慨的心才能品尝施舍的乐 “物虽小,勿私藏”,我们教导孩子不要吝啬,不要把很多东西都视为自己的,要懂得施舍。假如孩子从小将任何东西都只想到归为自己,那他长大就会非常自私自利。

  • 现在水灾、风灾、火灾,甚至车祸、疾病,现象都愈来愈严重,主要的还是人心不善,感来的种种凶相。所以老子说:“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这些凶相也是人自己做出来,招感来的。 所以真正要共同面对这个大时代的问题,教育、教化人心,要摆在最重要的位置。

  • 没有学礼的人,他的人生就会增加很多阻力,因为一失礼,人家就不会帮助他,甚至于还会障碍他。假如我们时时处处都对别人很有礼貌,就会增加很多帮助我们的助力。

  • 一个人的痛苦,根源在哪?在迷惑、不明事理,他思想错误是他痛苦的根源。“知足常乐”,知足的人就不痛苦了,贪心的人给他再多的东西,他还是痛苦。所以唯有透过教育,让他转迷惑为觉悟了,他才能根本解决痛苦。

  • 一个人要稳重、有定力,他才有智慧。所以我们的教育里面,先让孩子学稳重。现在的社会太浮躁了,孩子都是慌慌张张的,走起路来没个样子。一个人不稳重,就轻浮,他的习气都伏不住,他“格物”就不可能。而且他一不稳重,人家就更不可能信任他,他没有威严、没有威仪。

  • “人弃常则妖兴”,人偏离了做人的基本德行、常道,很多乱象就会兴起,就会越来越多。所以现在家庭、社会,以至于我们自己身体上的奇奇怪怪的现象都出来了。这句话提醒我们身体要健康、社会要安定、灾害要化解,怎么做?回到做人的常道上来。所有的问题它的根源在哪?在人心。

  • 有时候我想到上一辈的人,他们是怎么撑过来的?我们这些年轻人现在那些辛劳真的是微不足道。结果付出的那么少,抱怨是上一辈的不知道多少倍,你说这其中的差异在哪?在人生态度。上一代的人有道义,所以该他做的事情无怨无悔。我们这一代人没道义,特别会计较,付出一点就很多埋怨、抱怨出来了。

  • 人生要时时拓宽自己的心量,用一分宽恕的心去对人。当我们觉得烦恼很多,看谁不顺眼,看谁又很难受的时候,问题绝对不在别人,问题在自己。你只要心量一拓宽,障碍就去除。

写微博

必填项已用*标注

验证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