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蕴 更多...

白云禅师:什么是“五蕴”?

大家好,我是三生居士,在学佛供灯修行近十年中,发现很多人对佛教有一些错误的认知,因此特意收集了佛门中一些高僧大德的文章,并集结成册,名为《高僧百解》,希望大家多做传播,以期解开更多人心中的疑惑,南无阿弥陀佛。以下内容,为白云禅师开示: 五蕴也称作五阴,“蕴”有蕴藏之意,“阴”是看不清楚,或者是阴..

五蕴--色受想行识

现在讲佛法名相,色受想行识五蕴,这是佛教基本名相。佛法的名相,能把我们众生心里的名相转过来。色如聚沫,好比银楼橱窗里头摆的,有多少克拉的金刚钻石,还有蓝宝石、红宝石、珍珠、玛瑙、翡翠,还有极白的白玉,是白金镶的、或是黄金镶的,五光十色、眼花撩乱,佛说这都是色。还有时装比赛,再是跳舞场中,街上扭扭捏捏..

广钦老和尚:如何能得六根清净、五蕴皆空?

问:晚殿后,众师兄弟向老和尚顶礼请安,某某师问:如何得六根清净?答:我们修行,便是要修六根对六尘所起的分别烦恼,分别善恶、好音坏音种种等,这种分别就是六根不清净。修行就是要修这些分别烦恼,直至六根对六尘没有分别,才是六根清净,才能五蕴皆空。譬如说:别人骂你,那是消灾,给你不好的脸色看,那是‘最上供养..

五蕴皆空,肯定量子不存在

《涅经》上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诸行无常,行是行动,起心动念是意的行动,或者我们讲行为,言语是口的行为,身体动作是身的行为,这些行为都是无常的。为什么?是生灭法。就像弥勒菩萨所讲的,一秒钟一千六百兆次的生灭。生灭灭已,这一千六百兆的生灭这一秒钟,真的没有了、灭掉了,不起心不动..

什么叫五蕴

“五蕴皆空”的“五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最广为人知的佛经之一,目前最广为读诵的是玄奘大师译著的260字版本的《心经》。那么其中“五蕴皆空”的“五蕴”到底是指什么您知道吗?五蕴的“蕴”是梵文的音译,意义是积聚或者和合。佛教认为世间一切..

五蕴身心是病

弥勒菩萨《大乘庄严经论》中说:“假人与实阴,不可说一异;若说一异者,则有二过生。”所谓实阴,就是有情众生这个色受想行识的五蕴身心。无著菩萨解释说,人们常说的这个“我”,它与五蕴身心的关系,是不可说同,也不可说异的。无论说同还是说异,都会有两种过错。如果说同,我就是五蕴身心,五蕴身心就是我,那么这个人..

星云大师:《心经》第6课五蕴皆空,五蕴怎么“空”法呢?

所谓“五蕴皆空”,五蕴怎么“空”法呢?一、讲到“照见五蕴皆空”,先解释“五蕴”,再解释“空”“五蕴”是什么?五蕴就是“我”的代名词。比方我们说张三先生、李四先生,在文学里面有时候就用“其”来代表,例如“其人好善良”、“其人古怪”。又例如“他”、“那个”也是代名词,“把那个拿给我”,如果那是个茶杯,那么..

人是带业来的,来这娑婆世界,受轮回生死烦恼苦、受五蕴之苦

广钦老和尚说:‘人是带业来的,来这娑婆世界,受轮回生死烦恼苦、受五蕴之苦,眼睛贪看好的,耳朵贪好音声,舌嗜美味,成天只知道要如何经营,要穿好、住好、睡得舒适,在世俗认为这是理所当然,以为人生只是为了享福作乐而已,殊不知道这番作为乃是造业,造了一些贪业,带旧的业来,再造新的业去,而人身也就再难得了。而..

海涛法师:一个五蕴皆空的人,是不生烦恼的修行笔记

◎微笑是一种真理的火花。多微笑较容易接近真理。从今天开始,让我们把从过去到现在的苦都交给无常,让苦在无常中转化掉。◎真理也就是空。一个五蕴皆空的人,是不生烦恼的。◎人们不讲道理、思想谬误、自我中心,不管怎样,总是爱他们。◎如果你做善事,人们说你自私自利,别有用心,不管怎样,总是要做善事。◎如果你成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