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之心
学佛之心

学佛:信、愿、行

2024-04-14 学佛之心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学佛:信、愿、行

导师从八个方面解读了“佛教徒的人生态度”。一方面,希望消除世人对佛教的误解;一方面,希望人们通过对佛教的正确认识,从中受益。

佛教是人生的大智慧。当我们的观念改变,知道选择什么,舍弃什么,知道怎么看世界,看人生,心态必然随之改变。而心态的积累会成为性格,性格的积累会成为生命品质。对照我自己的三观,在学习前后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消极和积极,代表我们的情绪、处事态度和行为方式。价值观不同,对消极和积极的评判完全不同。我们觉得什么重要,什么有价值,或是对什么感兴趣,被会被什么所吸引。没有参加修学前,我一直觉得知识最重要,我报了各种线上和线下课程,买了很多时间管理、知识管理、家庭教育、教育教学、占星等方面的书,也因此我对先生有偏见,觉得他不爱学习,从不看书,除了喝酒就是赚钱,是个庸俗消极的人。我们的婚姻一开始就没有被祝福,这样的生活我能忍多久?带着这样的观念,我内心一直处在关系的不平衡中,处理的方式要么是隐忍、板着脸,要么就是爆发指责与埋怨,直到我感受到无比痛苦且改造他无效时,我消极地选择了分居。那段时间里,我暴瘦了十几斤。直到遇到我人生中第一位心灵导师周煊,给自己的人生重新做了一次选择,命运就此转折,开启了积极的人生下半场。

消极的人生态度转变后,我待人待事的态度由悲观转向乐观,但是情绪有时会“乐极生悲”,因为人生总有烦恼,我的乐观更多的是活在“我执”中,过度使用意志力去自我催眠,无常人生带来了很多烦恼。恩师是一位佛弟子,她的课程中处处体现着我们佛教徒的人生态度。第一次课程,我学到了做个“原因人”。发生任何事情不急于去指责埋怨,先停下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一个动作让我的生活发生了变化,抱怨少了,思考和行动多了。学习《悲观与乐观》一章后,我学习到佛教修行重视中道,体现在人生态度上就是不悲不喜的中观。首先要具备正见。有了正见,生活上既不放纵欲望,也不一昧自苦;修行上,既要努力精进,也不过于紧绷,就像琴弦,不松不紧才能奏出妙乐。目前我离范仲淹先生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境界还有很大距离,但能正视生命现状,积极改善生命,已经在寻找痛苦之源,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的路上。

对照过去,以物喜的生活是常态。家中的物品不计其数都是在显示着我是一个多么贪欲之人。从小受到父亲的宠爱,对于好看的、特别的、喜欢的,我都任性得想办法要得到。这次疫情宅家期间,我做了一次彻底的衣物断舍离,竟整理出了上百件闲置的衣服,还有一堆有效期很近的护肤品。三级修学的财富观一课里我已学习到了少欲知足人生态度,这次整理时内心无比忏悔。佛教说戒为正顺解脱之本,少欲知足是幸福人生的保障,是保护环境的手段,也是修行解脱的助缘。我发愿此次断舍离后不再轮回,放下一己私欲,更要学习对一切有情建立无尽的悲愿。

想到寒假初期,宅家的我觉得好不容易有个假期,要好好放松。睡懒觉、追剧、刷手机。疫情爆发后,很多人恐惧新冠病毒,各种物资进行抢购。我也囤积了很多食物,大多是速食。疫情初期,我们每天在家就是三餐方便面、汤圆、水饺等。生活过得看似简单,但并不健康。一切发生乃缘起,断舍离不久后我就遭遇了大伯父的病重到往生,又恰在那一周我们学习了《重生还是重死》。佛教关注现实人生,以解除众生痛苦为使命,重视人的身份,重视当下的修行,对现实人生的改善,对现实人生的关怀。佛教也重视死后归宿,通过念死珍惜人身,策励修行;通过临终关怀给生命以指引。从伯父家回来后,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习下厨!选择这件事的主要原因上周分享过的看到爸爸的精神状态变化,坚持下厨已经快一个月了,现在全家的氛围更亲密柔和。和同事分享时提到这事,70后的同事们说我这个从小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终于改变了,这样做更接地气了,身上有烟火气了,非常为我高兴!

慈悲和智慧是菩萨道修行的两大核心。学佛最难的就是破除我执,如果光靠空性禅修,不少人会用不上力。如果借助纯粹的利他行,在关注众生的过程中,我执也会不断被弱化。下厨这件事也让我明白,我是一个义工,通过我的言行来服务大众。从家庭点滴开始,沉下心来。不仅如此,我还要以出世心做入世事。因为对于大乘佛子来说,不仅要发出离心,还要发菩提心;不仅要成就智慧,断除烦恼,还要成就慈悲,广度众生。慈就是帮助众生获得快乐;悲,是帮助众生摆脱痛苦。加入三级修学短短几个月,师兄们慈悲为大伯父助念,让我深刻体会到慈悲的修行不容易,真正的难度在于“大”!我发愿对一切众生发起慈悲心,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对众生的大慈大悲,是平等、清净、无限的大爱,我愿尽未来际地践行这种大爱!

这几年同事都说我是佛系燕子,我甚至沾沾自喜,很满意自己的这种状态。学习了《随缘还是进取》,我发现自己错了!我把随缘理解成了无所谓,随它吧!这是我的自我感觉,真正的随缘前提是以理性、开放的心态看清各种因缘,然后做出智慧的选择。这是主动明确的。我之前的随缘是给自己懒散的一个借口罢了,因上不努力,进取精进不足。这次写分享稿,我已经开启了工作节奏。和疫情期间的自由节奏对比,如何平衡好工作、家庭和修学?我首先把手机放下了,每天定时看手机,处理和发布信息。在工作时全身心处理工作,到点未完成的,考虑是否紧急。紧急的带回家安排一定时间做,不紧急的记录下来第二天继续做。这样安排下来,我的工作时间就完全被充满了,不再像以前在工作中会分心去刷手机,也非常有成就感。每天五点下班,我还能下厨炒菜,和家人快乐聊天。但是,我在修学上的进取做得很不够!三天满负荷的工作,每天四百多份作业的处理,晚上到家后再陪伴家人,到我的自主修学时间时,我感觉到学习效率的低下,连续两天都是十点不到就睡觉了。这次的分享稿也是今天晚饭后匆忙赶出来的。接下来如何调整节奏,让每天的自修时间和效率得到保障、提升,是我的努力进取方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