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杀·放生

2024-04-24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戒杀放生

世间的有情生物,为了生命的生计与延续,都必须从生计情况中摄取食物。自古以来工资刀俎,我为鱼肉,弱肉强食,这观念一向是整小我类进化的重心。可是,人类生命的延续与生计,有需要侵犯其他动物的生命吗?这个问题是错综复杂的。但,依据专家学者的分析报导,一般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简略分为三大类:

(一)肉食动物系。

(二)草食动物系。

(三)果食动物系。

而人类消化系统的结构,多方面功能是与草食、果食动物系相类似。然而,现今人类社会经济的文明与进步,导至人们较易从动物肉类摄取营养,恰是以造成了大量杀生。这种趋向并非人类之福。我们愿依佛教平等慈悲的立场,加以研讨其结果及避免的方法。智遇之分智者理智判断明信因果-放生多福 愚者遵守常人不畏因果-杀业恐怖

杀业恐怖夭折多病暴戾残暴冤亲刀兵恶道

愚者(自作自受)

智者放生多福长命少病柔和慈悲善缘免难善道(福德增长)

业报定则业因不祛除业因不抵销

所负杀债生儿周月

定亲娶亲

作寿凶事

拜拜年节

病时补冬

来客送别

免祸避凶三净肉不见杀

不闻杀

不为己杀

持 斋早 斋

十斋、六斋

长 斋

戒杀放生正 业戒杀业

防其他

慈 心持 戒放 生

智愚之分

一般的宗教在哲理的言行上,都有显著超越世俗的概念。佛教,亦复如是。虽然各类宗教家的看法及论点上,都有不合及相异的地方。现在,我们唯佛教的论点加以演述。佛教大乘的精神主张平等、慈悲,且明信因果亦是佛教徒基本信念之一。在佛教立场剖断,是不依世俗智为佛法的聪明。佛教认为:有佛法聪明的人,他会明信因果,作事依理智判别善恶,一切分明而不苟且;相反的,一个蒙昧又愚痴的人,他却拨无因果,邪知邪见,作事心无主宰,遵守常人,与世浮沉。然则世俗观念却以世智辩聪为聪明,以反应缓慢为愚痴。佛教与世俗的概念,实各有不合处。所以,我们依佛教概念来看,一个有聪明的人,他是不会盲从地一味随俗,妄想口腹而造杀业的;因他确信因果是谬误百出,当然他会自行戒杀?!杀业的果报,是好是坏,以下我们略举一些以资小心。

杀业恐怖

佛教倡导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杀业确有不好的果报。杀业苦报不外以下几种:

一、夭折古云:欠债还债,欠命偿命。这就是报应的事理。

二、多病天自有好生之德,白居易诗云:好生之德本乎天,物物贪生乐自全,我要长年千岁祝,不教物命一朝延。所以,杀生会招祸及冤业病的。

三、暴戾当人杀生之时,多怀?杀之意,是以会招引暴戾之气弥满。

四、残暴佛经内有云:一切众生多生以来互为父母,当生孝顺心、慈悲心。杀生实是残酷的行为。

五、冤亲众生无始来於六道轮回,杀生结冤,他生下世则多逢冤亲债主。

六、刀兵现当代上战乱多属先前杀业所成共业。所以,杀业会造成刀兵劫。

愿云禅师有诗云:千百年来怨里羹,

冤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这就是说,杀业会招感战乱。

七、恶道杀业重的果报是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以上我们已略述杀业的恶报,是以,可知佛教劝导戒杀、放生,是基於慈悲本怀的。所谓不忍见众生受一切苦。

放生多福

在世法上往往是一体两面的,有些事正反两面的果报有很大的差别。杀生与放生的果报,是?然不合。若一小我他能多发心於戒杀、放生、救度屠刀下的众生,如斯,果报就迥然不合了。放生会增长何种福呢?持续我们就要商量这问题。

一、长命多行放生会长养慈悲心,转杀心为善,增延众生的生命,这样自会感长命的果报。

二、少病有慈悲而多行放生的人,增式福善业,自然少有病苦。

三、柔和暴戾之气乃因於多?杀心念,放生多慈悲心念,自会招感祥和之气。

四、慈悲佛经菩萨戒文第二十,不可放救戒中云: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应作是念,一切须眉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行放生业乃是平等慈悲,救度多生父母。

五、善缘救众生命於旦危之间,是行放生业的好处;这可直接与被害的众生结救命的善缘。

六、免难世上多人戒杀、放生,则可免除世上刀兵受难,以及杀业所感共业的果报。

七、善道人多集戒杀、放生的福业,临终时,依此福善业力往生善道中。杀业与放生业两者果报竟有如斯之大。理智分明者,想笔会有准确的选择。

业报定则

总而言之,杀业的果报都是不吉祥的。假使往昔多杀业者,想依行放生以消抵以前所集的杀业,这与佛法所言业因不祛除,善恶两俱存之因果原则,不甚相符。一切因种在未感报之前,是永远不会祛除的,但!受薰於第八阿赖耶识(藏识;我人一切因果储存识)的因种子,可依大行放生福善业的力量,使杀业因种暂伏而不起现行(这就是现力转缘的关系)。

假如能多诵经拜佛,求懊悔,如斯往昔杀业果报,即可重罪轻受。所以,用功修持佛法是多生的福德与善根。在此,期望您会珍爱这份福报,精进的修持。

所负杀债

果真对於绋法有至诚的信心,应当避免直接或间接的杀业。在一状况下会负杀业,不外以下几种情况:

一、生儿妇女临盆后,随依世俗法,杀生进补。

二、周月临盆不久后,小儿周岁或满月时,杀生请客或补身。

三、定亲男女双方定亲时,杀生办喜宴。

四、娶亲娶亲毕生大事,喜宴时却与众生结冤业。

五、作寿作生日求长命,杀生实与因果全盘违背。

六、凶事经中有云:丧祭时应戒杀,多修福业(布施、放生、赡养三宝等),福资亡者超生善道。杀生祭亡,却使亡者损福又结罪。

七、拜拜善神皆有好生之德,杀生祭神,岂顺神意?

八、年节年节聚会是喜事,杀生离众生骨肉,实非属善。

九、病时杀生补身或为药,岂有杀生得健康之理?

十、补冬为求健康而补冬,杀生造业植病苦因。

十一、来客来客本是好事,论语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杀生请客,实非福。

十二、送别石友多年聚会,送行分袂情难舍;杀生离众生骨肉深情,实是不智之举。由上可知,世法究竟与佛法是有截然之别。但,正知正见因果的智者,是会自动戒杀、放生的。

免福避凶

约略言之,一般人直接杀生的机会是较少,间接杀业是较多。佛教以慈悲为首,虽不零丁强调素食,但经中有言,食肉有十种的过失

(一)众生无始来皆是己亲。

(二)众生见即生怖。

(三)坏他人信心。

(四)慈心少。

(五)有恶罗刹气。

(六)学咒术不成。

(七)众生身命与己无别。

(八)诸天贤圣远离,恶神恐怖。

(九)不净所出。

(十)死堕恶道。为了免祸避凶,佛教有几种选择是很值得作参考的,只要您依之而行,功德则是无量无边。

佛教对於无法持素者,乃建议先持三净肉

(一)不见杀:不见众生被杀后食之。

(二)不闻杀:不闻众生被杀之声后食之。

(三)不为己杀:不食特为己杀的众生肉。如斯杀业业报即可减轻不少。别的,学持早素或六斋日、十斋日,功德利益是很大的。六斋日:依摩诃般若经第十四卷内云,是每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十斋日:依地藏经内云,是每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这些斋日中,四天王天天王遣使或太子,或天王亲行四世界,伺察帝王、臣民、龙、鬼、?飞、蛟行、蠕动之类,心念口言及身行的善恶。在这几天中戒杀、放生,功德更是弗成思议的。假使能持长斋,不只功德大,且是永断杀业。又,在您职业工作上能够防止间接的杀业,这样,因果亦分明,削减很多细微的业障。信任这般地做,您的修持即可大所进了。结语

我们清楚明了了佛所言智愚之分,明信因果。是重要的。戒杀、放生的功德与利益,弗成思议。研读本文后,如能依之而行,信任它必能助您免祸避凶。我们本著慈悲心撰写本文,竭诚期望它的流畅,能削减世上的灾害及战斗。

请常念:

南无观世音菩萨

下一篇:至诚悛改、积德改命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