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众 更多...

第十六世噶玛巴的故事:一匹会加持信众的马!

注:本文中所提及的噶玛巴是指第十六世大宝法王(1924-1981),故事是由大成就者乌金仁波切(1920-1996)所讲述! 千古奇闻:一匹不同凡响会加持信众的骏马! 第十六世噶玛巴的故事 —— 转世的生灵我再度见到噶玛巴是在色芒寺,我到那里去迎接结束长途旅行、自西宁返回的父亲。很幸运地,碰巧噶玛巴也造访那座寺院。那段期..

称呼居士或未皈依的信众为“菩萨”可以吗?

微友:阿弥陀佛,师父您好!向您请教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有些师兄会称呼一些居士或未皈依的信众为"菩萨",我也跟着这样称呼,请问这样如法吗?因为最近听到一种说法,若称呼对方为"菩萨",会引起对方的傲慢之心,并且对方一天未能证得菩萨果位,自己也不能成就。还有说若称呼对方为某老师时,不应称呼其姓氏,否则是对对..

藏传佛教信众肖像:他们的脸上不只有虔诚

1・受很多摄影作品的影响,一直以为,藏传佛教最虔诚的信众,大都手拿转经筒,边走边念经,脸上布满历经岁月的皱纹,生活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做礼拜……然而……不久之前,作者曾自驾从北京出发到了西藏日喀则,沿途参观了众多藏传佛教的寺院。这其中,有位于圣地拉萨的大昭寺,有被誉为“世界藏学府”的甘肃拉卜楞寺,有中国..

信众与寺庙间有什么关系?

古代的丛林,只要有禅堂、客堂、库房、衣 寮等四大堂口,即可成为一寺庙道场;然而今日的寺院,不仅保有原来的寮口,更增设有佛堂、讲堂、教室、会议厅、交谊室、谈话室、图书馆、美术馆、抄经堂、往生堂、斋堂、寮房等,以符合现代弘法的需要。因此,今日寺院是多功能的,提供信徒多方面的服务,与信徒之间的关系密切,是..

佛教信众的三重人格:善人、修行人、明白人 [周叔迦]

佛教信众的三重人格善人、修行人、明白人 如何是佛教徒的标准人格呢?太简了不足以表示佛教徒博大的精神,太繁了在实行上难以兼顾。所以鄙人综集许多经论建立了佛教徒的三重人格。世间上其他宗教家,社会事业家,哲学家,政治家各各就他的事业不同都只需要一重人格,便可以立足于社会。佛教徒既然负有最伟大的使命,人格也..

梦参老和尚:相信众生都可度只是我的德不够

  编者按:华严经云: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梦参老和尚教导我们,要相信一切众生都是可以度的,没有不可度的众生。说有不可度的众生,是你的菩萨心不够。不能度人家,只是我的德不够,跟他没有因缘,度不了他,但别人也许可以度他。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

佛教信众的三重人格

如何是佛教徒的标准人格呢?太简了不足以表示佛教徒博大的精神,太繁了在实行上难以兼顾。所以鄙人综集许多经论建立了佛教徒的三重人格。世间上其他宗教家,社会事业家,哲学家,政治家各各就他的事业不同都只需要一重人格,便可以立足于社会。佛教徒既然负有最伟大的使命,人格也必须较其他的人物为难及。  第一重佛..

佛教信众到寺院中如何“挂单”?

佛教信众到达某一寺院后,需要挂单则首先到客堂,从右边进入,右脚先入,把包裹放在门边,顶礼佛菩萨像三拜,然后说顶礼知客师,再然后到登记的地方,拿出归依证(五戒证、菩萨戒证)和身份证登记,如实回答知客师的问话,并且仔细听知客师讲寺院里的规矩和吃饭休息的时间,再然后招客师就会送信众到某某房间住下。..

刘元春:老人不再是佛教信众主体 高学历高收入者增多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佛教的发展环境也将改变核心提示: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佛教的发展环境也在逐步改变。都市佛教成为传统山林佛教外的另一种佛教发展形态,且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壮大。佛教在都市之中如何进行信仰活动?信众的构成由哪些变化?它的发展前景如何?《社会城市化发展中的佛教信仰问题》一文尝试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