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学佛
在家学佛

信佛的人在家学佛如何入门秘籍

2024-04-08 在家学佛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信佛的人在家学佛如何入门秘籍

学佛是快乐的,尤其是初学佛时,好像突然打开了视野,天地陡然开阔起来一样,看什么佛经都觉得新鲜,这位祖师的讲经,那位大德的开示,华严宗、天台宗、禅宗都想了解,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无所适从、疲惫不堪,快乐变成烦恼,精进转为懈怠,慢慢地退失了初心,放弃了读诵、钻研经典。

在家学佛难,难在事务、家务繁忙之余,怎么挤出时间,以恭敬心、清净心、长远心读经;难在没有善知识的指导,没有系统的学习;难在面对“三藏十二部”,不知从何下手。如果有善知识的指导,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入门典籍,就能很快的找到修学佛法的门径,如果只凭自己的感觉去阅读佛经,可能读了很长时间,对于佛法的大意,对于经典的真正意趣,都无法真正的把握。到底应该怎样选择入门的经典呢?

在民国的时候,有一部《在家学佛要典》,将在家学佛应该读诵的佛经,分成了九个类别:应化缘起、初机法味、男子励行、妇女进德、明因识果、法海导游、修行法门、印证心源、涅槃垂诫,每个类别之下列出数目不等的佛经名称。这部《要典》从缘起到遗教,从初学到深入,从修行法门到印证,包罗较广,内容全面,从浩瀚的佛经中,特别为在家学佛的居士精心选择了如何修福修慧,如何处理各种社会、家庭关系等经典,堪称在家学佛的指南。
但是,这部书列出的经典,对于当下的在家学佛人,还是显得“庞大”了,下面结合现代的特点,简单列举一下《要典》中的典籍,便于在家学佛的人按图索骥、依次读诵。
应化缘起:《佛说无量寿经》等;
初机法味:《法句经》等;
男子励行:《善生经》、《优婆塞戒经》等;
妇女进德:《玉耶女经》、《优婆夷净行法门经》等;
明因识果:《地藏菩萨本愿经》、《十善业道经》等;
法海导游:《华严经》、《法华经》、《佛说四十二章经》等;
修行法门:《八大人觉经》、《佛说阿弥陀经》、《准提大明陀罗尼经》等;
印证心源:《心经》、《金刚经》、《楞严经》等;
涅槃垂诫:《佛遗教经》等。

还有一种方法,可以从宗派典籍入手。佛教传入中国后,先后形成了八大宗派,各个宗派从思想内涵、说教因缘、修行方法等方面,广开方便之门,从“三藏十二部”中“海选”出各自依据的主要典籍,为修学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便利。
华严宗主要依据经典有《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十地经论》;
唯识宗主要依据经典有《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
天台宗主要依据经典有《妙法莲华经》、《摩诃止观》;
三论宗主要依据经典有《中论》、《百论》、《十二门论》;
净土宗主要依据经典有《阿弥陀经》、《无量寿经》;
禅宗主要依据经典有《楞伽经》、《六祖坛经》;
律宗主要依据经典有《四分律》、《五分律》;
密宗主要依据经典有《大日经》、《金刚顶经》。
另外还有大家比较熟悉的《楞严经》、《金刚经》、《地藏经》等经典,都可以作为入门典籍。每部经典都能悟入法性,进入佛法大海,从生死轮回的此岸渡到解脱成就的彼岸。
佛陀说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众生八万四千烦恼,历代祖师将佛法比喻为一个综合性医院,在这个医院里能够治疗各种病痛。八大宗派就像医院里的八个科室,标明途径,不同病症的人们,针对自己的病况,可以方便快捷地找到就医的地方。

虚云老和尚的弟子、现代禅宗大德净慧老和尚,根据起信、发心、皈依、守戒、自利利他,般若为先导,禅定为根本的修学次第,为一般在家信佛、学佛的人选编了十种经典:
《随念三宝经》、《八大人觉经》、《吉祥经》、《善生经》、《优婆塞戒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普贤菩萨行愿品》、《金刚经》、《心经》、《六祖坛经》,其中《随念三宝经》是当代从藏文大藏经中译出,《吉祥经》是当代从南传大藏经中译出,其余八种都是古德翻译的经典。
这十部经典从初发心,忆念三宝,以戒为师,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到广修福慧二种资粮,比较系统地提示了佛教的修学次第。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读诵经典是进入佛法的门径,读经可以启智,读经可以净心,读经可以明了佛法旨趣,走上正确的修行途径。初学佛法,可以从以上三种“入门推荐”中,选择依次读诵的经典,找到适合自己的入门途径,深入佛法大海。

很多人都以为佛学很不容易懂,因为专门性的名词太多、经典太多、教理思想的派别也太多,初进佛门的人,颇有望洋兴叹而不知何取何舍的困难。因此,佛学两字,对于一般人来讲,的确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其实,释迦牟尼佛宣讲的佛法,是将他亲自体证到的如何成佛的方法,告诉了我们。他的目的是希望一切的人,都能依照他教的方法来修学。他没有希望他的教义,被视为一派哲学的体系,当然不会希望学者们把他所证得的佛法,看作一门学术,放到研究室和图书馆里去,让人家用科学方法去研究它。

从佛教的根本之理而论,只有学佛,没有佛学。学佛,是信仰佛教的目的,唯有学佛,始有转凡成圣而至成佛的可能;佛学,是研究的一门人文科学,它能告诉我们佛教在形态和地域上的演变,以及在思想上的发展,也就是将佛教的教团史和教理史,作各种角度的分析和考察,而视之为佛教的考古学、社会学、文学和哲学,它并不负有劝人信仰和实践的责任。

一般人所说佛教的难懂,是指的佛学,而不是学佛。因为,释迦牟尼佛当时向弟子们宣说的佛法,如果是难懂的话,他的教化,便不可能普及到各阶层去,即使现在,我们从比较原始的佛经中,仍可体味到,释迦佛陀的教义,相当朴实,与一般人的生活行为有密切关系。

学习成佛的方法
佛教,是无神论的宗教。不像其他一神论的宗教,虽然也有各种对于道德生活的教训,那是为了求得神的眷顾和救济,信徒们才去遵守那些所谓神的启示,因为他们相信他们所信的经典中记载的神,是宇宙间唯一的、至高的、至大的、至尊的,人们除了接受神的启示,没有别途可以选择。

所以,他们是因为神的权威,而遵守道德生活的教训,他们无权因为遵守道德生活而求达到与神同等的地位,甚至也无权向神要求,非把他们救济到天国去不可。

这在佛教,颇不相同,佛教以为,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是由我们生活在这环境中的每一个人的业力感得的,也就是说:我们在过去的无数生死之中,造作了无数的行为,结果便形成一个让我们共同来接受和生存的自然环境。所以,佛教不承认宇宙间有任何绝对权威的神。

佛教,同样强调信仰的重要,那是信仰释迦佛陀所说的法──成佛的方法,绝对正确,绝对真实。因此,佛教徒虽将佛陀视为崇拜的对象,但是与他们的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宁可说是佛陀的教法。依照佛陀所示的生活方式来做,渐渐地,便能达到解脱一切身心苦恼的目的。佛陀,是从一切的身心苦恼中得到了解脱的人,也是至高、至大、至尊的超世界和超宇宙的伟大人格,但是,佛陀的伟大,虽充满于时间与空间,却不占固定的时空位置,所以,人人可以成佛。

释迦佛陀在世的时代,随缘开示,应机教化,所说的佛法很多,归纳起来,不出戒、定、慧三个项目的范围。世间可学的东西很多,那些都是苦乐相对的、有限的、得失交替的,变动无常的,所以佛教称其为有漏之学。戒、定、慧名为三无漏学,学这三项东西,可以防止所得成果的漏失,继续学到佛的程度为止。戒、定、慧虽分三个项目,事实上有连锁的关系,如同一物的三个支点,缺一不可。要想求得智慧,须先有禅定的工夫,如希望得到禅定工夫,须先有持戒的宗教生活;持戒的宗教生活越清净,越可助成高深的禅定,在深定之中,便能产生超人的智慧;回转头来,再以智慧的判断和选择,来指导持戒的宗教生活,来监别禅定工夫的深浅和邪正。

戒的定义是:有所不为,有所不得不为。通常的人,仅以为佛教的戒是消极地防止犯罪,事实上,那只是就有所不为的一点而言。这点固然重要,站在大乘佛教的立场,有所不得不为的积极态度,更为重要。损人利己和损人不利己的行为,佛教徒不可有,此为消极的要求;自利利人乃至损己利人的行为,佛教徒不可没有,此为积极的要求。

一个初信佛教的人,当做到第一点要求,信佛学佛较久的人,必须从第一点进展到第二点,第一点是止恶,第二点是行善;止恶是自利,行善是利他,有了自利的基础,而不推展利他事业的话,便无从达到成佛的目的。因为,戒的内容,是从「贪」、「嗔」、「痴」的凡夫行为,净化复转变为「喜舍」、「慈悲」、「智慧」的圣者行为。

佛教的戒,因出家与在家的分别,有繁简不同的要求。对在家居士而言,共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的五条,称为五戒。此与其他宗教一样,凡是宣誓信仰佛教的人,从开始接受佛教信仰的同时,便也接受了作为佛教徒行为标准的五戒。因为这五戒是「贪」、「嗔」、「痴」三种心理行为,藉身体四肢及口舌行为所作的具体表现,故其虽为在家戒,实际上也是一切佛戒的基准。佛是人格的究竟完美者,没有完美的人格作基础,便无从成佛,因此,佛教的五戒,也是人类道德生活的共同要求。

(一)不杀生:
佛教的戒杀生,虽与素食主义有关连,却并不等于素食主义。佛教鼓励少吃动物的肉乃至不吃动物的肉,是基于戒杀的要求。如果不是我亲手杀的,不是特别为了我想吃肉而教他人杀的,不是他人为了我想吃肉而杀的,便不禁止。而且,佛教的戒杀,固然是为了对一切有生命的,施予爱护的慈悲心,最主要的是不可杀人。

(二)不偷盗:
除了以正当的谋生方法,取得合法的利润报酬之外,不贪取不义之财,乃是不偷盗的定义。勿要从贪图小便宜,在金钱方面与他人纠缠不清,而演成吞没公款、收受贿赂、侵占他人财物等的罪行。

(三)不邪淫:
除了正式夫妇之间正常的性关系外,不乱伦、不破坏他人的家庭、不玷污他人的妻女、不妨害社会的风化。总之,把男女的性关系,视为夫妇之间的责任和义务,乃是不邪淫的定义。为了家庭的和乐、子女的幸福、社会的安宁、自身的健康,这条戒是必须受持的。

(四)不妄语:
此可分为大小两类,通常的说谎、戏笑,是小妄语。为了名闻利养,自己不是圣者而妄称是圣者,是大妄语,在家居士冒充圣者的不是没有,可能性却很少的。因此,诸位居士也能受持这条戒了。况且,为警惕我们不要变成搬弄是非的人,不要被人看作不可信赖的人和口不择言的人,也应该受持这条戒的。

(五)不饮酒:
酒的本身并没有罪恶,饮酒的人也不一定是坏人,甚至世界上有很多宗教,以酒来作为人和神之间的媒介。禁酒乃佛教的特色之一,原因是饮酒能使人的心智浑浊,过量则能使人趋于狂乱、愚疑的状态。佛教是个强调求智慧的宗教,酒性与智慧的原则背道而驰,所以主张禁酒。事实上,也唯有不饮酒的人,能够经常保持头脑的清明。

与戒、定、慧的三无漏学,对照起来,贪、嗔、痴被称为三毒,由于这三种毒物为害,不易行善,纵然行了善,也不能持久、不会达到纯洁的程度,三毒好像是三个大漏洞,能把善行的功德漏掉,为了补好这个大漏洞,唯一的方法,便是修学三无漏学。最初著手修学之处,便是持五戒,能持五戒,至少能将三毒的毒焰压住,然后再用禅定和智慧的水,来把三毒之火彻底熄灭。

五戒是戒除五项恶行,五项恶行与三毒的相互关系,即是身、口、意的相互关系。

由贪、嗔、痴的三种心理行为,表现为身及口的动作,便成为五种恶行。五戒的功能,是从外表的身及口的动作,加以禁止,使三毒的心理活动,得不到向外表现的机会,同时用禅定的工夫使它平静,又用智慧加以观察、分析,渐渐地使之转变为喜舍、慈悲、智慧的活力。这便是戒的定义:从「有所不为」而做到「有所不得不为」的地步了。

贪、嗔、痴的特性是由心理活动,而表现于身及口的动作,再藉身及口的动作,发泄于人、事、物等的对象。戒的功能,是约束身及口的动作,定的功能,是将向外散漫的种种心理活动,拉回到内心,并且使之安静而至于物我合一,乃至物我双亡的心理状态。但是,定的功夫,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因此,定的修学,可分为九个要点和两重层次来加以说明。

第一重层次 在平常生活中用功

(1)坚固的信念:无论做任何事,无信则不立,当在对自己的立场和能力了解之后,也会明白何者能做与何者不能做了。不能做的事,不要动妄念,能做的事,应该建立自信心,勇往直前地做去了。同时要考虑到那件事的本身,是否值得去做,是否有去做的必要,也当听听他人的忠告。如果对那件事的了解已够深切,那么,对于那件事的一定要完成,一定可以完成,建立信心。

有自信和信他的信念之后,便可冲破一切难关,百折不挠地来进行你的事业了。诚之所至,金石为开,坚固的信念,可产生无比的力量。

(2)冷静的思考:凡在从事一项工作或任务之前,应当多作准备,孟子所说:「豫则立,不豫则废」,通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想开始得顺利,必须多作事先的准备。在准备阶段,就应该考虑到实行的步骤,和可能发生的情况。到了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则要随时审察、纠正错误。好的情况要设法使之更好,坏的情况要设法使之改善。这种判别力和决断力,均系来自冷静的思考。

(3)安详的言行:一个人如果希望被人视为有品德的、可让人尊敬和信赖的人,他就必须谨慎他的言论和行动,一个轻言狂语和轻举妄动的人,他是得不到好评的,当然也不可能促成伟大的事业、博取崇高的社会地位。

(4)专注的精神:不论做任何事,如果精神不专注,纵然做成了,也不会是杰出的。中国有一句谚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意思是说:工作和职业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如果你能在你从事的那一分工作或职业上,全心全力,将整个的身心投注进去,便可能使你成为你这一门行业中的最杰出者。

第二重层次 坐禅的原则和要诀

(1)坚信修行的方法:在你实际进行坐禅之前,对于你所学到的方法,一定要有绝对的信心。你要相信佛陀,也要相信指导你坐禅的老师,是从亲身的经验中过来的识途老马,你是一匹小马,跟著老马走,绝对不会有问题。当然,谁是值得被你信赖的老师,是重要的,如果你对他的信心不够,对他指导你的方法,半信半疑,你就不要跟他学,否则那将对你有害无益。

(2)思考修行的情形:修行禅定,不能没有检点和考察的工夫。要留心每次坐禅时,发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现象,有的使你觉得轻暖舒畅,有的使你疼痛难受,有的使你欢喜,有的使你恐惧,这些很可能发生在一个初学坐禅者身上的情况,如果你自己能够明白其原因最好,否则,你当随时请教你的老师,他会帮助你,使你安下心来继续修行的。

(3)调身:定的工夫的表现,是在身、口、意的三方面,也可以称为身定、口定、心定。要达到这三定的目的,便得从调理它们著手。调身,是使身体完成一种适合于坐禅要求的正确姿势。

(4)调息:坐禅时的呼吸,要细、要长、要均匀。

(5)调心:把向外冲击、浮动和散乱的心念,收摄起来,最初的方法,是以念头看住念头,最后做到被看的念头不起了,能看的念头也不见了,清清楚楚有一切外在事物的存在,内心却是寂寂静静地不波不动,好像镜子的镜面虽映现出镜外的各种或动或静的景物,镜面的本身是静寂不动的。但是,这样的工夫,说来容易,得来却颇不容易。

一般的人,从第二层次的坐禅工夫,可以得到第一层次的四点功力。不从第二层次中下工夫,第一层次的功力,便强不起来。我虽把它们分作两个层次来说明,其实是一体的两面。同时,我也常向跟我学禅的人强调,静坐有三样好处:(1)能使身心健康,(2)能使头脑清明,(3)能使人开悟。入定与开悟,当然不是容易的事,至少它能强健你的体魄,坚实你的心力,助成你所努力的事业。

慧包括知识范围的「认识心」和「检择力」,但是知识不能涵盖慧的内容。佛教不是知识的宗教,却是使知识升华为智慧的宗教,那是因为除了肯定世间的知识之外,更著重在超知识的「悟」的经验下而获得智慧。不过,慧的获得虽在于悟,慧的寻求,仍不能离开知识,它有「闻」、「思」、「修」的三个连环性的步骤:

(一)闻慧──虚心学习

在烦恼没有断尽以前的人,称为住于「学地」的「学人」,并且每天应该记诵四句话:「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也就是说:如果你有成佛的愿望,你当断尽一切的烦恼,救度无数的众生。如何断烦恼?怎样度众生?那就非得学习种种方法不可了。因此,对于佛教徒而言,有一天不成佛,就得有一天学习。

闻慧的学习方式,是用耳朵和眼睛等的官能。听人开示佛法,讲解经论,是用耳朵;自己阅读佛教的经论,看佛教道场的庄严神圣和僧尼的威仪齐整,是用眼睛。凡此种种,只要能够使你的身心得到若干乃至少许益处的,均称为闻慧。

进一层,悟性高的人,或者修学佛法有了相当工夫的人,他们可以从与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接触之中学习到佛法,也能从人与人的平常应对接谈之间学习到佛法,尤其在中国禅宗的记载,这种例子特别多。因此佛法不一定在佛经之中,世间的一切事物、一切现象,才是真实的佛法。不过,人们最初理解佛法,需要通过佛经的说明而已。

(二)思慧──缜密研究

对于已经听到和看到的东西,应该下一番研究的工夫,来消化它们,将你从各方面学得的东西,当作没有经过处理的原料,然后依照你的理解程度,分类研判,把你觉得适合你程度及当前用得到的,接受下来。被你怀疑的东西,你尚无法理解的东西,或者觉得无关紧要的东西,便把它们搁置一边,当你的程度高升到某一阶段之时,现在以为没有用,不合理的东西,也正是那个阶段觉得最有用、最合理的东西。因此,佛教徒的学习态度是精密而且客观的。

(三)修慧──实际体验

学以致用,把学到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出来。慧的表现,是全部身心的实际体验,它与知识的最大不同,在于知识可以传授,慧则不同,慧是身心内在的体验,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清楚,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可以传授如何获得慧的方法,慧的本身乃是无法传授的。又所谓「大智若愚」,正因为慧不是知识,无从说明,所以有大智慧的人,很可能是不善于辩论的人,但他必定是有完美人格的人。如果要认识「慧」是什么形态,也许可以从考察一个有道之士的实际生活中,得到若干印象。

修慧,修什么呢?修习如何获得慧的方法。关于这一点,我己告诉了诸位:从闻、思所得的慧,指导我们持「戒」和习「定」,便是修慧的具体内容,再由持戒和习定,产生更强的慧力,如此循环不已,最后,便是最高、至尊、无上人格的完成──佛陀。

在家学佛居士怎么护法?
什么是护法?有不少人认为在寺庙、念佛堂或道场干义工,帮助筹办法会,或者是给寺庙布施、募捐等等就是护法。这仅仅是一个方面。护法绝不只意味着物质的供养。护法护法,你必须要在法上下功夫。

佛法的发明是佛陀,佛教的经典是三藏十二部,佛教的住世和弘传是僧众。因此我们尊称佛法僧为三宝。我们皈依了三宝,就是将整个的身心无条件的沉浸在三宝的光辉和恩德之中。

护法的职责是护持佛法僧三宝。尊佛、敬僧、发菩提心,圆满这整个过程就是最好的护法。也是修行及护法的真正功德所在。护法在佛法的末法时代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护法也是居士的本分。

作为居士应该明白,三宝门内,因果谨严不爽丝毫,每作取舍,如履薄冰,一旦不慎,果报可怕!一个来到寺庙的居士,必须慎因明果,时刻自省,善护身口意业。

末法时期,佛法渐微,众生业重福薄,障深慧浅,居士如理护持佛法才见真心!此时,护持僧宝才是真正的功德无量!

很多居士往往认为三宝需要我们居士护持,这是很错误的,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大慢心。三宝给我们成就的机会,给我们因缘,是我们的福田。三宝教我们了生死、出轮回、证佛果。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而佛陀给了我们法身慧命,这个恩德是永世难报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尽心护持三宝呢?

护持三宝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定位要准确。我们居士要把自己放在护持位上,恭恭敬敬地对待三宝,尽心尽力地做好该做的一切。一个好的护法居士首要的是觉己。在修学上勇猛精进,脚踏实地的行菩萨道,精行六度万行。时时处处事事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用自己的修行来弘扬佛法护持佛法。自己三业不清净,不能严守净戒,不能精进修持,你如何护法?

佛法讲的是平等心、慈悲心。现在有个别的居士觉得为寺庙、道场捐了钱财,帮师父做了不少事情,就生起了我慢心,觉得自己了不起。对同修指手画脚、说三道四。有时对师父也指指点点,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把自己放错了位置。这种贡高我慢之相正是我执我重的外在表现。是非常可怕的。

寺庙是出家人安身立命的处所,是善友往来的聚会所,是去除烦恼的清凉地,是悲智愿行的学习处,是同修共参修养灵性的菩提苑。寺庙、道场是清净的神圣地方,是修行成就我们道业的地方,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不论到哪个寺庙或佛堂,要遵守六和敬,遵守寺庙的清规。规规矩矩遵守规矩你就福德无量,如果破坏规矩就业障无量。寺庙不是菜市场,要守护好自己的三门,让身口意保持清净,特别要善护口业。正是:“群居防口、独处防心。”

有个别人专爱搬弄是非,不是讲东家长就是西家短的,完全忘记了自己是来干什么的。还有的居士争强好胜爱出风头,在道场拉帮结派,总想自己当老大。把一个很清静庄严的道场搞得四分五裂。还有的居士嫉妒心、嗔恨心很强。

看到别人比自己强,就造谣中伤。甚至师父对某个居士多说了几句话,他心里也特不自在。如此等等现象令人痛心疾首。在此奉劝护法的同修,你是真心护法就要心无所求,不求回报不求福报,以一颗清净心认认真真做事,平平淡淡做人。积德虽无人见,行善自有天知。你所做的一切诸佛菩萨会知道的。功不唐捐,诸佛菩萨会加持您的。

作为一个居士要不惜生命,不惜我们的财物来护持佛法护持道场。如果你真心护持某一个道场,护持某一个师父,就不应该计较个人之间的恩恩怨怨、对对错错,当全力维护道场的清净和居士间的团结和谐。护法不是买卖,更不是一种交换。护持三宝是你修行的投入,是自己在成长。在成就道场的同时也在成就自己。

作为一个好的护法,一定要放下自我,有海纳百川的胸襟。要团结来道场的所有人,包括诽谤中伤过自己的人。对这些人我们要心存感激,是他们教你修忍辱,为你消业度你成佛。人低为王,地低为海。一个善于团结人的护法才能成就大事。

做人要谦卑诚实,做事要低调、不张扬、不虚夸、不浮躁。为人处世要慎之又慎,要有大智慧,千万莫在小事上斤斤计较。心底无私天地宽,人无所求品自高。有一颗随缘心,你会更洒脱,有一颗平常心,你会更从容。有一颗不贪心,你会更快乐。

真正的居士是什么样子?佛不是让居士都必须出家,也不是让居士变成一个奇怪的人,更不是让居士变成满身佛气的人。真正的居士,是在了悟到宇宙人生万法万物的真相,明白了万法万物无非一人一念之所随缘变现的真实,之后,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安住当下,和光同尘。进而做一个善良的人,懂得利用佛法降伏自心,消除傲慢、嗔心等烦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工作岗位上把工作做好,在家庭生活里把责任尽好,时时事事处处做世人的榜样,一切为众生着想,随时成就官员菩萨,商人菩萨,工人菩萨,农民菩萨,等等诸佛菩萨摩诃萨!!!为了佛法、为了三宝、为了道场、为了护法,我们可以舍弃生命,还有什么不能放下呢?做一个真正的修道人,在尽责中求满足,在义务中求心安,在无我中求进取,在奉献中求幸福。以自己的行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用法的实践来庄严佛、庄严法,庄严自己、成就自己,早证菩提。

皈依三宝是在家学佛居士修行的入门基础

佛弟子中大分两类,一是出家众,二是在家众。出家众中,若是受了具足戒的男性学佛者,佛教称为“比丘”,新译为“苾刍”;若是受了具足戒的女性学佛者,佛教称为“比丘尼”,新译为“苾刍尼”。在家众中,若是受了三归五戒的男性学佛者,佛教称为“优婆塞”,新译为“邬波索迦”;若是受了三归五戒的女性学佛者,佛教称为“优婆夷”,新译为“邬婆斯迦”。“邬波索迦”是梵语upqsaka的音译,“邬波”意译为“近”,“迦”意译为“事”,“索”是男性的通称,若是“斯”,便是女性的通称了。而“邬波索迦”与“邬婆斯迦”,实际上就是指亲近承事三宝的在家男居士和在家女居士。所以又有近事男、近事女或净信男、净信女之称。

释尊在世时,出家弟子中以比丘形象出现的,当以大迦叶、舍利弗等为代表;以比丘尼形象出现的,当以大爱道、识摩等为代表。在家弟子中以优婆塞形象出现的,当以帝梨富娑、质多等为代表;以优婆夷形象出现的,当以难陀陀婆罗、久寿等为代表。另外,在佛弟子中,弥勒、师子频申、维摩诘、胜鬘夫人等,则分别代表出家、在家两类菩萨弟子。

为什么有佛和佛弟子出现呢?原因是:世间无常,人生多苦,召感无常诸苦之因的是烦恼和染业;若欲解脱诸苦,使世界变为净土,人生变为至极清净庄严的法报化三身,就必须如实了达诸法的真实相,从根本上彻底对治烦恼和染业,使清净无漏的功德具足圆满、最终转识成智才行。而释尊就做到了这一点,并且还能将自己所发现的诸法真实相,以及所证得的圆满功德,如实地讲说给与自己有缘的广大众生,于是便有了世间三宝的出现。此中发现真理、证得真理,并依真理获得自在解脱的人,是为佛宝;用言教宣说的真理———染净因果规律(境、行、果)及无我真理,是为法宝;作佛弟子,闻法能修净行的人,是为僧宝(主要指出家二众)。

一般在佛教中有这样一种说法,出家僧人住持佛法,在家居士护持佛法。因为出家僧人能够组织成为僧团,在修行上可以继承佛陀当年的修行模式,专心办道,并能广收徒众,代代相传,使如来的正法长久住世。而作为一般的在家居士,由于有家庭、工作等世间杂事的缠缚,不能将整个身心投入到自行化他的佛教事业中去,加之无有严格的组织保障,在传持佛法方面,自然就不如僧侣们可以代代相承了。既然两千多年来佛教无形之中就把两类佛弟子定位为僧人是住持佛教,居士是护持佛教。作为护持佛教的在家居士,尤其是远离佛陀应世的今天,如何才能走上学佛的第一步,成为最初正信、正行的佛教徒,这正是本文所要讨论的一个话题。

一、尽形寿皈依佛法僧三宝

如果一个人要想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最终成为大自在、大解脱的觉雄圣者,那就一定要从最初的皈依佛法僧三宝开始。一切众生,无始时来,无有智慧,心向外驰,于无常法执为常法,于苦受执为乐受,于无我执为有我,于杂染执为清净,愚迷颠倒,妄生邪见,造业感果,与苦相应。而“皈依”的“皈”字,即有“回归”之意。在佛教中有“回头是岸”一语,就意味着皈依的最终意义就是将终日向外追逐执著的心猿意马收回到“如实知自心”上来。

所谓对心相、心性,有即知有,空即知空,不取不舍,实事求是。若是将“皈依”二字合起来讲,即有“归投、救护、趣向”诸义,即归投三宝,依靠三宝,并请求救护,从而修行证果,与乐相应。《大方便佛报恩经》卷六说:“以三宝为所归,所归以救护为义。譬如有人有罪于王,投向异国以求救护。异国王言:汝求无畏者,莫出我境,莫违我教,必相救护。众生亦尔,系属于魔,有生死罪,归向三宝以求救护;若诚心三宝,更无异向,不违佛教,魔王邪恶无如之何。”

若依《优婆塞戒经》卷五所说:一是为破世间诸苦,二是为断感苦之因的烦恼,三是为趣究竟寂灭的无上涅槃,故受三皈依。

关于三皈依的起源,《五分律》卷十五载:世尊成道后七日游化人间,受五百商客中的离谓与波利二人供养,并为他们授二自皈。不久,度五比丘,三宝具足。时长者子耶舍为比丘,其父先受三自皈,次受五戒,成优婆塞。

三皈依有二种:

1、受戒三皈依:此又有“五戒三皈依、八戒三皈依、十戒三皈依、具足戒三皈依”四种。如在家信徒受五戒前,必先受三皈依者,称为“五戒三皈依”;受八斋戒前,必先受三皈依者,称为“八戒三皈依”;受十戒成为沙弥、沙弥尼前,必先受三皈依者,称为“十戒三皈依”;受具足戒成为比丘、比丘尼前,必先受三皈依者,称为“具足戒三皈依”。

2、翻邪三皈依:仅受三皈依而不受诸戒者。所谓自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自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邪说,自皈依僧永不皈依邪师大众。

《毗尼母经》卷一云:“三皈有二种:一者为受五戒、十戒、八斋,故受三皈,乃至为受二百五十戒,故受三皈。二者直受三皈。所以尔者,当尔之时,佛未制二百五十戒乃至八斋,以是义故,直说三皈得受具也。”

皈依有形式和实质上的差别,如现在有不少的皈依弟子,其师也为他(她)们举行了仪式上的皈依,但皈依后几年或几十年仍然不懂得一点佛法,与未皈依前无有两样,这就是形式上的皈依。

什么是实质上的皈依呢?依《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四说:“当知皈依有四正行:一、亲近善士,二、听闻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随法行。若有成就此四正行,乃名皈依。”

此中“亲近善士”,就是皈依佛宝和僧宝;“听闻正法”,是皈依法宝;“如理作意”,是明白皈依三宝的意义;“法随法行”是成就三宝所成就的功德。又“亲近善士,听闻正法”,是皈依“别相三宝”;“如理作意,法随法行”,是皈依“一体三宝”。是故成就此四正行,是真皈依三宝。

又皈依三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而是尽形寿(到生命穷尽之时)、乃至穷未来际皆以三宝为依归。所谓“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永皈依”者便是。

祈愿末法时期护法居士,得佛知见,如理护持佛法,护持三宝!随喜赞叹发心修建寺院的居士大德!随喜赞叹如法真心护持三宝的居士大德!祈愿四众和合,佛法兴盛,众生皆依佛法得离苦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