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入门
学佛入门

中国的禅宗

2024-03-22 学佛入门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中国的禅宗

《菩提树》主编朱斐居士来函,请为该刊的十周年写篇关于禅宗的文章,《菩提树》的诞生,虽然只有十周年的历史,但其对佛教和人类的贡献,已有了辉煌的成就,所以,我对他的生日,不能没有一点表示;不过,因为时间上迫促和教务纷乘的关系,挂漏之处,是不能避免的。

一、祖师禅在中国

太虚大师说:“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这句名言确为如实之论,因为自汉末以至南北朝盛行“安般禅”诸小乘禅定;其后安般禅尚未衰歇,即有“念佛禅”之念佛三昧,般舟三昧,观想念佛,达摩初传之“祖师禅”,天台之“止观禅”出现;再后,祖师禅与止观禅正盛之时,小乘禅定虽就式微,而法相宗之唯识观,贤首宗之一真法界观,密宗之陀罗尼观想诸大乘“教内禅”亦相继盛弘;直至近代,祖师禅既一枝独秀,而念佛诸禅观亦代有传人。佛教本来法门无量,多彩多姿,在我国尤多所升华,而以禅为拔乎其萃的连理并蒂之奇葩。推原其故,佛教禅定的由定发慧,大致与固有儒教“静则生明”的大学之道“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有少分近似。我国意译梵语“禅那”(禅之具足音)为“静虑”者,其故当在此。达摩谓“震旦有大乘气象”者,其故或亦在此。后来所谓“天下丛林半属禅”者,其故或亦不外于此。

但是,祖师禅在我国虽凭藉固有现成之基础为增上缘,至以一宗对其他各宗得到平分天下之盛;其实,祖师禅的本质又与诸宗派禅观迥然不同,其下手即离文字相、言语相、心缘相,虽名为禅,实是六度中之般若度。其结果是“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此殊胜故,祖师禅在中国特能大弘,且独称禅宗,习惯上亦称“宗下”。其余宗派则总称“教下”,虽亦各修禅观,而不见称为禅也。又以禅宗修法,离言绝虑故,意译静虑之名渐被忘失,依“此土所无不翻”之例,很自然地仍采梵音名为禅那。以须简别四禅八定之世间禅定故,又很自然地简名为禅,而不以禅定为名。凡此,又为中国佛教特质之尤为特殊之点。换言之,中国祖师禅非仅保守西土二十八代祖祖相传之本素面目,而是就其灯焰更开放了异彩奇光。

关于禅之种类,唐代圭峰宗密禅师所著《禅源诸诠集都序》云:“三乘学人,欲求圣道,必须修禅,离此无门,离此无路。至于念佛求生净土,亦须修十六禅观及念佛三昧、般舟三昧。又真性则不垢不净,凡圣无差;禅则有浅有深,阶级殊等。谓带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是外道禅。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者,是凡夫禅。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摩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达摩未到,古来诸家所解,皆是前四禅八定。诸高僧修之,皆得功用。天台、南岳令依三谛之理,修三止三观;教义虽圆妙,然其趣入门户次第,亦只是前之诸禅行相;唯达摩所传,顿同佛体,迥异诸门。”

上圭峰大师所判别禅之种类已是前人所未有;然后来禅德对之尚有修正补充之处。其故:一以其所谓如来清净禅之解说,犹堕滞于理趣,失去圆陀陀、光灼灼以无意味为意味之直观禅味;一则以其所谓自然渐得百千三昧,有失顿悟成佛之达摩宗旨也。于是以圭峰所说之最上乘禅为“教内禅”,即名“如来禅”;另立“教外禅”,即名“祖师禅”,亦名“出世间上上禅”。

如来禅与祖师禅之区分,具见于仰山慧寂之言语。仰山与香严智闲同在沩山灵祐门下,一日,香严曰:“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贫,犹有卓锥之地;今年贫,锥也无。”仰山曰:“如来禅许吾弟会,祖师禅未梦见在。”又香严曰:“我有一机,瞬目视伊。若人不会,别唤沙弥。”仰山告师沩山曰:“且喜闲师弟会祖师禅。”此无他,香严前言落阶级次第,后则否耳。

本来祖师禅对于名相不加重视,所以既非禅定度,今犹名禅;但上面所述中国种种禅名之演变分别,皆非无因而生,而是具有与禅法相关之意义,却非无关宏旨。

祖师禅法摒弃文字,不研经教,并非抹煞文字与经教的价值,万不可以为禅宗的大德说“三藏十二部是老僧的揩疮纸”,就以为禅宗和经教是脱了节。其实禅与教只是修行上下手方便的不同,接引学人作为法之微异,而彼此所契悟之理终无二致。禅宗离开了白纸黑字媒介,其作略又词简而明,且与诸经教义学,若合符节。此《楞严》所谓“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也,实不容误会!现举一则公案,亦可窥见禅宗和经教关系之一斑。

宋太尉陈良弼宴客,并供养圜悟、法真、慈受诸大禅师及当代住京之十大法师。有善华严者,为贤首宗法师中的佼佼者,极力发扬其排斥禅宗言论,当时告众曰:“我佛设教由渐而入顿,由小乘进入大乘,扫除空有,经历多劫,庄严万德,然后才能成佛。常闻现代禅宗门庭,仅仗一喝,一刹那间,即得转凡成圣,和佛陀的言教,大相径庭。现请座诸大禅德,当场一试。如果一喝,而能入我贤首五教者,则为正说;否则,便是魔道。”

是时净因继成禅师在座,遂谓彼曰:“这个问题,我可以使你明白,不需要三大禅师劳心。现依据贵宗判教来说:小教者,有义也。始教者,空义也。终教者,不有不空义也。顿教者,即有即空义也。圆教者,不有而有、不空而空义也。现我一喝,可入五教。”讲毕,遂震声一喝。问善华严者曰:“闻么?”答曰:“闻。”师曰:“此是小教。”又问曰:“闻么?”答曰:“不闻。”师曰:“此属始教。”又曰:“刚才说有,现在说无,现在的无,因有故无,不是绝对无。如果说有,却又是无,是‘不有不无’之终教。我一喝之时,有非真有,因无而有;无喝之时,无非真无,因有故无。此乃即有即无,即是顿教。刚才我的一喝,不作不喝用,不落有无,情解双忘,说有,纤尘不立;说无,横遍虚空。此一喝,可入百千万亿喝,百千万亿喝,不离此一喝,此是圆教。”净因禅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明明朗朗契入华严五教,在座缁素,大加喝彩;善华严者更佩服得五体投地,体会禅宗的智慧,是自然的活泼的流露,不加思索撬摸。

这段公案,虽类似戏剧式,然显示禅宗随手拈来,却和经论吻合无间。又此为禅师应用《楞严经》闻性不灭之教理,开出契入贤首五教之方便。其应机之作略固无不当,惟像这样始终不离经教,如语禅修本质,又属多余的啰嗦了。笔者此篇所说亦多此失,固不足为古德病也。

二、参禅与话头

自圭峰大师禅教一肩,提倡禅教合一,禅宗“蓦直去”的路,遂微生迂蹉;加之去圣已遥,行人根钝,禅德欲回旧路,别无方便,于是乎产生“参话头”。今时一谈禅宗,大家就会联想到“参话头”上,以为禅宗离不开话头,话头就是禅宗。此说虽不能予以绝对的否认,但亦非绝对正确。达摩禅初入中国,并没有教人参话头、起疑情,只因当时行人根利,稍一指点,则能彻见本性,体悟本来,所谓“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也。法灯五传至慧能大师,禅宗门庭大放异彩,亦是言下大悟,并无参话头之说。有人以为他开示惠明那几句话,是后世话头的开端!“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那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有类似“念佛是谁”、“谁拖死尸”、“娘未生前面目”话头;但当时六祖却没当作话头用,不过是“直指”的另一方便而已。嗣后众生根浅,不得立地悟彻本源,直指失效,相传禅宗祖师如永明寿、大慧杲、万峰蔚辈,遂不得改弦易辙,设立话头,以一句毫无把柄、毫无义味的话,令人发起疑情,截断现业流识,期于一旦打开黑漆桶子,敞启解脱大门。

三、疑情的生起和运用

“大疑大悟,小疑小悟”,差不多成为宗门的惯话,亦可证明疑情在参禅门庭的重要性。可是起疑情却是初学人的一大难关,不少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疑情始终起不来,使他学禅的信念和希望受到了严重的打击。然而,出世法的修习,有时亦不离世间法的原则,就以物理学中力的功能,作为学禅的参考,力的功能发生,有三种要素,即是大小、方向、作用点。这三种要素,倘不能运用得当,就不能生起功能了。禅人疑情的生起,亦须配合各种生起条件;否则,哪怕历经多劫,仍是“缘木求鱼”。

起疑情,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呢?现在简单地与大家介绍:

一、无我的观念的确立。众生最大的妄执,执身为我,如参“念佛是谁”或“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这种无我观念,就不能不建立;否则,念念有个我在,疑情定起不来。如何方能把这种观念建立起来?请参考第一篇《学禅方便谭》,限于篇幅,于此恕不赘述。

二、起疑情的方法,在用功的过程中,如果不得其法,终难如其所望。学禅行人,往往深感禅宗不易入手,对方法的运用上是否恰当,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究竟怎样才是正确的运用呢?现在就用一个最普遍采用的话头来作例子。禅宗的话头,没有固定的方式,而由禅德相机给予,所以话头上亦如众生的心相,千差万别,为数甚多。最普通的有“如何是祖师西来大意”“如何是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谁教你拖这死尸来”“念佛是谁”……惟近代禅门,多参“念佛是谁”。现在,就从这个最普遍的话头,说明用功方法。学人先端正姿势,回光返照,使内心妄想,由粗变细,再念佛数声,然后参此能念佛的是谁?念佛的是什么东西?因为吾人先有建立此身非我的观念在先,即知此能念佛者非此四大假合之身。然既念佛非身,到底又是什么东西呢?自然会起疑情。倘或疑情未起,还是照顾话头,寂寂惺惺地问下去,久之必起。又或疑情初起,必须绵绵密密地疑下去,久之可成大疑,那便真疑现前。但绝对不许对话头有了答案;一有答案,疑情之门闭塞。疑情愈大,精神愈集中,由一个话头生起一团疑情,引入定境而愈疑愈深,充塞两间,贯通三世,尽是此一疑情,乃至不疑而疑,那才是自己与疑情打成一片,而真疑不失。初用功的人,疑情初起,尚非真疑现前;真疑起了,亦尚未打成一片;此时忽疑忽散,时起时断。在其断时散时必须提起话头,回复疑情,久之,亦不难真疑现前;再假以时日,可望打成一片,直待磕着碰着,桶底脱落了。

三、时间的重要。在世间法上,无论做什么事情,必须要有相当的忍耐性,才能获致成绩的表现;学出世间法,更应具有高度的坚韧性,以方法来配合相当的时间,才能有个入处,直至大死一番处,打个转身,忽然会见娘生面。此时是否就算破了本参话头,多少还有问题,然至少已是大悟境界,可断言矣。一般行人,在修学的过程中,经过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没有消息,遂认为不是学禅根机,自甘放弃,这是缺乏殷重常恒心,非常可惜!此应自加检讨,究竟是方法上的问题?抑或是时间上的问题?如果时间上尚未成熟,遽要讨个消息,那就将使你在门外徘徊,永远不会有消息飞来。

四、三关和证悟境界

宗门将参禅证悟境界分为三关——三个阶段。三关之说,何时开始,公案上却无详确记载。宋代禅德多运用三句问题,反复探测学人境界。宗门称为三关,最显明的为黄龙慧南禅师,他常问学人:“上座生缘在何处?”学人未遑即答。又云:“我手何似佛手?”接着又云:“我脚何似驴脚?”使学人如堕五里雾中,咸认为龙祖的三大难关。后人竟以三关为三段证悟境界,命名初关(本参)、重关、牢关。又说有的行人一悟即三关透澈,有的一次透破二关,更多的是继续地参,逐一地破。就此可知三关并非固定的阶段。又有人竟以数理而相配合,谓破初关得人空,破重关得法空,破牢关证空空。这种说法,后人并无异议,究是赞同抑或是不予理睬,殆难言矣。要之,凡是证悟的境界,当非笔墨和言论所能描出,古德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五、境界的发生与处置

学禅行人,应注意的是魔境,古德谆谆告诫着:“宁可千日不悟,不可一日着魔。”着了魔,不但前功尽弃,且可妨碍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演成莫大的悲剧,进而影响到群众对禅门一法起了“敬而远之”的心理,不敢尝试,更是罪过。

学禅是否能够着魔?学深了,实在有种种境界现前,但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危险和可怕。倘能处理得当,则可“化干戈为玉帛”,增加一场经验,养成雄厚的道力。参禅中的魔境,虽然千差万别,形形色色,不外分为外魔和内魔,但不管是外魔或内魔,均不外唯心所现。魔境的现前,亦因人而异,唯应付的方法,勿恐怖,勿慌张,提起功夫消除心念,无论顺境逆境,万勿执著,执则成病。现在举参禅最易发生之魔境,简略介绍如下:

(一)定魔:有时能一坐五六日或十余日,不需饮食,而面色红润。

(二)慧魔:心地灵明,看书一目十行,或出口成章,或对过去或未来或现在之事物,有能明了或看见。

(三)喜魔:心身愉快,乐不可支,或歌舞于市,目无众生。

(四)慈魔:顿觉众生大苦,慈悲满怀,观众垂泪。

(五)神通魔:眼见大千世界了如指掌或遥闻诸佛说法如在耳边。

魔境的发生,并不一致,学禅行人,请研究《楞严经》,即可明其大概。

六、结论

中国的禅宗不仅为南传佛教所望尘莫及,据灯史记载,在我国成就之人亦称最多。现在欧美各国佛法的传入,极受当地人士的欢迎,尤其是修禅定之风最盛。但据调查所得,欧洲一带所学的是南传禅法,多采用数息入定法;美国虽然有临济禅和曹洞禅,为日人传入,但闻早非我国临济、曹洞两家宗风。笔者诚恳希望我国缁素,对这一殊胜法门,多多研习,树起宗门大纛,并发展到海外去,所以不惮辞费,想将中国禅宗之所以为中国禅宗者,向读者介绍一个轮廓。

要而论之,禅宗肇始于《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所载:“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印度第二十八代祖达摩东来,一花开五叶至六祖能大师而大衍大扇。我国唐宋时代,祖庭鼎盛,禅德踵兴,皆以活言句、奇动作,逗机接人,或棒或喝,立令行者情断眼明,所以用不着一切经教,免落知解而塞自悟之门;亦不立长坐禅定之功课,无有一法可当情,以免执有定法。此为中国禅宗盛时之独特宗风。后以学人根钝,乃开设参话头之方便,教人离心、意、识参。话头本质亦为活言句,即此一话头便直送成佛。自明代多参“念佛是谁”,直至现代如是,原是欲以“念佛是谁”一活句而普应群机,浸于不知不觉间,因参借了念佛方便而微失其独特祖风。于是方便微异,面目渐非,禅法乃成为修净之方便,纯然依修禅成就之人遂少。推之禅密双修,禅教合一等亦复如是,故今谈中国禅宗,不禁感慨系之!

我佛为应众生种种差别之机,开示许多法门。无论任何法门,契机便是妙法,喻如对症便是良药,所以法法平等。又所以佛说每一经教皆赞为无上妙法,依教奉行,便有无量功德,虽小乘经典亦作如是说,盖就契机者而言也。今笔者写的是中国的禅宗,当然应彰其殊胜,亦犹写到别宗或某一经或某一论亦必各以殊胜许之也。弘法者“广集法药是为救人的”,对诸病人,开诸药方,原是至当的,以闻法大众中机不同故。可是,对求诊之某一病人却不可教令同时服下多种性能不相调和之药,以致其中对症药效力减低。否则,到病不得好时,大家不说错在诸药杂投,反怪医药不良,亦太冤矣!说来真是可怜!我国好好的禅宗法药,宋后竟被多种所谓“双修”,一种所谓“合一”,弄得失去“君”药主位,沦为“臣位佐使”,遂难得一出头地了。今以中国禅宗为题,不得不唯望学佛求法者,确信“条条大路通罗马”,但须选择自己合适的一条路一直行去,必能到达目的地;既不可左顾右盼在路上蜿蜒徘徊,踟蹰不进;更不可痴想一身二足同时踏着两条以上的路前进,须知那是不可能之事,也就到不了罗马。所以修学佛法必须一门深入,精进不懈,尤其禅宗必须把握其特色,凭借自力,一空依傍,特立独行,直契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所谓“妙高峰上从来不许商量”,哪许你扶篱摸壁!末了,愿诸行者“但信佛无诳,莲花从口出”;不要“为天下老和尚舌头所瞒”!对笔者当亦不得例外。上来所说皆是葛藤,应作如是观。

华严者曰:“闻么?”答曰:“闻。”师曰:“此是小教。”又问曰:“闻么?”答曰:“不闻。”师曰:“此属始教。”又曰:“刚才说有,现在说无,现在的无,因有故无,不是绝对无。如果说有,却又是无,是‘不有不无’之终教。我一喝之时,有非真有,因无而有;无喝之时,无非真无,因有故无。此乃即有即无,即是顿教。刚才我的一喝,不作不喝用,不落有无,情解双忘,说有,纤尘不立;说无,横遍虚空。此一喝,可入百千万亿喝,百千万亿喝,不离此一喝,此是圆教。”净因禅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明明朗朗契入华严五教,在座缁素,大加喝彩;善华严者更佩服得五体投地,体会禅宗的智慧,是自然的活泼的流露,不加思索撬摸。

这段公案,虽类似戏剧式,然显示禅宗随手拈来,却和经论吻合无间。又此为禅师应用《楞严经》闻性不灭之教理,开出契入贤首五教之方便。其应机之作略固无不当,惟像这样始终不离经教,如语禅修本质,又属多余的啰嗦了。笔者此篇所说亦多此失,固不足为古德病也。

二、参禅与话头

自圭峰大师禅教一肩,提倡禅教合一,禅宗“蓦直去”的路,遂微生迂蹉;加之去圣已遥,行人根钝,禅德欲回旧路,别无方便,于是乎产生“参话头”。今时一谈禅宗,大家就会联想到“参话头”上,以为禅宗离不开话头,话头就是禅宗。此说虽不能予以绝对的否认,但亦非绝对正确。达摩禅初入中国,并没有教人参话头、起疑情,只因当时行人根利,稍一指点,则能彻见本性,体悟本来,所谓“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也。法灯五传至慧能大师,禅宗门庭大放异彩,亦是言下大悟,并无参话头之说。有人以为他开示惠明那几句话,是后世话头的开端!“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那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有类似“念佛是谁”、“谁拖死尸”、“娘未生前面目”话头;但当时六祖却没当作话头用,不过是“直指”的另一方便而已。嗣后众生根浅,不得立地悟彻本源,直指失效,相传禅宗祖师如永明寿、大慧杲、万峰蔚辈,遂不得改弦易辙,设立话头,以一句毫无把柄、毫无义味的话,令人发起疑情,截断现业流识,期于一旦打开黑漆桶子,敞启解脱大门。

三、疑情的生起和运用

“大疑大悟,小疑小悟”,差不多成为宗门的惯话,亦可证明疑情在参禅门庭的重要性。可是起疑情却是初学人的一大难关,不少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疑情始终起不来,使他学禅的信念和希望受到了严重的打击。然而,出世法的修习,有时亦不离世间法的原则,就以物理学中力的功能,作为学禅的参考,力的功能发生,有三种要素,即是大小、方向、作用点。这三种要素,倘不能运用得当,就不能生起功能了。禅人疑情的生起,亦须配合各种生起条件;否则,哪怕历经多劫,仍是“缘木求鱼”。

起疑情,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呢?现在简单地与大家介绍:

一、无我的观念的确立。众生最大的妄执,执身为我,如参“念佛是谁”或“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这种无我观念,就不能不建立;否则,念念有个我在,疑情定起不来。如何方能把这种观念建立起来?请参考第一篇《学禅方便谭》,限于篇幅,于此恕不赘述。

二、起疑情的方法,在用功的过程中,如果不得其法,终难如其所望。学禅行人,往往深感禅宗不易入手,对方法的运用上是否恰当,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究竟怎样才是正确的运用呢?现在就用一个最普遍采用的话头来作例子。禅宗的话头,没有固定的方式,而由禅德相机给予,所以话头上亦如众生的心相,千差万别,为数甚多。最普通的有“如何是祖师西来大意”“如何是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谁教你拖这死尸来”“念佛是谁”……惟近代禅门,多参“念佛是谁”。现在,就从这个最普遍的话头,说明用功方法。学人先端正姿势,回光返照,使内心妄想,由粗变细,再念佛数声,然后参此能念佛的是谁?念佛的是什么东西?因为吾人先有建立此身非我的观念在先,即知此能念佛者非此四大假合之身。然既念佛非身,到底又是什么东西呢?自然会起疑情。倘或疑情未起,还是照顾话头,寂寂惺惺地问下去,久之必起。又或疑情初起,必须绵绵密密地疑下去,久之可成大疑,那便真疑现前。但绝对不许对话头有了答案;一有答案,疑情之门闭塞。疑情愈大,精神愈集中,由一个话头生起一团疑情,引入定境而愈疑愈深,充塞两间,贯通三世,尽是此一疑情,乃至不疑而疑,那才是自己与疑情打成一片,而真疑不失。初用功的人,疑情初起,尚非真疑现前;真疑起了,亦尚未打成一片;此时忽疑忽散,时起时断。在其断时散时必须提起话头,回复疑情,久之,亦不难真疑现前;再假以时日,可望打成一片,直待磕着碰着,桶底脱落了。

三、时间的重要。在世间法上,无论做什么事情,必须要有相当的忍耐性,才能获致成绩的表现;学出世间法,更应具有高度的坚韧性,以方法来配合相当的时间,才能有个入处,直至大死一番处,打个转身,忽然会见娘生面。此时是否就算破了本参话头,多少还有问题,然至少已是大悟境界,可断言矣。一般行人,在修学的过程中,经过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没有消息,遂认为不是学禅根机,自甘放弃,这是缺乏殷重常恒心,非常可惜!此应自加检讨,究竟是方法上的问题?抑或是时间上的问题?如果时间上尚未成熟,遽要讨个消息,那就将使你在门外徘徊,永远不会有消息飞来。

四、三关和证悟境界

宗门将参禅证悟境界分为三关——三个阶段。三关之说,何时开始,公案上却无详确记载。宋代禅德多运用三句问题,反复探测学人境界。宗门称为三关,最显明的为黄龙慧南禅师,他常问学人:“上座生缘在何处?”学人未遑即答。又云:“我手何似佛手?”接着又云:“我脚何似驴

脚?”使学人如堕五里雾中,咸认为龙祖的三大难关。后人竟以三关为三段证悟境界,命名初关(本参)、重关、牢关。又说有的行人一悟即三关透澈,有的一次透破二关,更多的是继续地参,逐一地破。就此可知三关并非固定的阶段。又有人竟以数理而相配合,谓破初关得人空,破重关得法空,破牢关证空空。这种说法,后人并无异议,究是赞同抑或是不予理睬,殆难言矣。要之,凡是证悟的境界,当非笔墨和言论所能描出,古德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五、境界的发生与处置

学禅行人,应注意的是魔境,古德谆谆告诫着:“宁可千日不悟,不可一日着魔。”着了魔,不但前功尽弃,且可妨碍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演成莫大的悲剧,进而影响到群众对禅门一法起了“敬而远之”的心理,不敢尝试,更是罪过。

学禅是否能够着魔?学深了,实在有种种境界现前,但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危险和可怕。倘能处理得当,则可“化干戈为玉帛”,增加一场经验,养成雄厚的道力。参禅中的魔境,虽然千差万别,形形色色,不外分为外魔和内魔,但不管是外魔或内魔,均不外唯心所现。魔境的现前,亦因人而异,唯应付的方法,勿恐怖,勿慌张,提起功夫消除心念,无论顺境逆境,万勿执著,执则成病。现在举参禅最易发生之魔境,简略介绍如下:

(一)定魔:有时能一坐五六日或十余日,不需饮食,而面色红润。

(二)慧魔:心地灵明,看书一目十行,或出口成章,或对过去或未来或现在之事物,有能明了或看见。

(三)喜魔:心身愉快,乐不可支,或歌舞于市,目无众生。

(四)慈魔:顿觉众生大苦,慈悲满怀,观众垂泪。

(五)神通魔:眼见大千世界了如指掌或遥闻诸佛说法如在耳边。

魔境的发生,并不一致,学禅行人,请研究《楞严经》,即可明其大概。

六、结论

中国的禅宗不仅为南传佛教所望尘莫及,据灯史记载,在我国成就之人亦称最多。现在欧美各国佛法的传入,极受当地人士的欢迎,尤其是修禅定之风最盛。但据调查所得,欧洲一带所学的是南传禅法,多采用数息入定法;美国虽然有临济禅和曹洞禅,为日人传入,但闻早非我国临济、曹洞两家宗风。笔者诚恳希望我国缁素,对这一殊胜法门,多多研习,树起宗门大纛,并发展到海外去,所以不惮辞费,想将中国禅宗之所以为中国禅宗者,向读者介绍一个轮廓。

要而论之,禅宗肇始于《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所载:“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印度第二十八代祖达摩东来,一花开五叶至六祖能大师而大衍大扇。我国唐宋时代,祖庭鼎盛,禅德踵兴,皆以活言句、奇动作,逗机接人,或棒或喝,立令行者情断眼明,所以用不着一切经教,免落知解而塞自悟之门;亦不立长坐禅定之功课,无有一法可当情,以免执有定法。此为中国禅宗盛时之独特宗风。后以学人根钝,乃开设参话头之方便,教人离心、意、识参。话头本质亦为活言句,即此一话头便直送成佛。自明代多参“念佛是谁”,直至现代如是,原是欲以“念佛是谁”一活句而普应群机,浸于不知不觉间,因参借了念佛方便而微失其独特祖风。于是方便微异,面目渐非,禅法乃成为修净之方便,纯然依修禅成就之人遂少。推之禅密双修,禅教合一等亦复如是,故今谈中国禅宗,不禁感慨系之!

我佛为应众生种种差别之机,开示许多法门。无论任何法门,契机便是妙法,喻如对症便是良药,所以法法平等。又所以佛说每一经教皆赞为无上妙法,依教奉行,便有无量功德,虽小乘经典亦作如是说,盖就契机者而言也。今笔者写的是中国的禅宗,当然应彰其殊胜,亦犹写到别宗或某一经或某一论亦必各以殊胜许之也。弘法者“广集法药是为救人的”,对诸病人,开诸药方,原是至当的,以闻法大众中机不同故。可是,对求诊之某一病人却不可教令同时服下多种性能不相调和之药,以致其中对症药效力减低。否则,到病不得好时,大家不说错在诸药杂投,反怪医药不良,亦太冤矣!说来真是可怜!我国好好的禅宗法药,宋后竟被多种所谓“双修”,一种所谓“合一”,弄得失去“君”药主位,沦为“臣位佐使”,遂难得一出头地了。今以中国禅宗为题,不得不唯望学佛求法者,确信“条条大路通罗马”,但须选择自己合适的一条路一直行去,必能到达目的地;既不可左顾右盼在路上蜿蜒徘徊,踟蹰不进;更不可痴想一身二足同时踏着两条以上的路前进,须知那是不可能之事,也就到不了罗马。所以修学佛法必须一门深入,精进不懈,尤其禅宗必须把握其特色,凭借自力,一空依傍,特立独行,直契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所谓“妙高峰上从来不许商量”,哪许你扶篱摸壁!末了,愿诸行者“但信佛无诳,莲花从口出”;不要“为天下老和尚舌头所瞒”!对笔者当亦不得例外。上来所说皆是葛藤,应作如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