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三学增上

2023-10-29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第三篇 三学增上

壹 何谓三学增上

三学是指戒、定、慧,是佛教的实践纲领,是学者所必修的课目。《翻译名义集》说:防非止恶为戒,息虑静缘为定,破恶证真为慧。此三学又称三无漏学,漏就是烦恼和非究竟的意思。因为戒定慧三学可以断除一切烦恼而获得究竟的妙智,所以又称为三无漏学。

此外,诸经论中每说起此三学,多冠以增上二字,称为增上戒、增上心(即定学)、增上慧,此增上有殊胜的意味,因为学此三法可达无上涅槃功德殊胜,所以又称三增上学,或三胜学。

贰 三学的内容

一、戒学

(一)戒的意义

戒,梵语尸罗,或波罗提木叉,意指行为、习惯、道德、虔诚。《大智度论》卷十三说:尸罗,此言性善,好积德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或受戒积德,或不受戒积德,皆名尸罗。《四分律》卷三十五说:波罗提木叉者,戒也。自摄持威仪、住处、行根、面首、集众善法,三昧成就。这是说戒是善法的初基,善法的依住处,一切定慧等功德,都由持戒而成就。

依广义而言,戒通善恶,凡是善恶习惯都可以称为戒,例如好习惯称为善戒(又作善律仪),坏习惯称为恶戒(又作恶律仪),然一般是指净戒、善戒,特别是指佛教徒的戒规,有防非止恶的功用。

据《菩提资粮论》卷一载,尸罗有习近、本性、清凉、安稳、安静、寂灭、端严、净洁、头首、赞叹等十义。个中,自清凉以下是净戒的再转释。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依处,也是实践道的基本;止罪积德,是戒的总相,守戒是实践修道的表现。

唐代道宣律师在《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中,以戒法、戒体、戒行及戒相四点,说明戒的要义:

1.戒法:是陀制定的律例,作为行者的规范,此禁戒的律例,如不杀、盗、淫、妄等。

2.戒体:是受戒法时,在行者身心上所发得而领纳在心中的法体,有防非止恶的功能。

3.戒行:发得戒体后,护持身、口、意三业不犯过失的如法行为。

4.戒相:戒行表现在外,其美德光鲜威仪,可为人法度模范,让人生起敬信之心的相状。

个中,戒体最为重要,它是受戒者在三宝前发誓持戒时,心里所产生的一种转变,能在将来策励止恶修善的力量,甚至在梦中也能发挥功用,不毁禁戒。所以在领受戒法时,必须秉持一颗至诚恳切的心,将戒体纳入自身,才能达到受戒的效果。

经典中常以各类譬喻来说明戒的重要性,略举数则如下:

1.戒如良师:黉舍的师长教师教导学生世间的常识,戒律的师长教师则引导我们若何使三业清净,延续我们的法身慧命。是以,陀在《遗教经》中说: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闇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

2.戒如轨道:走路时,假如依街道指标,就不会走入岔路;汽车行驶,假如人人遵守交通规则,就不会发生车祸。戒律有防非止恶的功能,遵守戒律的轨则去做,就不会起惑造业,遭遇苦果。

3.戒如城池:古代国家设有城墙和护城河,以防止敌国的侵犯;现代各国之间,也讲究国防的扶植,以保卫国民的安然。戒就像围墙城池、国防扶植一样,能巩固我们的慧命道业,不被五欲六尘的响马所侵犯。陀在临入灭时,几回再三告诫学生们:当持净戒,勿令毁缺。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之住处。唯有受持净戒,才能使慧命长固久安。

4.戒如水囊:在外旅游的人,备有水囊才能解除干渴。人生旅途也会有许多烦忧热恼,唯有依靠戒的清凉甘露,才能够消除热恼,洗涤尘垢,所以戒含有清凉的意义。

5.戒如明灯:在黑夜大海中流散的船只,靠著灯塔的照射,得以安然泊岸;夜归的人,藉著路灯的照明,得以安然回家。学修道也必须藉著戒的明灯,照破无明烦恼,使迅速找回清净的自性,到达解脱的彼岸。

6.戒如璎珞:世俗的人以项炼首饰来装扮自己,学修行的人,以守持净戒来肃静自己的德性。戒行清净的人,好比戴上了道德的璎珞宝冠,人身自然肃静。

(二)戒的类别

从戒的各类分类,可以略知持戒的内容与方法:

1.通戒与别戒:通戒指七通戒偈,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教。诸出世之初,因为学生清净,所以不须别制禁戒,是以以一偈涵摄诸戒。后情因为僧团宏大,良莠淆杂,不得不在枝末上别别安立戒条,称为别戒,也就是为僧团七众所互异制定的戒律。

2.止持戒和作持戒:护持所受的戒体,停止恶业的做作,称为止持戒;策励修习善业的行为,就是作持戒。七通戒偈中的诸恶莫作属于止持戒,是消极的作为,众善奉行则属作持戒,是积极的行持。

3.性戒和遮戒:陀针对本质上是罪恶的行为所立的戒,称为性戒;假如本质并非是罪恶的,然而轻易产生讥嫌,或诱发其他本质上是罪恶的行为,则称为遮戒。例如:杀生、偷盗、邪淫、妄言等行为,无论教是否制戒,国家是否订法,本质上为天理所不容,是社会所公认的罪行,陀为之制戒,属于性戒;喝酒本身不是罪恶,然则,喝酒轻易令人落空理智,转而犯下杀、盗、淫、妄等罪行,陀为之制戒,属于遮戒。从性、遮这两种戒,可以看出陀制戒所斟酌的层面是十分圆满的。

4.声闻戒和菩萨戒:声闻戒指声闻乘所受持的戒律,如四分律、十诵律等。菩萨戒指大乘教所受持的戒律。菩萨戒的内容是三聚净戒,如《璎珞本业经》所说的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摄律仪戒断一切恶,摄善法戒积集一切善,饶益有情戒摄受一切众生。声闻戒与菩萨戒的差别在那里呢?《分别经论》卷二说:声闻戒,重视形式,动则越仪,有如膝上花,动则闭幕;菩萨戒,重视心行,不拘外轨,有如头插花,行止不动。

5.在家戒和削发戒:门里的七众学生──优婆塞、优婆夷、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比丘、比丘尼,所受的戒律不合,略述如下:

(1)在家戒:如优婆塞(upsaka近事男)、优婆夷(upsik近事女)等信持的五戒、八戒,称为在家戒。亲近承事三宝的在家男女,于皈依三宝后,首应受持五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言、不喝酒。受持五戒后的在家男女,可随分随力,进一步受持八关斋戒。八关斋戒是在一日夜间守持削发的八条净戒,因为只受持一日,所以与削发戒尽形寿受持不合。八戒是在五戒以外,加上:不著香花蔓(不香油涂身)、不观听歌舞、不坐卧高广大床三戒,及不非时食一斋,并将五戒中的不邪淫戒改为不淫戒。

(2)削发戒:依品类不合,又可分为下列三种:

a.沙弥戒与沙弥尼戒:削发要先受沙弥与沙弥尼戒,进一步才受具足大戒。沙弥、沙弥尼受持十戒,即八关斋戒加上不捉持生像金银宝贝戒。

b.式叉摩那戒:沙弥尼在受比丘尼戒前,必须先修学六法,二年时代内戒行清净,无有毁犯,才能受持比丘尼具足大戒。这一段时代就称为式叉摩那,所修的六法为不杀畜生、不偷三钱、不摩触、不小妄言、不喝酒和不非时食等六种戒法。

c.具足戒:凡沙弥受持十戒清净,或沙弥尼增受六法无犯,年纪已达二十岁以上,可进受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因为与其他在家削发戒比拟,戒品具足,故称具足戒。

具足戒的条则很多,若依其原因及罪性,大致可分成七项:

A、波罗夷:梵语prjika,意译断头、极恶、无余、不共住等义。在僧团里,假如有人犯下嗔心杀人、不予而取、贪婪***和妄言证果等四重禁戒个中的一条,就是犯了波罗夷罪,必须逐出僧团,不能共住。

B、僧残:梵语samghvsesa,意思是犯了很严重的戒,如同风烛残年,濒临灭亡的人,必须向僧众懊悔,以全残命。在律典中,共有十三条僧残法,如蓄意毁谤、破和合僧等,都属于僧残罪。

C、不定:指犯戒有无轻重尚不明确,须视当时情况来作判断,也就是所谓的嫌疑罪。有二条戒规属于不定法。

D、波逸提:梵语pyattika,意译堕、令堕、能烧热、应对治、应懊悔。波逸提有舍堕与单堕两种,意思是说,凡是犯了此罪而不懊悔,将堕入恶趣,是以称为堕。

a舍堕:必须尽舍所犯的财物于僧前,藉以舍去相续的贪心及洗清罪恶。舍堕下共有三十条戒,大都与日常衣物器具有关,例如把多余的衣物收藏起来,不肯转送给他人,跨越十天以上不用,就是犯了舍堕法。

b单堕:是指只要向他人懊悔,就可以获得清净的堕罪。单堕共有九十条戒法,例如应用离间语属两舌语戒,言行不符属小妄言戒。

E、波罗提提舍尼:梵语pratideanya,意译为向彼悔、显示、说罪,是向对方懊悔就可以除灭的罪。共有四项戒属于提舍尼,例如世时,不自己入城讨饭的比丘就是犯了提舍尼戒。

F、突吉罗:梵语duta,意译恶作、小过、轻垢、失意、应当学。有关威仪方面的一百条戒法都属于突吉罗戒,是稍微的戒法,在戒本中将它纳入众学法内,是应当在大众中再努力进修的意思。有意违犯此戒者,须向上座比丘懊悔;非有意违犯此戒者,自行懊悔即可。例如衣装不整,行止有失威仪等都属于突吉罗。

G、灭诤:七条有关息灭诤论的戒律。例如当面对质、忆念陈述都属于灭诤的轨则。

从具足戒种类的完整,可以看出教僧团极具有现代民主法治的精神。

《杂阿含经》卷三十七中,陀对于戒有一番积极的解释:我当为说自通之法,倾听!善思!何等自通之法?谓圣学生作如是学,我作是念:若有欲杀我者,我所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杀彼?作是觉已,受不杀生,不乐杀生,如上说。我若不喜人盗于我,他亦不喜,我云何盗他?是故持不盗戒,不乐于盗,如上说。我既不喜人侵我妻,他亦不喜,我今云何侵人妻妇?是故受持不他淫戒,如上说。我尚不喜为人所欺,他亦如是,云何欺他?是故受持不妄言戒,如上说。我尚不喜他人离我亲友,他亦如是,我今云何离他亲友?是故不可两舌。我尚不喜人加粗言,他亦如是,云何于他而起骂辱?是故于他不可恶口,如上说。我尚不喜人作绮语,他亦如是,云何于他而作绮语?是故于他不可绮饰,如上说。如是七种,名为圣戒。

《四分律》卷一、《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一、《五分律》卷一、《十诵律》卷一中,曾举出陀制戒的十种意义:

1.使僧团大众能和合相处。

2.藉和合清净的僧团风仪来摄受僧众。

3.以戒法来调伏个性顽劣的众生。

4.使有罪者懊悔后,心坎获得清净快乐。

5.使修行梵行者能安住在法上,进德求学。

6.使未生信心的人生起信心。

7.使已生起信心的学生加倍果断学的信心。

8.使僧众言行有所规范而断除现在的烦恼。

9.使僧众断除烦恼后,进而产生定力,断除未来烦恼。

10.使处死得以长存,法得以久住世间。

可见持戒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为他人著想,而自愿受持的自通之法,也是使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之道。研读教的律典,可以发明无论是简单的在家五戒,或削发数百条戒律,都是慈悲心与菩萨道的具体表现。是以,我们在守持戒律时,应把握戒的基本精神,才不会拘泥于戒条的形式,而能与时俱进,发挥安顿身心、净化社会的功能。

二、定学

(一)定的意义

定,梵语samdhi,音译三昧、三摩地。能令心专注,远离狼藉浮沉,而达到平等安详的精神状态就是定,也称为禅定

禅定能产生一种力量,使我们不易为外境所转,而显发真如自性,长养法身慧命,所以又有定根、定力之称。

因为禅定有如斯大的功效,自古以来成为各大批派共行的修持窍门。陀时代,修习禅定早已普及当时印度的宗教界。教传到中国今后,中国的禅宗祖师们,将印度重视瞑思的风格,融入生活中,达到动静一如的定境,开展出中国独特的务实禅风,对于中国文化产生很大的影响,后来传到了日本,也蔚为风尚,经久不衰。现代科技文明极端蓬勃的欧美各国,纷纷回过火来,进修东方的禅定工夫,找寻心灵上的禅悦法喜。可见禅定是任何时空弗成或缺的精神食粮。

唐时圭峰宗密禅师曾将禅分为五类:

1.凡夫禅:无哲学或宗教内容,纯粹为治病或增进小我身心健康,或锤炼定力。因不再作深一层修持,不明死活之理,仍不免三界六道轮回

2.外道禅:对教界来讲,凡非法的窍门,都称外道。是指其心外求法而言。这种禅已具有哲学或宗教的内容。因其修持之目的,或为求生天,或为求神通,甚而为求特殊身手。修这种禅,即使上生天界,也是在三界六道轮回之内,所以称为外道禅。

3.小乘禅:乘是车辆的意思,小乘等于小车辆。能自己乘骑,而不能运载他人。这种禅已具法内容,高过凡夫、外道。其所证为无心定境界妄念不生,烦恼已歇。因其只为小我解脱轮回,不发心度众,故名小乘禅。

4.大乘禅:深具法的内涵,已见性悟道,懂得世间之妄见,并证入绝对无分其余实相,是内在性的表现。有奉献身心,济度众生的愿力。

5.最上乘禅:乃禅定中之极致,十方三世诸之所证,绝对生命的表现,且溶于最纯净的生活方法中。

(二)修定的方法

修习禅定可以从打坐开始著手。打坐经验久了,不管林下水边,岩洞冢间,甚至闹市街衢,都能够安然入定。然则初学的人,最好选择在室内,远离嘈杂的地方,比较能够收到效果。在室内,灯光弗成太亮,以免刺目刺眼;也弗成太暗,以防昏睡。最好能摆设像,燃香供,以摄心提念。坐禅的位置,应避免在直接通风、日烈、高显处,以免引起感冒伤风,或其他病症。

除了情况以外,也要重视饮食、衣著等问题。饭后一个小时之内不要打坐,因为此时血液集中在肠胃,既不合乎心理卫生,也轻易造成昏沉。肚子饥饿也不宜打坐,最好是七、八分饱。衣著方面以宽松、舒适、柔嫩为要,以免妨碍血液轮回。睡眠要充足,以免昏沉入睡,浪费宝贵时间。

上述的预备事项齐备今后,就可以开始打坐了。禅坐的方法,不外调身、调息、调心三项,略为说明如下:

1.调身──毗卢遮那七支坐法

(1)盘腿:有双盘和单盘两种。单盘就是把左腿放在右腿上,或把右腿放在左腿上,教称为半跏趺坐。双盘就是将两腿都盘起来,教称为全跏趺坐,即先将左脚放在右腿上,再将右脚放在左腿上,名吉祥坐;或先将右脚放在左腿上,再将左脚放在右腿上,名降魔坐,亦名金刚坐。假如无法双盘或单盘,两腿交叉架住,散盘也可以。只是盘起腿来,能够集中思惟,统一心意,比较能进入禅定的境界。

(2)结印:腿盘好了,双手要结印。先将右手仰放在肚脐下,左手置于右手上,(或相反),两个拇指轻轻相拄,两手臂自然紧贴腋下,这种结印方法称为法界定印,可以负气血通行。

(3)直脊:盘坐时,背脊自然挺直,如算盘珠子的叠竖。若身体衰弱或有病者,最初不能挺直,且任天由命,演习日久,自能逐渐竖直。但要留意,虽不是过俯,也弗成过仰,是自然之直。

(4)平胸:两肩稍微张开,使其平整适度,无歪斜现象。

(5)收颈:头须正直,颈项靠紧衣领,前颚略向下压住两条大动脉,保持从侧面看去,耳朵和肩膀成一向线,鼻柱与肚脐也在一条线上的姿势,可使五脏六腑功能运作优越。

(6)抵腭:收敛下巴,嘴巴轻闭,舌尖轻轻抵住门牙上龈的唾腺,以促进消化。

(7)敛目:将眼光收起来,初学者眼睛最好微睁,注视座前两、三尺的地方,以免昏睡。

此外尚须留意事项有:

(1)安座:上座之前,先将座处调剂安稳,使坐久之后,无不适之感。

(2)松带:手表、眼镜、腰带等一切束缚身体的物件,一律松开,使身体松弛,且不妨碍血液轮回。

(3)垫臀:无论初习或老修,肾部都须垫物,以松软为佳,厚薄随人而异,以能坐得四平八稳,不壅塞气脉即可。若是双盘,垫物可薄;若是单盘,垫物须厚。双盘而垫过厚,则上身不稳;单盘而垫过薄,则双腿轻易酸麻。

(4)裹膝:气候冷时,要包裹膝盖,使其暖和,弗成使风寒侵入,若风寒侵入,必得风湿症。即负气候热时,亦须留意。

(5)吐气:口吐浊气,先自鼻子深吸一口气,然后开口放出,弗成粗急,渐渐安静而吐,且作观想,想身中浊气随之而出。这样口吐鼻纳,重复再三。若身息调和,一次亦可。

(6)摇身:将身阁下摇动几回,然后端直,无倾斜之患。或者身体前倾,使尻部凸起,再渐渐将上身树直。

(7)微笑:使面部神经松弛,慈容可掬,心情即自然放松,若面部神色生硬枯槁,变成冷峻,心坎亦随之僵硬。

(8)勿有所靠:上身或背部弗成倚靠他物,若背部靠物,负气脉不能上行,反向心脏进步,严重者,易致吐血。

2.调息:也就是调节呼吸,使呼吸由粗重急喘到细微平均,才能使心意集中。息即呼吸,有四种相:

(1)风相:鼻中呼吸有声。守风则散。

(2)喘相:呼吸虽然无声,但进出结滞不通。守喘则结。

(3)气相:息虽无声,亦不结滞,但进出不细。守气则劳。

(4)息相:不声不结不粗,进出绵绵,若存若亡,精神安稳,心情愉悦。守息则定风。

喘气三种相,都是息未调和,而特意用心去调和,反而成为过患,不能达到坐禅静定之效。

举要言之,呼吸任其自然,不加控制。但平心泯念,而安住于寂然之境,久而久之,自能气沈丹田,脉解心开。

3.调心:我们的心念有如野马奔驰,猿猴跳跃,不易控制,假如不能调御心念,即使坐破蒲团也没有意义。数进出息、观想诸相好或法界光明、念、持咒、参话优等,都是制心一处的方法。《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以九种心住说明从最初摄心到成就正定的九个阶段,即:

(1)内住:最初捆扎其心,使心住于内,不外狼藉。

(2)等住:最初所捆扎的心,其性粗动,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所以次即于此所缘境界,以相续方便、澄净方便,挫令微细,遍摄令住。

(3)安住:若此心虽复如是内住、等住,然则仍然还会有失念,于外狼藉的时刻,是以一旦心一外散,急速觉察,摄心还住于所缘中。

(4)近住:此时已能做到不起妄念,心念不向外散失。因为妄念将起,就能预先觉知,先为制伏,不令此心远住于外,所以称为近住。

(5)调顺:深知定的功德,了知色、声、香、味、触相及贪、嗔、痴、男、女等十相是使心狼藉的过患,是以于彼诸相,调伏其心,不令流散。

(6)寂静:了知各种欲恚害等诸恶寻思及贪欲盖等诸随烦恼,能令心扰动,所以于诸恶寻思及随烦恼止息其心,不令流散。

(7)最极寂静:因为失念的缘故,如前所说的各类不正寻思及随烦恼暂现行时,随所生起,能不忍受,急速除遣断灭。

(8)专注一趣:有加行,有功用,无缺无间,于三摩地相续而住。

(9)等持:因为数修数习,数多修习,功夫闇练,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运相续,无狼藉转。

《释禅波罗蜜次序递次窍门》卷第三上以系缘止,即以系心五处为缘,令心不散。所谓系缘止是捆扎住攀缘的妄心于一处,使此妄心止息,而进入静止之境。

(1)系心顶上:因心昏沉多睡,所以将心息向上系。但若系之过久,则令人气浮,乍如风病,或似得通欲飞,弗成常用。

(2)系心发际:此处发黑肉白,轻易系住。或可产生白骨观。但若系之过久,则眼睛爱好向上瞻,或见到黄赤等色,如花如云,各种边幅,令人情想倒置,也弗成常用。

(3)系心鼻柱:鼻是风门,觉知前程入息,念念不住,易悟无常之理,且易心静,能发禅定。

(4)系心脐间:脐是气海,亦名中宫。系心在脐,可使血液下降,能除众病,或时内见三十六物,发特胜等禅定。女众则不宜多系此处,易得血崩之患。

(5)系心地轮:此在最下(座处地下),血气随心之缘系而下降,则四大调和,亦能发不净观。

这五法中以鼻柱、脐间(丹田)、地轮为最稳当,但应熟悉机宜,若身认为上浮,则应系缘于下,若认为沉重时,则应系缘于上。总之,修习者于修习过程中,须细加体会,如有过患,应知对治之法。

上座坐禅之时,是由粗至细,由动入静;下座之时,是由细至粗,由动出静,上座下座都弗成粗犷、卒暴,尤其下座,应该轻轻动身,安详而起,渐渐而行。若不如斯,因为坐禅傍边,心息寂静而住,气脉微细而行,如今下座过于顿促,令细法未散,住在身中,令人头痛,四肢僵硬,如得风劳一般,于下一坐中,会认为烦躁不安。

所以下座时,须留意一些事项:

1.宁神异缘:坐禅已毕,欲下座时,应先舒放其心,转换所缘,即全心专注于下座的动作。

2.开口放气:继而开口吐出浊气,观想气从百脉随意而散。

3.摇动上身:然后微微起动身体,再轻轻摇动肩、膊及手、头、颈。

4.次动二足:上身动过后,再动二足,使其完全柔嫩不僵硬。

5.摩诸毛孔:以双手搓热,分别遍摩全身各部分的毛孔。

6.手掩两眼:摩手令暖,轻拭两眼,认为舒适后,将手放下,然后张开眼睛。

7.热歇方出:坐禅时往往气血流畅,全身温暖,热度增高,有时出汗,须待身热稍退,出汗稍敛,方可随意行动。

打坐并不是为了求神通、灵异,它只是修定的一种方便窍门,最重要的照样要将禅定的工夫落其实生活上,而非走旁门左道。六祖惠能大师曾说:何名坐禅?外于一切善境,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又说: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所以,中国禅宗以搬柴运水、出坡作务来修习禅定,藉事练心,找回自己本来的面貌。因为明心见性才是禅定的最终目标。

三、慧学

(一)慧的意义

慧,梵语praj,音译般若,指洞悉真理的聪明,以其境界甚深如海,非世俗萤火小智所能比拟,所以平日直译为般若。一般宗教多重视崇奉或慈悲的层面,唯有教重视理性,追求聪明。教认为拥有般若聪明,才能分辨邪正真伪,断除烦恼;拥有般若聪明,才能自度度人,究竟解脱。大乘菩萨以般若聪明作为六度的上首,所以能悲智双运,济世利人。三世诸都是因为证得无漏聪明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所以经云:般若为诸之母。

(二)修三慧的方法

般若聪明是如斯的重要,我们应该若何修习呢?教将修慧分成三个阶段:

1.闻所成慧:由亲近善常识,听经闻法;或阅读典,从文义中生起信解所得的聪明。

2.思所成慧:以闻慧为基本,对法义深入思惟、观察,深刻体会法妙谛。要成就思所成慧,应按照陀所说的四依止──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来简择、审度,才能准确体会陀说法的究竟意义。

3.修所成慧:依据闻、思二慧理解法后,依照法义,精勤修持与定心响应的观慧,叫修所成慧。再由此有漏的闻思修慧,激发获得能所不二的般若实相慧,才能离烦恼而得解脱。

参 三学的重要性

有关三学的次序递次,《瑜伽师地论》卷廿八说:何缘三学如是次序递次?先于尸罗善清净故,便无忧悔;无忧悔故,欢乐安泰;由有乐故,心得正定;心得定故,能如实知,能如实见;如实知见,故能起厌,厌故离染;由离染故,便得解脱;得解脱故,证无所作究竟涅槃。如是最初修习净戒,渐次进趣,后证无作究竟涅槃。

由此可知,三学次序递次相倚,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趣入解脱,是吾人学弗成缺少的资粮,所以,在诸经论中多处说起三学,历代祖师大德也鼎力提倡此窍门。例如:

《杂阿含经》:三学具足者,是比丘正行。增上戒心慧,三法勤精进,英勇稳固城,常守护诸根。

《大方等大集经》:所谓戒定慧,无上陀罗尼,能令三业净,一切人所爱。

《海慧菩萨所问净印窍门经》:诸处死护持者,身语心业皆清净,戒定慧净亦复然,得解脱智善清净。

道安法师:世尊立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二者禅定,三者聪明。斯之三者,至道之由户,泥洹之关要。戒乃断三恶之干将也,禅乃绝分散之利器也,慧乃济药病之妙医也。

鸠摩罗什法师:持戒能折伏烦恼,令其势微;禅定能遮烦恼,如石山断流;聪明能灭烦恼,毕竟无余。

将三学的重要性归纳如下,激发人人的信心:

1.适合人类特点:经中说人有追求梵行、忍耐英勇、累积聪明等三项特点,是其余六道所不及,戒、定、慧三学与这三种特点相通,是我们进趣道的最佳门径。

2.息灭贪嗔痴:贪嗔痴是众生的三种根本烦恼,众生因为它们的存在而妄想倒置,造业轮回,所以又称为三毒。勤修三学,守持戒律,可以养成勤俭、喜舍、慈悲、布施的习惯,就能对治悭贪的缺点。嗔念起时,要用定来对治,修习禅定能使我们心虑澄净,碰到困境,就不会生起嗔心。善于运用般若聪明观照,就可以转烦恼为菩提。所以勤修戒定慧是熄灭贪嗔痴的良方。

3.经律论所诠:约三藏而言,经藏诠释定学,律藏诠释戒学,论藏诠释慧学,所以,修习戒定慧三学,在思惟和生活上能实践陀的教法。

4.涵摄八正道:八正道是四圣谛的主要内容,个中正语、正业、正命属于戒学,正见、正思属于慧学,正念、正定属于定学,正精进通于戒、定、慧三学。所以,依三学而行,是趣向解脱的正道。

5.相符六度行:大乘菩萨道以六波罗蜜为正行,个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恰是戒学的主要纲目,禅定归于定学,般若属于慧学。是以,三学是自他兼利,同登彼岸的舟船。

总之,三学的次序递次合乎现代教导方法,是福慧双修、行解并重的根本功夫,我们应该勤加修行,以悟入之知见,获得圆满幸福的人生。

下一篇:第一篇 心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