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想”如何避免停留在理论

2017-12-04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第一部分:事前准备建立立足点

我在修学《道次第》的过程中,感觉确实像导师所说,道前基础是现代学人的薄弱之处,而我感到,六种想又是道前基础中自己修学得最薄弱的地方。第一遍怎么学的已经忘记了,第二遍学的时候也觉得很艰难,一直启白三宝。终于在看病的过程中观察到自己的病其实是由性格造成的,认识到“一切痛苦都是由贪嗔痴引起的”。后来趁放假又把这部分内容学了一遍,努力背诵,还是觉得很难串起来落到实处。

目前所带班级的师兄,同喜班的基础比较扎实,但是进入听说规则后,开始出现一些障碍,表现在班级共修出勤上有一次不达标。后来在班长和组长的努力和大家有心的自我调整下,在学“三种过”的时候开始复苏。

怎么学六种想呢?首先我一开始就给大家打预防针,告诉师兄们这课可能对我们来说比较难,但是对后面的修学影响又非常大,建议大家在自己的因缘上尽力学。特别令人感动的是,道丰师兄所在的小组特意为当周因工作没有因缘参加小组共修的一位师兄又进行了一次网络共修,而且组内其他师兄也参加了。

我自己对这部分法义也做了一个梳理,分享如下。

一、导师讲为什么要通过观想,因为想什么就能成就什么,我们人的心有这样的能力。

二、为什么要通过观想

1.因为我们对生命普遍缺乏深层思考,我们的需求常常是生活性的,就如古代人才集中在宗教、哲学领域,现代人才集中于金融、经济领域。当进入这种生活性的需求的时候,就不会想到自己生命层次的需求。

2.麻木性的习惯,是我们凡夫心的自我保护功能。

三、如何建立六种想

1.病者想

首先,为什么要作病者想?因为如果不觉得自己有病,佛法对我们就没用。

其次,我们众生的认识是颠倒的,不会觉得自己有病。

然后要从各种角度观察病的状态,比如一切生命的痛苦都是贪嗔痴引起的;很多人都有被烦恼折磨的经历;理想国乌托邦难以建立的原因也是人性中的贪嗔痴……

2.医师想

要像重病患者珍惜良医一样去珍惜遇到的善知识。怎么珍惜?通过无常想。为什么要这样?因为我们会把得到的当作理所当然,往往不珍惜。

3.药物想

要把佛法当药物。怎么当药物?认识到不吃药病就不会好,不要因为不良习惯而不吃,要定期定量地吃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地吃药是不能断烦恼的。

4.疗病想

要把修行当疗病,不然的话,临终没有得到心要就很痛苦、茫然,而得到了心要,活着的时候在禅定中就可以看破死亡。怎么修?一是通过观察修——八正道的正思维,思惟的过程就是修,在这个基础上培养无造作的用心,作为契入空性的基础。二是在此基础上,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依教导依戒去正确抉择。

5.正士想

有两方面,以佛菩萨为榜样和视师如佛。为什么要视师如佛?因为有几分恭敬就有几分利益,不恭敬就不会老实照做。

6.于正法起久住想

就是自利利他,发菩提心

总的来说,要以法来观照自己,发菩提心修学。

第二部分:聆听分享,建立参考点

在这样尽力修学的基础上,我聆听班级共修的分享,有三位师兄对病者想的法义做到了理解、接受,而且观察到了自己的状态,树立起了病者想。

道则师兄说,在修学中,要真正看懂导师所说的内容,能够复述出来,需要看很多遍。当看懂后去观察自己,发现自己观察所有事物的时候都带着自我的设定。

道勇师兄分享:用病者想的心认真修学每一课的内容,对照自己的时候能生起来,但是很快没有了。

道允师兄分享:感觉自己在现实中能够如理如法地处理事情,所以没有用心去面对自己的真实状态。而梦中丢了手机引发了自己很明显的情绪,从而看到自己真实的生命状态是不可控的。

哈奇师兄在学这一课的时候,找到了学这一课对我们的修学起到的作用。那就是,我们凡夫是不学不懂,懂了才信,所以要认真修学,反复思维。

其他师兄都真诚细致地检讨了自己的修学,从各个角度研究论证自己是不是病者,也通过各个角度来论证修学不修学的差别,证明了我们所遇的确实是良医。

第三部分:提出问题,引发需求,找出困难点

在大家认真修学,对法义内容比较熟悉,氛围开放坦诚的基础上,我试着提出了三个互动问题:

1.如果不依照六种想来修学,会有什么损失?从我以往的修学中哪些方面可以看到?

2.在现实的修学中,我是如何建立六种想的?

3.修学有何困难、疑惑?

接下来的分享让我很有受益,记录如下:

关于不按六种想会有什么损失?道则师兄分享,修学内容可能连看都看不懂,没有正确的心态,看很多遍都不如依病者想看一遍的效果好。道欣师兄分享,如果没有六种想,修学到一定程度,烦恼无法解决,就会难以深入,只有想要解决自己和身边人乃至更多人的痛苦,才能走出来。道任师兄和道匙师兄分享,出现烦恼的时候才有修学的紧迫感,状态好了修学反而没有紧迫感,累积到一定程度会出现大的对境,反复起伏。法婴师兄分享,如果没有六种想,修学有时也会有受益,但一到生活当中,就会进入自己最紧要的现实需求,被带走,该干嘛干嘛,就会影响到修学的稳定。

在八步骤三种禅修中,导师开示,六种想是建立真诚、认真、老实的基础。如果没有六种想,就不能做到真诚、认真、老实。师兄们通过分析,对这一点有了透彻的认识。

既然六种想这么重要,那么该怎么建立呢?

关于如何建立六种想,道勇师兄分享,因为佛陀说法是为了众生得解脱,导师为我说法就是代佛说法,修学的时候会观想自己坐在菩提树下听佛陀讲法。

关于困难点,观娜师兄分享到,这六种想,尤其是正士想,明白是明白,但是很抽象,难以生起。这一发现是非常敏锐的,因为师兄已经认识到,佛法能不能用起来,在于是否能够变成自己的认识,而不是停留在把理论学完就觉得理解了。道心师兄举了医院的例子,医生一次、两次、三次的治疗对病人有效,病人和家属自然就会生起毕恭毕敬的心,其实修学也是需要我们建立这样的心。

道任和道匙师兄的问题是,感觉好的时候,如何建立病者想,生起需求?道匙师兄提出,在工作生活非常繁忙,自己心力交瘁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第四部分:通过提问引发观察修,建立六种想,扫除难点

在辅导员分享环节,我问大家:修学佛法之前,那种烦恼的状态,我们还记得吗?我们修学了之后,烦恼减少,好的状态能感受到吗?大家点头。

那么一段时间不修学,状态下跌的时候能感受到吗?联系到放假,大家点头。即使在这么好的修学模式,在固定精进修学的情况下,一旦不修学,我们的修学是退得非常快的,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的生命并不是静止的,贪嗔痴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一不精进修学,很容易被打回原形。

接着我又问:我们能保证什么时候想修学佛法就能修学佛法吗?大家一致否定。

我又问:那么我们能保证,来生一定能修学佛法吗?大家又是否定。

那么观察现实生活中那些穷凶极恶的人,他们是天生那么坏,还是因为没有能够得到一种智慧的文化传承?我们能保证一定不会像他们那样吗?大家再次否定。

我们能保证,今生修学佛法,一定来得及把问题解决掉吗?大家还是否定。

我们觉得自己能活到明天,谁给我们保证了吗?所有飞机失事、遭遇意外的人,有哪个在发生之前不是觉得自己还会活到明天?我们愿意拿自己去赌吗?我们觉得自己是佛教徒,一定能幸免遇难,那么目犍连尊者是怎么去世的,我们的修行比尊者强吗?

我又问,我们觉得自己今生能成佛吗?有师兄摇头。我接着说,因为我们没有成佛,所以我们会觉得自己不能成佛。但是修学之后,为什么烦恼减轻,会有法喜?就是因为三级修学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把我们导向一种我们没有经历过的,更好的生命状态。在修学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告诉自己。(回答“如何建立正士想”的困难点)

因为我们是活在自己的需求和感觉中,在修学到位之前,我们看不清楚自己的真实状态。所以这时候就要通过理性、逻辑推理和如理思维来观察现实,建立病者想。同时在后面的暇满人身、念死无常、三恶道苦的修学当中,我们都能够真诚地对照自己的话,就会对生命认识越来越清晰,需求也会越来越明确稳定。(回答“感觉状态好时如何生起病者想”这个问题)

心力交瘁、没法保质保量地完成定课、闻思时,心里很焦急。其实,这也是一种病的表现,因为面临的所有困难,都是自己的业力造成的。试想如果我们真的得了绝症,要怎么做呢?当然是首先保持镇定,然后尽量地以利他心完成世间的工作,保证休息和健康,然后尽全力,“死乞白赖”地完成定课和闻思,不去在乎自己完成得怎么样。难道治疗得不够快、不够好,我们就要放弃治疗吗?肯定不会。(回答)

另外昔音师兄提出的一个问题也非常具有代表性。她提到,凡夫以佛菩萨为榜样,会不会出现虚妄、虚假的情况?这一点是我以前没有思考过的。仔细观察现实,确实会有这样的疑问。所以六种想中的正士想,其实是建立在前四想的基础上。只有深刻认识到自己生命有问题,需要解决,此时以佛菩萨为榜样,给予我们的是一种信心和勇气,让我们知道修行最终成就的是这样的生命品质,才会真正地愿意去面对和检验,我究竟成就的是什么?是名利,是别人的认可,还是真正的智慧和慈悲?六种想是有先后关联的。

而于正法起久住想,道匙师兄提到,社会上的种种问题都是因为人心造成的,如果我们能够尽力创造条件,让更多人有机会修学佛法,就能去除他们的烦恼,减少各种问题。

最后,大家一起把修学功德回向给最近意外事件中的伤者和病者,共同祈愿社会安宁和谐。

文:净秋

下一篇:同喜班的目标,我达成了吗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